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世界1月平均气温l0°C~22°C范围(适宜避寒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华南地区避寒的范围较小,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低,热量充足,1月温度较高
B.临近海洋,陆地面积小,年较差小
C.强大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造成的
D.由于受到南岭的阻挡,冬季风影响较小
【小题2】下列属于避寒者高输出区的是 ( )
①北欧和中欧 ②加拿大和美国北部 ③日本南部
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⑤长江中下游地区 ⑥俄罗斯远东地区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小题3】关于图中避寒区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
A.中高纬度寒流流经地区可以形成避寒区
B.地中海沿岸和加勒比海地区适宜避寒
C.赤道和热带地区的山地地区不适宜冬季避寒
D.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5-31 03:51: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电视剧《老农民》里,山东黄河岸边的麦香村,由于连日来的偏高温天气,小麦幼苗普遍出现旺长现象,为了控旺,马仁礼和灯儿拉着碌碡碾麦子(下图),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剧中“碾麦苗”可能发生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2】图示季节该地区
A.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得到缓解
B.气温回升,蒸发强烈
C.雨季来临,小麦生长旺盛
D.晴天多,寒冷干燥
同类题2
读下表我国四类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区域位置和农业耕作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可能为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B.乙地可能为黑龙江北部、一年两熟
C.丙地可能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丁地可能为海南省、一年两熟
【小题2】以下关于四地的叙述有可能的是( )
A.乙地热量不足,不利于商品化农业发展
B.甲地地广人稀,适合商品粮基地建设
C.丙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山地丘陵多,山区面积广
D.丁地的主要环境问题为黑土肥力下降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农作物为( )
A.玉米
B.棉花
C.小麦
D.水稻
【小题2】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降水较小
B.地势较高
C.技术落后
D.旱灾频发
【小题3】该农作物在丙地与同纬度内陆地区同时成熟,但丙地收割却较晚的原因可能是( )
A.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
B.机械化水平低影响收割进度
C.劳动力短缺影响收割进度
D.市场价格走低导致农民收割意愿不强
同类题4
读下图,关于图中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河流有凌汛现象,河水主要于冰雪融水
B.②河流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且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C.③河径流季节变化大,流域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①③所示河段以侧蚀为主,水能可实现阶梯式开发
同类题5
“一带一路”是国家发展战略,(“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一带”与“一路”相比,其运输方式的优势是
A.运输量大
B.投资省
C.连续性强
D.途经国家多
【小题2】“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沿海与西部沿海地区相比
A.气候大陆性较强
B.城市化的水平高
C.粮食商品率高
D.旱涝灾害轻
【小题3】2015年7月至8月一艘商船,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经科伦坡到雅典,沿途
A.新加坡附近风大浪急
B.孟买附近顺风顺水
C.苏伊士运河油轮如梭
D.雅典森林防火任务轻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