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上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而现在商品粮地位明显下降,原因是?
(2)目前我国西北荒漠化面积逆转,是世界公认的治理荒漠化成效最显著的国家,我国治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措施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12-22 09:26: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一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可以反映出( )
A.区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B.产业结构优化,第二产业比重逐渐提高
C.区域交通网络系统不断完善
D.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加,与区域外联系逐渐减弱
【小题2】在区域发展晚期( )
A.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外围空间
B.区域发展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C.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增大
D.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小题3】图中a、b、c、d曲线表示的因素是( )
A.a-原料
B.b-土地
C.c-劳动力
D.d-技术
【小题4】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
A.数量
B.质量
C.类型
D.区位
同类题2
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分析丙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
(3)分析城市工业用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主要原因。
(4)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同类题3
下图是美国地形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美国的地形特征。
(2)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美国城市中,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是①纽约,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硅谷的所在地是
(填数码和名称),它所在区域发展阶段是
。
(3)字母A、B、C、D代表美国农业带分布,其中C代表的是
,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
。
(4)影响D区域耕作业不如畜牧业发达的自然条件。
(5)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同类题4
自然资源的利用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主要基础。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阶段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生产力水平
低
中
高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
强
中
弱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
小
中
大
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
简单
中等
多样化
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低
中
高
【小题1】表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方式和效率产生了变化,其根本原因是( )
A.人口数量的增大
B.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C.资源的不断变化
D.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小题2】关于农业文明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最强
B.土地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C.在采猎文明阶段,人地矛盾最突出
D.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不断提高
同类题5
下表表示划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ϑ”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表判断,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A.三大经济地带划分依据是人口多少
B.用河流山脉作为经济地带的分界线
C.①为西部经济地带,范围就是西部大开发范围
D.②为东部经济地带,就经济发展而言其位置和交通较①③更优越
【小题2】我国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产品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自然条件不同
B.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C.劳动力素质不同
D.资源配置不同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