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一般特点
中国哲学主要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人间哲学,一种为个人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指导的哲学。在区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方面,中国哲学一直没有做好。人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遵循的准则是不同的。前者是人伦关系,后者是法理关系。中国古代哲学要人们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遵循同一法则,视君臣如“父子”,视官员为“父母官”,视百姓为“子民”。这是一种重大的知识局限。这种知识局限在今天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在以自由原则主要是思想自由和个体自由原则为前提的哲学体系中,中国传统哲学是被排斥在外的。但是,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哲学仍然不失为一种独特的且有自己适用性或有效性的公共哲学。这种哲学对宇宙、自然人伦、社会关系、生存和生命的思考,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自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在中国哲学思想指导下培育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官制度,对处理权利和权力的关系,解决有才能者的出路实现其政治与社会抱负,维持社会层级或科层的流动性、有序性和公平性,维护社会稳定,曾经起过决定性的作用。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君主政治中,相对开明的君主体制和完全开放的文官制度,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维持和延续,并且是促成其不断改良、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制度因素。
在社会治理模式的设计中,中国哲学指导下的家庭、社会和国家一体性和完备性模式,在前现代社会一直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当然,随着现代性的自由原则的被承认,随着现代法权观念的确立,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一体性和完备性模式已经受到广泛质疑。市场经济观念的确立,实际上是个体法权作为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的现代法治体系的建立。现代法治体系的核心思想是现代契约理论,家庭、社会和国家,或者公民、公民社会和国家,都只是那个体系相对独立的一个个环节,形成一种有着不同社会功能和权利、责任、义务的社会主体。
在今天,国家权力至上或公权至上的观念正在受到挑战,公民权利的保护和维持成为焦点,国家权力或公权的监督和约束成为常态,有限政府的要求成为必然。
当然,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官制度、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理论,如何与现代科技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相融合,吸收并且融入自由、民主、公平、正义、宽容、和谐等现代文明观念,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节选自张国清《智慧与正义》,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价值表现在对如何处理个人与宇宙、他人、自身的关系的思考。 |
B.中国文官制度客观上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中华文明不断改良发展进步的作用。 |
C.在社会治理模式的设计中,中国哲学在前现代社会一直具有高度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
D.市场经济观念支撑起了以现代契约理论为核心思想的、强调个体法权的现代法治体系。 |
A.全文以中国哲学为阐述对象,通过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来表现中国哲学的智慧和局限。 |
B.第2段通过阐述文官制度特点,论证了中国传统哲学有着自己独特而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 |
C.第3、4段,从个体法权被重视到公权至上被挑战,逐层递进地呈现了当今社会的治理模式。 |
D.全文结构上纵横交错,论证了随着现代法权观念确立,公私一体模式已经受到了广泛质疑。 |
A.中国哲学比之于西方哲学体系,是实践哲学,是帮助人们区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生活的哲学。 |
B.中国传统上的君臣父子关系,体现了社会治理模式上人伦法理的混同。 |
C.中国传统哲学、传统文官制度、传统社会治理理论本质上是并列关系。 |
D.当前公民权利保护成为焦点,这就要求必须削弱国家权力,并对公权实行严格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