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自然资源的利用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主要基础。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阶段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生产力水平
低
中
高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
强
中
弱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
小
中
大
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
简单
中等
多样化
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低
中
高
【小题1】表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方式和效率产生了变化,其根本原因是( )
A.人口数量的增大
B.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C.资源的不断变化
D.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小题2】关于农业文明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最强
B.土地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C.在采猎文明阶段,人地矛盾最突出
D.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不断提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28 10:47: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强。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气候资源 B.森林资源
C.太阳能资源 D.矿产资源
2.内燃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能源进入
A.木柴时代 B.煤炭时代
C.石油时代 D.核能时代
同类题2
作为一种洁净能源,风能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读陆地与海上风速剖面比较图回答7~9题。
【小题1】相同高度的风塔其发电能力
A.海上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上
C.海上陆上相同
D.无法判定
【小题2】(小题2)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
A.陆地向上增速快
B.海洋向上增速快
C.40米高度以内海上增速快
D.40米高度以上陆上增速快
【小题3】(小题3)关于海上k*s#5^u和陆上风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速差距由地面向高空增大
B.风速差距由海面向高空增大
C.近地面增速小是地物阻力造成的
D.海上增速小是海浪阻力造成的
同类题3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气的混合类冰状结合物,主要成分为甲烷,大多分布在海洋300~3000m深的海底沉积物中,以及陆地高纬度永久冻土带深处。据统计,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为我国陆上石油燃烧值的一半左右,未来开采前景乐观。下图为南海可燃冰重点富集区域(如图中阴影区)图。
(1)简述可燃冰作为能源的优点。
(2)简述南海北部开发可燃冰的优势条件。
(3)有人反对开发可燃冰,请从生态方面阐明反对的依据。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能源强度亦称单位产值能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根据能源强度的高低,对我国各地区进行区域划分如下。
材料二 “碳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山西省碳强度位居全国第一。低碳经济旨在通过不断提高碳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逐步使经济发展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开发问题。
材料三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描述低能源强度区域、高能源强度区域的分布特点。
(2)山西省碳强度位居全国首位,试分析其原因。
(3)说明我国要实现低碳经济的合理措施。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