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某一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可以反映出( )
A.区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B.产业结构优化,第二产业比重逐渐提高
C.区域交通网络系统不断完善
D.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加,与区域外联系逐渐减弱
【小题2】在区域发展晚期( )
A.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外围空间
B.区域发展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C.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增大
D.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小题3】图中a、b、c、d曲线表示的因素是( )
A.a-原料
B.b-土地
C.c-劳动力
D.d-技术
【小题4】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
A.数量
B.质量
C.类型
D.区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2-02 11:20: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特点属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是( )
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B.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C.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
D.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
同类题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意大利波河全长652千米,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735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231.8亿立方米。波河平原上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牛轭湖。牛轭湖又称河迹湖,多呈弯月形,水深较浅。下面图甲为波河流域示意图,图乙为欧洲西部部分地区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丙为牛轭湖景观示意图。
(1)说明波河1月份水量大的理由。
(2)描述波河平原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3)工业革命以前的波河下游平原城市极少,人口稀疏。请分析其原因。
同类题3
读下图,Ⅰ、Ⅱ、Ⅲ为我国三大自然区,①、②、③、④是我国四个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区域间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差异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
A.气候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
C.土壤和植被
D.水文和地形图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是我国四个地理区域,由各区的面积和人口比,可知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地理界线P是我国( )
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②畜牧业与种植业的界线
③温带季风区与亚热带季风区的界线 ④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4
海南岛是我国的宝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外来人口比例最大的省份之一。可是历史上曾因孤悬海外,被历代统治者视为蛮荒瘴疠之地,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
历史的事实说明了
A.如果地理环境过去对人类活动不利,将来就一定有利
B.如果地理环境过去对人类活动有利,将来就一定不利
C.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
D.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固定不变的
同类题5
下列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地区,人均国民收入一般较高
B.高收入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
C.国内生产总值高的区域,一定是发达地区
D.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越高,区域发展水平越低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