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南水千里进京路”示意图。清洁的水从湖北丹江口水库出发,一路北上直达北京。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调水地丹江口水库位于我国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小题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调入地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A.土地盐碱化
B.土地沙漠化
C.海水入侵
D.地面沉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7-03 07:16: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降水季节变化大,西部降水季节变化小
B.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C.东部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东部城市化水平高,西部城市化水平低
【小题2】今年1月至2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对各地进行考察,考察期间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福州的白昼先变短再变长
B.孟买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C.经红海时,看见许多猴子在沿岸大片森林中
D.经阿拉伯海时,感到船顺风顺水
同类题2
川渝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川渝地区划分的主要指标是( )
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行政界线
【小题2】据图分析,川渝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主要区别是( )
A.光照强
B.矿产资源丰富
C.多大风
D.低温冻害
同类题3
“双转移”是广东省创造性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地区( )
A.劳动力成本上升
B.高素质劳动力数量不足
C.对外交通条件改善
D.人才流失严重
【小题2】影响箭头②代表的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 )
A.经济
B.政策
C.教育
D.资源
同类题4
1968 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1999 年以来江苏省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地区(图 ),苏南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苏南和苏北地区之间
A.大致以淮河为界
B.有明确的地理界线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地理界线比较模糊
【小题2】进入 21 世纪,促使苏南、苏北两个地区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技术
D.资金
【小题3】利于苏北、苏南地区经济合作的条件是
A.产业结构的差异
B.语言文化的差异
C.社会福利的差异
D.交通状况的差异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南水北调的线路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