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敞开的落地窗

萨基(英)

“我姑姑马上就忙完了,费利通先生。”一个十五岁却异常沉着冷静的姑娘说道。

费利通先生努力说些好听的话,想在这种场合下既恭维了这位侄女,又不会冷落那位即将出现的婶婶。他患了精神忧郁症,该接受治疗。他怀疑这次礼节性的拜访,对于他的毛病,究竟会有多大好处。

“这附近您认识很多人吗?”那位侄女问,当她意识到已有足够长的沉默时。

“几乎没有一个认识的。”费利通说,“我姐姐四年前住在这个区。她叫我拿她写的信去拜访这里的人。”他语调中带着明显的悲伤。

“那实际上您根本就不认识我姑姑了?”

“只知道名字和地址,”费利通立刻承认。他在想萨普顿太太目前到底是结婚的还是寡居着。因为这间房里似乎没有明显的带着男性特征的什物。

“三年前她遭遇了一桩十分悲惨的事,”孩子说,“是在您姐姐走后的事了。”

“她的悲剧?”

“您可能奇怪为什么在十月的下午我们的窗户仍然是大开着的,”主人的侄女说,指着在草坪前那扇打开的法式落地窗。

“但是今年这时节还很暖和啊,”费利通说,“难道悲剧跟窗户有关系吗?”

“三年前的一天,她的丈夫和她的两个弟弟从这扇窗户出去打猎,就再也没回来。他们在去猎场的路上被沼泽地吞没,他们的尸体从未被发现,这才是最恐怖的。”

这时孩子的声音失去了她原有的沉稳变得结巴起来,“可怜的姑姑一直认为有一天他们会回来。三个人以及和他们一起丢失的那只棕色的小狗,会从这扇窗户里走进来,如同往常一样。这就是为什么窗户每日大开着直到天完全黑。可怜的姑姑经常告诉我他们是怎样出去的。她的先生手臂上着白色的防水外套,罗涅——她最小的弟弟——唱着:‘宝娣(狗名),你为什么跳来跳去? ’他总这样逗她姐姐。您知道吗,有时候像这样安静的傍晚,我总会有阴森不安的感觉,他们将从那扇窗户里走进来——”

她打了个寒颤,止住了话头。这时,那位婶婶匆匆地走进了房间,她连声道歉,说自己来迟了。费利通觉得一阵轻松。

“我希望薇拉让你很愉快吧?”她问。

“她非常有趣。”

“我希望你不介意这扇开着的窗户,”萨普顿太大轻快的说,“我先生和弟弟们会从打猎场直接回家,他们总是这样。今天他们已经在沼泽地猎鸟一整天了,所以他们会把我心爱的地毯弄得很脏。你们男人都这样的,是不是啊?”

她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打猎的话题,在费利通听起来则是纯粹的折磨。他极力转移话题到一个不涉及鬼的领域,但效果甚微。他意识到女主人只是稍稍地注意了他一下而已。她的眼睛一直略过他而紧盯着窗外的草坪。

“医生们都一致要求我彻底休息,叫我避免精神上的激动。”费利通宣称,他有在病人中普遍存在的幻觉。那就是认为,陌生人和朋友都渴望了解他疾病的细节,了解他得病的原因和治疗的过程。他接着说:“可是,在饮食问题上,他们的意见不太一致。”

“哦,是吗?”萨普顿夫人说,她的语调就像是要在最后一刻把哈欠压下去。然后,突然什么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使她一下子精神起来——但绝不是对费利通所说的那些话。

“他们回来了!”她惊呼着,“刚好赶上喝茶,他们看起来连眼睛上都沾了泥土!”

费利通微微颤抖着往前,转向主人的侄女,用同情理解的心绪望着她。那孩子正盯着敞开的窗户睁大疑惑恐惧的眼睛。在一阵刺骨寒冷的莫名惊恐中,费利通摇晃着坐椅,朝向她同样的方向望去。

在深暮色的昏暗里,三个人影正穿过草坪,向着窗口走来,他们手上拿着枪,其中有一位肩上搭着一件白色外套。一只疲惫的棕色小狗紧跟着他们。他们无声无息地靠近屋子,然后一个嘶哑而年青的声音在里吟唱:“我说,宝娣,你为什么跳来跳去?”

费利通慌乱地抓起手杖和帽子。仓皇冲出了大厅,又冲出了院门,险些和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人相撞。

“啊,亲爱的,我们回来啦!”搭着白色外套的那位说着,从窗户里走进来。“太多泥泞,但大部分都干了。我们进来的时候冲出去的那个人是谁?”

“一个怪人,”萨普顿太太说,“只是一个劲儿地讲他的疾病,然后当你们进来时急忙冲出去了。连一句客套话都没说。人家还以为他是见到鬼了呢。”

“我想是因为那只狗吧,”那侄女平静地说,“他告诉我,他对狗有恐惧症。有一次,在印度的什么地方,他给一群野狗追到一片坟地里,不得不在一个刚挖的墓穴里过了一夜。那群野狗就在他上面吼叫着,龇牙咧嘴,嘴里还吐着白沫。这种事不管是谁碰到,也会吓得掉了魂的。”

一眨眼就可以虚构故事是她的特殊才能。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对做客、待客、外出打猎等一系列人物行为的刻画,为我们展现了英国社会有闲阶层的生活风貌。
B.小说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把小姑娘的慧黠和客人的神经质刻画得惟妙惟肖。
C.薇拉一开始语焉不详地提起萨普顿太太的“悲剧”,是为了吸引客人的注意力而巧妙地设置悬念。
D.薇拉编造的恶作剧中出现了两次“狗”的细节,两次对“狗”的运用都是为了强化故事的恐怖气氛。
【小题2】请结合萨普顿太太待客的具体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英国上层社会在社交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怎样的特点。
【小题3】小姑娘薇拉的恶作剧为什么可以得逞?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30 09:50: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雪莱的《西风颂》(节录),完成问题。

剽悍的西风啊,你是暮秋的呼吸,

因你无形的存在,枯叶四处逃窜,

如同魔鬼见到了巫师,纷纷躲避:

 

那些枯叶,有黑有白,有红有黄,

像遭受了瘟疫的群体,哦,你呀,

西风,你让种子展开翱翔的翅膀,

 

飞落到黑暗的冬床,冰冷地躺下,

像一具具尸体深葬于坟墓,直到

你那蔚蓝色的阳春姐妹凯旋归家,

 

向睡梦中的大地吹响了她的号角,

催促蓓蕾,有如驱使吃草的群羊,

让漫山遍野注满生命的芳香色调;

 

剽悍的精灵,你的身影遍及四方,

哦,听吧,你既在毁坏,又在保藏!

拿我当琴吧,就像那一片树林,

哪怕我周身的叶儿也同样飘落!

你以非凡和谐中的狂放的激情

 

让我和树林都奏出雄浑的秋乐,

悲凉而又甜美。狂暴的精灵哟,

但愿你我迅猛的灵魂能够契合!

 

把我僵死的思想撒向整个宇宙,

像枯叶被驱赶去催促新的生命!

而且,依凭我这首诗中的符咒,

 

把我的话语传给天下所有的人,

就像从未熄的炉中拨放出火花!

让那预言的号角通过我的嘴唇

 

向昏沉的大地吹奏!哦,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选自《雪莱抒情诗全集》,吴笛译)

【小题1】联系上下文,理解“你既在毁坏,又在保藏!”这句诗,说说西风在毁坏着什么,又在保藏着什么。
【小题2】诗中多处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找出两处来略加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好吃嘴

(英国)扶霞·邓洛普

(1)湿气弥漫的十月早晨,四川大学留学生楼与别人合住的小房间里,我从被窝里爬出来。我的意大利室友菲洛梅娜已经起床出门了。我睡眼惺松地套上一件棉外套,看了看窗外。和平常一样,天灰蒙蒙的(老话说得好,“蜀犬吠日”)。留学生楼有围墙,是要让留学生老实待着,也让好奇的中国人别进来。墙外头一溜梧桐树,梧桐树那边就是锦江,一个打鱼的带着一船的鸬鹤,在浑浊的江水中试手气。他的鸟儿们扑闪着大大的黑色翅膀,脖子上都套着环。逮到的鱼要是太大,吞不进喉囊,就吐给打鱼的。打鱼的扔进鱼篓,换条小鱼喂给鹤。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的一幕,被深深吸引了。我在成都的日常生活,充满了这些令人着迷的小剧场

(2)渔夫划着船飘远了,我也没法看他的鸟工作了。于是冲了澡,穿好衣服,出去找早饭吃。我跟留学生楼那个看门的太爷说了声“早上好”,然后懒洋洋地走过一排芭蕉树。学生和老师们骑着自行车从我身边经过,车铃叮当响。矮矮的居民楼,阳台上晾着衣服,还挂着鸟笼。四川的雾气很温柔,笼罩之下的一切都变得轻软了些。川大的校园安宁平静、树木葱茏。在这么个出租车不停按喇叭、小贩大声叫卖、喧哗谈笑的城市,这里可真是一片静谧的绿洲。

(3)不远的地方,就在大学办公楼后面,有个小摊,我动动鼻子就能找得到。小摊卖的是军屯锅魁,用面团卷起压扁的饼子,中间裹着碎肉和小葱,再撒点花椒,天堂般的香味能飘满整个校园。摊主是两口子,年纪有点儿大了,各司其职,互相不咋个说话。女的揉好面,掰成小团,再在油光光的菜板上搓成圆球,然后拿手掌后部把每个球擀成长舌一样的面饼,遍抹猪油,精确地撒上点香麻味儿的碎肉,最后卷起压成圆形递给她男人。男的把面饼在热油上煎得金黄,然后放进錾子但下面的炉膛里,沿边上摆成一圈,把外皮烤得焦香。趁热吃,一口咬下去油脆脆的,里头的面又有嚼劲,味道也丰富可口,花椒刺得你双唇麻酥酥的,像在跳舞。在这么一个阴湿的秋天,还有比这更美妙的早餐吗?

(4)在天生对美食无比好奇的人眼中,九十年代中期的成都称得上是天堂了。一切都在那里,你动动鼻子就能找到。小街小巷的人们在屋门口架起煤炭炉子,为一家人做晚饭。温暖的秋夜,空气中绵延不绝地流动着豆瓣酱、花椒和茉莉花茶的香味。那些最最简陋的“苍蝇馆子”端出来的中餐,也比在伦敦能找到的任何一家要好吃。好像几乎所有四川人都喜欢聊聊做饭和吃饭。那些最最沉闷或粗暴的出租车司机跟我说起他们最喜欢的菜谱,也是饱含深情、饶有兴致、极尽详细。“哧溜味溜”吸着面条当午饭的中年夫妻,会怀旧地说起过去那些做豆腐菜做得特别地道的大厨。我还记得有一次听广播,一位年轻的女主持如数家珍地说着成都很多餐馆里的特色菜,听那语气就像在流口水,充满了愉悦与贪婪。她絮絮叨叨地报了一大串菜名,带着喜爱之情描述着味道和口感(“嚯哟,那个毛肚哦,爽脆得很!”)她不时地发出感叹的气声,充满欣赏与激动。她很显然是控制不住自己了。这种人我在四川见得太多了。就像一个厨师朋友跟我说的,成都人个个都有一张“好吃嘴”。

(5)到成都几个星期后,我就开始记录对食物的印象。我在四川使用的第一本笔记本,最早的日期是一九九四年九月。就连那本子上的最开始几页,也都列满了市场里卖的蔬菜瓜果,还记录着关于食物的对话。卸下学术任务的重担之后,休闲随意的食物调查就成了生活的主题。我就是忍不住啊。每天都有美食上新的发现:也许是街上某个小贩,专门卖一种我从来没见过的零食;或者农民扛着竹扁担急急地赶路,扁担两头晃荡的筐子里有什么不一般的水果或花草茶。每次有机会进四川的朋友或熟人家的餐厅,我都跳着脚就去了。周钰和陶萍,一开始本来就是这对夫妇的热情好客吸引我来到成都,而现在,我们的友谊又加深了。我经常去他们位于音乐学院附近的小公寓吃饭。陶萍九十岁高龄的奶奶每天还要从十二楼爬上爬下,提着附近市场买来的菜给我们做饭吃。什么干煸四季豆啊、魔芋烧鸭啊,简直不在话下。我的一对一中文老师,余老师,时不时地邀请我去她家吃顿讲究的晚饭。她不止耐心地教我中文,也教会了我很多厨艺。

(6)四川人的热情和随性是出了名的。他们和自己沉默内敛的北方同胞相比,就像意大利人和英国人的区别。我偶遇陌生人就被邀请去吃晚饭的次数真是数也数不清。一个难忘的下午,在岷山饭店的后街,我跟一个卖烤鸭的人闲聊着。他用饴糖和醋给鸭子擦了身,然后放进一个拱形的砖土炉子里烘烤。鸭子一边烤着,咱俩一边聊天,不一会儿他就邀请我去他投了资的一家餐馆吃饭。之后的多年(直到开发商把他的烤鸭店给拆了),只要我骑着车经过,他就要跑出来跟我聊一会儿,往我手里塞一罐专门给我留的咸菜或者豆腐乳。

(7)其实在四川,要释放天性和放松情绪,完全不需要罂粟壳。这里的空气、方言都能让你有那种感觉,当然作用最大的还是食物:那种温暖和慵懒能融化任何英国式的刻板僵硬,如同阳光下的黄油。初到成都的时候,我的心还如同一个紧攥的拳头。除了通过食物,我几乎无法和当地人交流。然而,随着日子一天天悠闲而过,我感到自己慢慢放松了。小半辈子了,我还是第一次卸下所有的责任与期待,生活变成了一块白板。

(选自《鱼翅与花椒》,有删节)

(注)①四川话,即“老大爷”。②四川话,即“怎么”。③制作煎饼的炊具。
【小题1】解释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1)我在成都的日常生活,充满了这些令人着迷的小剧场。
(2)初到成都的时候,我的心还如同一个紧攥的拳头。
【小题2】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小题3】这是一篇关于四川饮食的散文,文章开头却花了很多笔墨写了与饮食无关的内容,你觉得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题4】本文选自《鱼翅与花椒》,这部作品2018年在中国翻译出版后,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还被新浪读书评为“年度十大图书”,以本文为例,请你分析一下这本书在中国获得好评的原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晴朗的夏日

英卡雷·布莱顿

哈利·斯密司是渔具厂厂长。他酷爱钓鱼,简直上了瘾,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钓鱼上,不是准备钓鱼工具,就是研读钓鱼的书籍。这种情况,联系他的职业来看,是不足为奇的。

尽管哈利把大部分闲暇时间都花在湖畔水滨,但他对工作却从不马虎,不失为一位尽职的厂长。他曾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决不因钓鱼影响工作。他还有一点与众不同的是,极少生病;即使偶感风寒,吃点药也就好了。多年来他工作出色,董事长吉阿弗雷曾几次表扬他上班出满勤。

但是,就在一个晴朗的夏日,他多年保持的记录改变了。

入夏以来的这一个礼拜,天气晴朗和煦,实在太诱人了。哈利在家中整整困了一个冬天,现在面对风和日丽的好时光,他感到两手发痒,不摸鱼竿再也不行了。

偏偏这一个礼拜工作很忙,许多琐碎事缠得他腻烦透了。因此,星期三喝早茶时,他突然决定第二天要请病假。请假,不就意味着蓄意破坏自己长期保持的出勤记录么?哈利沉思了一会儿,喝茶时环顾四座,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第二天,哈利悄悄爬起床,没有惊动妻子和女儿,一头钻进那辆破旧的福特车就出发了。

河畔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连空气都是那么迷人。他一到这里,便只顾吸那混合着草香、鱼腥和晨露的气味,感到怡然自得。8点半钟,他想象着他的伙伴们该拖着疲惫的步子走进工厂,登记考勤,开始一天的工作了,有的说不定还半睡半醒呢,而自己却在河畔钓鱼。这种忙里偷闲的自由感,使他心里乐滋滋的。他暗自吃惊,自己明明是装病溜号,为什么心境竟这般坦然,不感到一丝一毫的愧疚?时间过得很快,大约在10点钟,他开始喝茶。正当他用两腿夹住杯子,一手拿壶,一手拔开塞子的时候,他发现鱼漂在往下沉。哈利是精于此道的,他稍等了一会,让鱼咬紧鱼饵,然后轻而易举地把鱼钓起来,装进袋子。动作非常之娴熟,壶里和杯里的茶水连一滴都没有泼到草地上。12点,他决定换个地方,到下游两百码左右的一棵柳树下去。他收拾好家什,小心地顺河沿往下走。时值初夏,草木已经很茂密。为了不让低垂的树枝和过高的灯芯草绊住钓竿,他不得不绕道而行。

他只顾走路,当走近柳树时,才察觉那地方早已被人捷足先登了。

他马上认出那人正是董事长吉阿弗雷。他想转身溜回去已经来不及,因为对方此时也认出了他。哈利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寻思着该说点什么才好。他当然不会注意到,董事长的脸上同样泛起了一阵红晕。

“呃,呃,早上好,吉阿弗雷先生……天气太好了,是吗?”他怯生生地说。

吉阿弗雷干咳一声,眼睛看着别处,含糊地答道:“呃,是的,的确不错……”哈利急中生智,他记起了今天是星期四,每周星期四董事长是要召开例会的。

于是他采取了以攻为守的战术。

“吉阿弗雷先生,今天不是该您召开每周的例会吗?”

“呃,不错,是有个会,不过……”董事长显得很不自在。

哈利禁不住轻声笑了起来。吉阿弗雷也还他一个苦涩的笑。两人相视而笑,尴尬之极。过了一会,吉阿弗雷朝大腿上猛拍了一下,干脆开怀大笑起来,并边笑边说:“好了,都别说了,咱俩是一对淘气包,今天都逃学了!”他笑得大口大口地喘气,身子不停地摇晃。哈利也忍不住大笑起来。一个是深沉的低音,一个是类似假嗓的高音。吉阿弗雷掏出丝手绢,擦了擦脸,说:“是这样的:我的汽车司机请病假,我猜想他得了流感。我不想赴会了。因此干脆说我头痛,请个假。当然,这种事只能偶一为之,切莫养成习惯,你明白吗?这么晴朗的天气——整整一个礼拜呀!谁愿意呆在屋里,处理那些没完没了的事务?”哈利点点头,脸上露出又惊讶又理解的表情。

吉阿弗雷喷了一下鼻子,说:“你刚才是想到这儿来钓鱼吧?来,坐下,地方足够了。我正想吃午餐。愿意陪我吃点什么吗?”哈利瞪大眼睛看着这位董事长。董事长满有兴致地又补充道:“我带了点鹅肝饼。来,咱们尝个新鲜,好吗?”哈利正想回答这盛情的邀请,忽然,小树丛的枝叶朝两边分开,中间又闪出一个人影,手里也拿着钓鱼家什,正艰难地在河畔穿行。

吉阿弗雷一眼就看出是谁来了,连忙招呼道:“午安,杰封,我相信,你患流感已经完全复原了吧?”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二段写哈利极少生病且董事长几次表扬他出满勤,和后文情节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揭示了更深刻的主题。
B.哈利决定破坏自己的出勤记录而请假,第五段写到喝茶时“环顾四座”,“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表明他内心有不安和忐忑。
C.第七段中对河畔优美景色的描写,对描写哈利的心理起到极好的烘托作用。虽然哈利对自己的想法“暗自吃惊”,但我们读来觉得颇合情理。
D.董事长吉阿弗雷和哈利不期而遇,尴尬过后“开怀大笑”坦白实情,这体现出董事长吉阿弗雷是个知错就改、光明磊落、豪爽睿智的人。
【小题2】小说在以线性结构层层推进时,也常常“延迟”小说的进展,故意给故事情节或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试举出《晴朗的夏日》中一个“延迟”的例子,并说说其好处。
【小题3】小说结尾,身份各异的哈利、董事长和杰封不约而同请病假,在河边钓鱼,戏剧性的会合。试从不同角度探究小说这一情节设计所要揭示的丰富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