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学常识
【小题1】在唐代,产生了一种格律谨严的诗体,叫   ,从而与“古体诗”相区别。
【小题2】凭借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2-06-25 11:07: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下列各项中对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有“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凤雏”指徐庶。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赚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
B.曹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查朝廷内外的反应。在打围的过程中,汉献帝连射三箭不中,曹操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射之,正中鹿背。群臣以为天子射中,涌向献帝高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张飞欲斩曹操,被刘备及时制止。
C.《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等诗集都是泰戈尔的作品,“如果你因为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失去了群星”,“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等都是《飞鸟集》里优美而又充满哲理的经典句子。
D.《子夜》的心理描写,细腻地对人物复杂隐蔽的内心活动(包括下意识、幻觉等)作了深入的挖掘,如冯云卿唆使女儿勾搭赵伯韬的心理过程被刻哂得丝丝入扣,把这个所谓诗礼传家的绅士的义和利的冲突,从反感、犹疑到下决心的曲折变化,刻画得入木三分。
 
E.《子夜》中的吴荪甫是上海滩上的工业巨头,他精明能干,有雄心有魄力,富有冒险精神。在他和其他民族资本家的关系中,表现出他的心狠手辣、无情兼并的性格特点。他性格的另一面是软弱空虚。吴荪甫的形象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误入劳动者天堂的人
【印度】泰戈尔
⑴他这个人是从来不讲实用的.
⑵他找不到有实际用处的工作做,因此整天想入非非。他塑造一些小玩意儿一—男人、女人、城堡和锒嵌着海贝的泥雕。他还绘画。就这样,他白白地把时间浪费在无用之物上。大家笑话他,他自己也多次发誓要赶走这些奇念,但它们却在他心里徘徊留连,迟迟不肯离去。
⑶有些男孩难得看书却顺利通过了考试。现在,他遇到了类似的机运了 。他在世碌碌无为, 但死后天堂的大门却为他敞开着。
⑷不过,在天堂里,也有个天使挥毫记录着凡人在世时的功过。由于那位负责掌管他的信使 传错了话,他竞被分配在劳动者的天堂里了。
(5)在这个天堂里,什么都有,除了懒散。
(6)这儿,男人们都在嚷:“天哪,我们可是一分钟也没空哪! ”女人们则在喃喃低语:“光阴似箭,我们得加油才是!”大家一致同意“时间贵如金” 。我们的双手从来没歇过呢。”他们抱怨、叹息,然而与此同时,这些话也使他们兴高采烈、精神抖擞。
(7) 这位新客在世时没做过一件有用之事,当然,在这个劳动者天堂里,他与此地的生活方式是格格不入的了 。他心不在焉地在街上溜达,时不时撞上匆匆的行人。他躺在青翠的草地和湍急的溪畔,忙碌的农人都在骂他。在那儿他老是碍人手脚。
(8) 一个走路似风的姑娘天天都到静静.的河边汲水。要知道,在劳动者的天连河流也不歌唱——因为怕白白浪费精力
(9) 姑娘伶俐的动作使人想起熟练的吉他手敏捷拨弦的手指。她头发蓬乱,缕缕发丝常会落在额头,似乎想窥探她眸子中黑色的秘密。
(10) 而这位闲人却在河边佐立。望着他,这位劳动者天堂里的忙碌女郎感到无限怜悯——就像一位王子见到一位孤苦怜仃的乞丐,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11) “喂,”她关切地问他,“你没工作干吗?”
(12) “工作?我才没时间干活哩!”那人叹息着。
(13) 女郎没听懂他的意思,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匀点活给你干。”
(14) 那人答道:“姑娘啊,我一直盼望你能吩咐我干点什么活呢。”
(15) “你准备干点什么活呢?”
(16) “你能给我一个你汲水用的大水瓶么?”
(17) “大水瓶?你想用它来汲水?”姑娘问。
(18) “我,我想在瓶上作画.”
(19) 姑娘生气了。
(20) “呀,作画!我才不跟你这类人浪费光阴呢!我要走了”说完,她真的就离开了.
(21) 但是,忙人哪会有闲人那么多的空闲时间呢!每天,只要他遇上她,他就老缠着她:“姑娘,给我个水瓶吧,我要在上头作画呢!”
(22) 最后她还是让了步,她或给他一个水瓶。那人开始作画。他一笔又一笔地画着,一道又 一道地涂抹颜色。
(23) 等他作完画,姑娘捧起水瓶,仔细端详着。
(24) 她的眼睛困惑了,她的眉头紧蹙了。她在问:“这些线条和颜色是什么意思呢?它们能派什么用场呢?”
(25) “没什么用处——一幅画有时是没什么意义的,也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26) 姑娘把水瓶带回家中。她避开家里人探询的目光,在灯下转动着水瓶,从不同的角欣赏着画,半夜,她从床上爬起来,点上灯,又悄悄地开始欣赏起来。一生中她是头一次欣赏这种无用之物哩!
(27) 第二天她又去河边了,但她的步子就没有以前那么匆匆忙忙了。似乎有一种新的意识在心中萌起,一种既无意义又无用处的意识
(28) 看见那人又站在河畔,她不由自主地发问:“你要什么?”
(29) 只是请你再帮个忙。”
(30) “什么事?”
(31) “让我给你的头发编根丝带吧.
(32) “为啥?”
(33) “不为啥。”
(34) 色彩艳丽的丝带编好了。这位劳动者天堂里的忙碌姑娘现在每天都得花上不少时间用丝带装饰头发。时间一分一秒地白白溜过去,而很多活还没干完呢。
(35) 近来,劳动者天堂的生产开始不景气了 。很料勤快的人变懒散了——他们在绘画和雕塑之类的无用之事上浪费了不少光阴。长者们忧心如焚。于是决定召集一个会议。会上大家一致指出:这种情况在劳动者天堂的历史上可是前所未有的。
(36) 信使匆匆而入,向长者们鞠了一躬,然后表示歉意。
(37) “我错把一个人分配到你们的天堂里来了 。”他说,“现在的局面完全是由他一手造成的。”
(38) 那人被召来了.长者们看着他的奇装异服,他的神奇的画笔和颜料。他们马上断定:此人完全不宜呆在劳动者天堂里!
(39) 主席先生对那人语气生硬地宣布:“此处没有你这号人的地盘。你得离开!”
(40) 那人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收起画笔和颜料。但当他刚刚准备动身时,溪流边的女郎却 匆匆赶来了:“等一等,我要跟你同去。”
(41) 长者们惊讶地喘着粗气。这种事在劳动者天堂里可是绝无仅有一一真是既无意义又无用处!
【小题1】赏析第(8)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2】“水瓶”在文中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
【小题3】辨析第(27)和(41)段两处划线的“既无意义又无用处”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
【小题4】小说背景“天堂”的设定耐人寻味,试加以赏析。

同类题5

文学类文本阅读

乐园里的不速之客

泰戈尔

他从不踏踏实实地做事,却整日想入非非。他捏了几件小玩艺儿——有男人、女人、动物,那都是些上面点缀着花纹的泥制品。他也画画,虽然靠这些赚不了钱,但他仍乐此不疲。人们嘲笑他,有时他也发誓要抛弃那些奇想,可是每次都没有成功。

就像一些小男孩很少用功却能顺利通过考试一样,他虽然一生都无所作为,而死后天国的大门却向他大大敞开着。

正当天国里的判官挥毫之际,掌管人类命运的天国信使却阴差阳错地把那人发配进了劳动者的乐园。

在这个乐园里,应有尽有,但独无闲暇。

这儿的男人说:“天啊,我们没有片刻闲暇。”女人们也在说:“加把劲呀,时间正在飞逝。”他们见人必言:“时间珍贵无比”,“我们有干不完的活儿,我们得再加把劲!”如此这般,他们才感到骄傲和欢悦。

可这个新来乍到者,属于在人世间没做一丁点儿有用的事儿就度完了一生的人,却适应不了这劳动乐园里的生活规律。他漫不经心地徘徊在大街小巷,不时撞在那些忙碌的人们身上,即使躺在绿茸茸的草坪上,或湍急的小溪旁,也总让人感到碍手碍脚,被指责几句也是常有的事。

有个少女每天都要匆匆忙忙地去一个“无声”急流旁提水(在乐园里连急流也不会浪费它放声歌唱的精力)。她迈着急促的小步,好似娴熟的手指在吉他琴弦上自如地翻飞着;她的乌发也未曾梳理,那缕缕青丝总是好奇地从她前额上飘垂下来,瞅着她那双黑黝黝的大眼睛。

那游手好闲之人站在小溪旁,目睹此情此景,心中陡然升起无限怜悯和同情,一腔热血在胸中膨胀。

“啊——嘿!”少女关切地喊道,“您无活可干,是吗?”

这人叹道:“干活?我从不干活!”

少女糊涂了,又说:“如果您愿意的话,我想我可以给您一些活干。”

“‘无声’小溪的少女呀,我一直在等着从您那儿分点儿活儿。”

“那您喜欢什么样的活儿呢?”

“就把您的水罐给我一个吧,那个空的。”

“水罐?您想从小溪里提水吗?”

“不,我只是想在它上面画画。”

少女愕然:“画画,哼!我忙得很,而你却如此清闲!我走了!”她说着就离开了。

可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人又怎能对付得了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呢?他们每天都见面,每天他都对她说:“‘无声’小溪的少女呀,给我一个水罐吧,我要在上面画画。”

最后,少女妥协了。她给了他一个水罐,他便画了起来,画了一条又一条的线,涂了一层又一层的颜色。画完后,少女举起水罐,细细地瞅着,她的眼光渐渐迷惑了,皱着眉头问:“这些线条和色彩是什么呀?要表达什么呢?”

这人大笑起来:“什么也不是。一幅画本来就可以不意味什么,也不表达什么。”

少女提起水罐走了。回到家里,她把水罐拿在灯下,用研审的目光,从各个角度翻来覆去地品味那些图案。深夜,她又起床点燃了灯,再静静地细看那水罐。她终于平生第一次发现了什么也不是、也不表达什么的东西。

第二天,她又去小溪边提水,但已远非以前那样匆忙了。一种新的感觉从她心底萌发出来——一种什么也不是、也不为什么的感觉。

她一眼瞥见了画家,心里一紧:“您要我干什么?”

“只想给您干更多的事儿。”

“那您喜欢干什么?”

“给您的乌发扎条彩带。”

“为什么?”

“不为什么!”

发带扎好,鲜艳而耀人。劳动乐园里忙碌的少女现在也开始每天花很多时间用彩带来扎头发了。时光在流逝,许多工作不了了之。

乐园里的土地开始荒芜,勤快的人也学会了偷闲,他们把宝贵的时光耗在了诸如画画、雕塑之类的事上。长老们大为愕然,召开了一次会议,大家一致认为,这种事态在乐园中是史无前例的。

天国信使也匆匆而至,向长老们鞠着躬,道着歉:“我错带一人进了乐园,这都怪他。”

那人被叫来了。他一进来,长老们立刻就注意到了他的奇装异服,及其精致的画笔、画板,也立刻明白了这不是乐园中所需要的那种人。

酋长正言道:“这里不是你呆的地方,赶快离开!”

这人宽慰地舒了口气,拾掇好他的画笔及画板。就在他即将离去之际,那少女飞奔而来:“等等我,我和您一块儿走!”

长老们呆住了,在劳动乐园里,以前可是从未有过这等事呀——一件什么也不是、也不为什么的事。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个乐园里,应有尽有”说明劳动乐园里的人们生活很富有,很幸福。
B.“发带扎好,鲜艳而耀人”,说明装扮可以使人变美。
C.“不速之客”整天无所事事地跟着忙碌的少女,是想引起少女的好感和注意。
D.“乐园里的土地开始荒芜”,意味着这里昔日勤劳的男女已开始变得懒惰。
【小题2】“不速之客”使“无声小溪的少女”的思想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请分条概括其变化过程。
【小题3】文中反复说“什么也不是、也不表达什么的东西”,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谈谈你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