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太行愚公 科技财神
一位大学教授的去世,引来29万人的烛光,9000万人的关注。河北省平山县、内丘县等地数万山村百姓自设灵堂,把他的骨灰安放在太行山的最高处。
铸就如此人生的,是被人称为“太行愚公”“科技财神”“农民教授”的河北农大博士生导师李保国。2016年4月10日凌晨,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年仅58岁。
1981年2月26日,李保国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后并入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同年3月6日,他响应学校号召走进太行山,来到河北省邢台县前南峪村,投身到小流域立体开发项目中。这里的山地土层薄,不涵水,年年种树不见树,人均收入不足50元。
“我是农民的儿子,见不得老百姓穷。”李保国立志要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寻找破解之道。起早贪黑,跑遍山上的沟沟坎坎后,李保国和课题组摸透了山地的脾性,提出用爆破整地的方法聚土截流,让植被成为有“本”之木。
凭借李保国研发的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前南峪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90%。如今的前南峪,8000亩荒山秃岭变成“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森林覆盖率90.7%,植被覆盖率94.6%,获得联合国“全球生态五百佳”提名,人均收入达10600元。
继前南峪之后,内丘岗底村、平山葫芦峪、临城凤凰岭……35年来,李保国直接帮扶村庄40多个,技术示范推广总面积上千万亩,使山区增收35.3亿元。
1999年,河北绿岭果业公司董事长高胜福承包了河北临城县凤凰岭3500亩干旱丘陵岗地,栽植核桃树苗后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李保国受邀赶来,通过采样发现,表层是乱石滩,乱石滩不存水,下面是礓石层,礓石属强碱性,凤凰岭根本种不活树。
李保国制订了“挖走鹅卵石、打破礓石层、开沟建立保水层”的治理规划,并引进19个核桃优良品种和11个山核桃品种,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嫁接组培实验。经过5年不懈努力,成功选育出新核桃品种——绿岭核桃,所推行的“绿岭薄皮核桃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被认定为国内首创。
在科技研究的选题上,李保国曾说:“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解难。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就这样,李保国这位“科技财神”在太行山脉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战场,先后取得研究成果28项。其中薄皮核桃栽培技术仅在邢台市就推广60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之路。
李保国细心揣摩农民的心理和语言,用他们听得进、听得懂的语言,使其快速接受和掌握新技术。
赞皇县寺峪村的上千亩苹果园,产量一直上不去。请了一位专家讲了一天,名词、术语一大堆,村民听得晕头转向直抓头皮。村民们慕名请来李保国,他只教了两样:一种是“结果枝”,一种是“不结果枝”,半个小时讲完,乡亲们说:“原来这么简单。”35年来,李保国推广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36项标准化林业技术,举办了培训班800余个,培训人员9万余人。
内丘县岗底村村民韩振江就是李保国农民学生中的一位。韩振江说:“李老师每次来村里指导技术,都是在果园里手把手地教,教一次不会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从来没有不耐烦过。”现在韩振江一家人种植了700多棵苹果树,2015年纯收入20余万元。
去年冬天,李保国主持召开了首届岗底果农专家论坛,11位农民登台演讲。结束后,他高兴地对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说:“这辈子最过瘾的是干了两件事:一是把我变成了农民,二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我’。”
(摘编自2016年《光明日报》)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李保国研发的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使前南峪土厚了、水多了,前南峪也因此获得了联合国“全球生态五百佳”提名。
B.1999年,李保国主动过来,替河北绿岭果业公司采样发现了河北临城县凤凰岭3500亩干旱丘陵岗地栽植的核桃树苗出现大面积死亡的原因。
C.李保国成功选育出新核桃品种——绿岭核桃,所推行的“绿岭薄皮核桃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被认定为国内首创。这是他在太行山脉推广的众多林业技术之一。
D.李保国擅长演讲,其他专家讲了一天农民也没有听懂的问题,李保国半小时就让农民明白了。
【小题2】李保国被人称为“太行愚公”“科技财神”“农民教授”,请结合材料分点简要说明原因。
【小题3】《光明日报》发表的短评中说“时代需要李保国这样的专家”。请结合材料,从生命的意义、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和责任的高度,谈谈你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2-10 09:07: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画 痴
刘怀远
钱先生贫困,宋乡绅富奢,二人家境差距极大,却是画友。
宋乡绅隔三岔五请钱先生来家小酌;钱先生呢,叫吃就吃,叫喝就喝,抡起筷子冷着脸,绝不寒暄,吃罢饭抹嘴便走,也绝无回请。每次饭前,二人都会站到画案前,钱先生抱着双臂看宋乡绅写字作画,嘴却不闲,批评挖苦不绝于耳。被刻薄奚落的宋乡绅却如沐春风,笑吟吟地连连点头。过不了几天,又会请来钱先生,依然好酒好菜伺候着,只为两耳灌满批评和奚落。在宋乡绅眼中,方圆几十里,除了钱先生,再找不到能在书画上这么谈得来的人,特别是能一下点中宋乡绅运笔痛处的人。
一次,宋乡绅说,我的字、画总不长进,皆是因为无古人真迹可摹。钱先生点点头,众目所及都是有形无神的假画赝品,临摹多了,反而害处不浅。宋乡绅说,我独爱董其昌字画,天下都知董其昌的字画被康熙乾隆二帝尽数搜罗入宫,民间哪还得见真品?
钱先生端起一杯老酒,慢悠悠地一笑说,千层网过,也有漏网之鱼。宋乡绅品出了其中意味,忙施礼道,难怪兄台画风古朴,飘逸传神,似得董氏技法,恳请兄台家藏真迹让我一饱眼福!钱先生说,我家徒四壁,隔夜米粮都没有,哪里还有古人字画,我只是这样说说。
自此,夜黑风高时分,宋乡绅灯笼都不提,就去钱先生家转上一圈。到了门前,并不进去,只是悄无声息地朝里偷窥。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晚上,宋乡绅黑夜中的眼睛瞪圆了:油灯摇曳出的昏黄中,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卷,钱先生正站在画前,细细品味揣摩。宋乡绅窥了半天,终于忍不住去叩门,里面惊慌地问,谁呀?宋乡绅忙说,年兄,是我。
好一会儿,门才开了,钱先生拦在门口:深夜何事?
宋乡绅说,从此路过,见你没睡,就叩门叨扰,不请我进去喝杯茶?
钱先生才极不情愿地让他进去。
墙上,已没有了字画。案上,却有墨迹未干的画卷。宋乡绅细细看了,那山,那水,那一叶小舟,那几株松柏,皆丰神独绝,如清风吹拂,微云卷舒,无不如出自董其昌之手。宋乡绅说,年兄,你这是才摹的,快拿出真迹让在下过眼。
钱先生说,拿什么,我不过随手涂鸦而已。
宋乡绅说,我刚在外面都看见了,别再瞒我了。
钱先生顿时口吃起来,祖上有训,绝……不让外人观看。
就让我看上一眼吧。宋乡绅紧紧拉住钱先生的手央求道。
钱先生望望一把胡须的宋乡绅,叹口气说,也罢,你我交好多年,今天就是落个不孝之名,也让您看一眼。
钱先生去净了手,才从柜子里拿出一轴画,慢慢展开。宋乡绅眼前一亮,顿觉神清气爽,待要细细品味时,画卷已收起。宋乡绅说,我再好好细品。钱先生说,祖训当头,请兄莫再逼我。
宋乡绅说,年兄守着宝贝饿肚子,不如把画转给我,尽享后半世富贵。钱先生说,即使腹中无过夜米,看上几眼画卷,也如饮甘饴。
第二天一早,宋乡绅又来了,让仆人担着一担金银,和钱先生说,除却田地房屋,这是我全部所有,只求兄台转让画卷。钱先生说,谢谢抬举,恕难从命。
兄台不想过富庶日子?钱先生微微一笑:画轴在手,朝看彩云,暮伴明月,别无他求。
宋乡绅说,我若强求呢?
钱先生拉长了脸:在下会与画卷同作灰烬。
隔一日,宋乡绅又请钱先生去饮酒,钱先生一口拒绝。
过几日,钱先生出去访友,回来后家中凌乱,每个角落都被翻动,而家里却没有少什么。钱先生偷偷查看后,心方落地。
半年后,宋家送了信来,说宋乡绅生命垂危,要见钱先生一面。钱先生无奈地一笑,沉思片刻,从带虫的米缸里扒出一轴画笼进袖筒,跟上来人去了宋家。
宋乡绅面色灰槁,说话有气无力,拉住钱先生掉下眼泪:兄台,我命休矣。临终前,我只想细细品读董其昌真迹一晚,望兄台体恤将死之人。
临来时,我已想到你病症的根源在此。钱先生掏出画轴,递给宋乡绅说,但请兄台爱惜,并望兄台早日康复。不过,明早日出之时,我来取画。
第二天天刚放亮,钱先生来到宋家。宋家大门洞开,正屋中央摆放着半担金银,却无一人。钱先生一直等到月亮升起,也不见宋家人回来。
钱先生长叹一声,这个画痴呀,把什么都舍弃了。
他把宋乡绅的门锁好,依然回到自己的茅屋。
宋乡绅从此杳无音讯。而钱先生依然会在夜深人静时发呆,品画。只不过每次他都像做贼一样,仔细观察四周后,才净手焚香,从隐秘处拿出一轴古画,静心研习。寂寞中的他有时也想,宋乡绅会携了画带着一家老小去哪里呢?这个宋乡绅啊,只知我是丹青高手,却不知我也是临摹做旧的行家呐!
(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第5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宋乡绅好酒好菜招待钱先生,还对他的刻薄奚落笑脸相迎,是因为方圆十几里再找不到能在书画上谈得来的人。
B.宋乡绅热爱书画,待人和热忱,细心周到,钱先生一句“千层网过,也有漏网之鱼”,他便品出其中意味。
C.钱先生尖酸刻薄,冷漠吝啬,宋乡绅窥到他在揣摩董其昌字画来敲门时,他警惕地拦在门口,极不情愿让他进去。
D.小说叙事简洁紧凑,篇幅不长却能曲折起伏,耐人寻味。从品画、窥画、求画、骗画的情节中有效地彰显人物形象。
E. 小说注重细节描写,也善用动作和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钱先生先后从柜子、米缸抽出画卷,可见他对画的爱惜。
【小题2】小说结尾画线句子可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小题3】钱先生既是丹青高手,又是临摹做旧的行家,却依然清贫,你怎么看待这个小说人物?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6月9日晚,黄海之滨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外观景平台,“有朋自远方来”。以城市为背景,以天空为幕布,一场   的灯光焰火艺术盛宴在浮山湾海面上演。
水幕舞台半透明巨幅环幕上的投影与不远处的城市楼宇夜景秀 ,犹如梦幻仙境。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的名字以中、俄、英三种语言一一展现,各国的标志性建筑依次呈现。《天涯明月》《齐风鲁韵》《国泰民安》《筑梦未来》《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一幅花开盛世的美丽图景。
的焰火竞相绽放,照亮城市的夜空。
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以四季为主题:翠绿的“春”描绘生机蓬勃的景象;火红的“夏”突出繁花绚烂的色彩;金黄的“秋”传达丰收的喜悦;雪白的“冬”给夏日海滨带来别样清凉。精美的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令现场外国友人 ,连声叫好。
演出总导演张艺谋介绍说,演出突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这个大主题。
这是一场科技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视觉盛宴,展现出中国气派、呈现出世界水准、展示出相关国家对上合组织未來的自信,更表达了人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望。
伴随着《国泰民安》的优美旋律,(     )。在“上海精神”照耀下,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新航程愈加光明。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美不胜收  融为一体  五光十色  叹为观止
B.美轮美奂  融为一体  五彩缤纷  赞叹不已
C.美不胜收  水乳交融  五彩缤纷  叹为观止
D.美轮美奂  水乳交融  五光十色  赞叹不已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夜空中定格璀璨的焰火,环幕上的和平鸽展翅飞翔
B.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定格,和平鸽展翅飞翔在环幕上
C.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定格,环幕上的和平鸽展翅飞翔
D.在夜空中定格璀璨的焰火,和平鸽展翅飞翔在环幕上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突出演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这个大主题。
B.突出演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精髓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这个大主题。
C.演出突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主题,将精髓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D.演出突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主题,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沙漠里的陪伴
余显斌
沙漠里,不只有浩浩黄沙,有硕大的夕阳,有如血的晚霞。这儿还有干旱,有酷寒,有寸步不离的死亡,步步紧逼。
他,此时就被死亡纠缠者。
陪伴着他的,只有一匹识途的老马。
夕阳将落,浮荡在地平线上,如一轮浑的车盖。他和那匹老马,踽踽而行,恍如两只小小的蚂蚁,粘在天边,在夕阳的昏黄中,愈行愈远。
本来,还有一匹小马的,是老马才生不久的小马驹子。
这个小家伙,不知道沙漠的凶险、艰难,它跳跃着,奔跑着,伸长脖子对着落日咴儿咴儿地鸣叫着,声音稚嫩如草。然后,又跑到老马跟前撒娇,用脑袋抵着自己妈妈的身子,在老马停下时,它会贪婪地吸着奶水,吃饱了,会狠狠打几个喷嚏。
小家伙蓝蓝的眼睛如两汪水,千净得能照见人的影子。
可是,一夜醒来,小马却死了,倒在那儿,鲜血淋漓的,显然是被狼咬死的。沙漠上,有一种狼,凶狠无比,常常深夜袭击行人,以及骆驼和马匹。
他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老马围着小马,轻轻地嗅着,不停地喷着鼻子。
当它明白,小马再也难以站起来时,它的眼睛里,涌出大滴大滴的眼泪,浑浊的眼泪。这是他第一次看见马儿流泪,他的心沉沉的,如同压着一块石头。他轻轻拍拍老马,叹了一口气。老马仰起脖子,对着长空,咴儿咴儿叫着,声音苍凉,此伤,犹如那轮落日一样悲壮。
然后,它低着头,伴着他上路了。
它不再叫,沉默地走着,沉默得如一块白色的石头。
夜晚,面对那轮如水的月亮,它会仰起头,久久地望着,眼眶里竟然滴出泪,湿湿地打湿了睫毛。
他望着,再次叹口气。
没水了,他拿着水壶,靠近老马,去挤出马奶来。
老马回过头,望望他,没有动静。
沙漠的夜晚,冷得直渗骨头。
他喝罢马奶,卧在那儿,蜷着身子。
月亮越升越高,将沙漠照射成一片月光的湖,照成一片琉璃的世界。
突然,他感觉到有什么动静,忙抬起头,发现老马站起来,向他慢慢走近。他吓了一跳,不知道它想干什么。老马的眼睛里,一片清光,慢慢卧下来,卧在他的身边,就如过去卧在小马身边一样。他的身子,渐渐暖和起来。
他轻轻摸摸老马的头,长叹一声。
当又一个黄昏来临时,在老马的带领下,他找到了水----在一个沙丘的后面,有一片胡杨林,那里有一条水,沿着草地的中间缓缓流过,白亮得如银子一般。他流着泪惊叫着,扑了过去,俯下身子“咕咚咕咚”地喝起来。水进入喉咙,身体的每一个毛孔中,此时都仿佛有一种水意在清凉地弥漫着。他幸福地连打几个嗝,抬起头,却不见了那匹老马。
他急了,跑上沙丘,看见老马跑了,一直向来路跑去,在夕阳下越跑越远,最终跑成一个小小的点,消失在暮色里。
他喊了几声,声音在暮色里扩散着,空空的。
在林子里,有一个小村子,住着十几户人家。
他找到几个人,掏了钱,组织一支队伍,重新进入沙漠。当时,为了逃出沙漠,他将所有的货物都藏在沙漠中,现在,必须找回来。
几天后,队伍经过小马死去的地方,他惊呆了。
小马的尸体旁,卧着一头老马,头垂着,长长的鬃毛纷披着,正是那匹老马。他大叫着,跑过去抚摸老马,老马却一动不动,依偎在小马的身边----已经死了。
他这才明白,在小马死后,老马是带着怎样的痛苦和悲伤,一步步将他带出绝境,找到水源的。但是,强烈的思念,让它无心喝水,它带着一颗绝望的心,再次回到小马死去的地方。
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现在,它可以永远地守在自己孩子的身边了。
这叫什么?这是人类常说的忠诚和爱吗?
他垂着头,突然跪下。这一刻,他感觉到自己的良心受到沉重一击。
原来,小马不是狼咬死的,是他杀死的。当时没水,他想,只有杀死小马,自己才能喝到属于小马的那份马奶,才能走出草原。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到的“黄沙”“夕阳”“干旱”“死亡”等沙漠环境,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场所,而且营造了氛围,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准备。
B.文章善用细节描写来塑造形象,如用“它会仰起头,久久地望着,眼眶里竟然滴出泪,湿湿地打湿了睫毛”的细节,来表现老马的痛苦。
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来叙事,使故事客观而真实,用客观的方式把一个悲惨的故事叙述出来,也自然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感。
D.小马之死是本篇小说的线索,文章通过写老马和“他”在小马死后的行为及心理,既表现老马的忠诚和爱又表现“他”的坚韧与抗争。
【小题2】小说到最后才交代小马是“他”杀而非狼咬致死,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是什么?
【小题3】请根据小说的创作意图,简要分析作者所要表现的主体对象是老马还是“他”?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很多网友眼里,故宫是个神奇的存在,常引来感叹:“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故宫!”它既是“感觉自己萌萌哒”的雍正皇帝表情包,也是纪录片里技艺精湛自得其乐的大国工匠,当然,它还是那个历经600年风雨的明清两朝紫禁城、年客流量1600万的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故宫也曾在公众面前遭遇尴尬,如今却能华丽转身,在互联网上主打造物之美,兼顾攻略之实,还时不时跟256万微博粉丝互个动卖个萌,你来我往好不从容。
正是从接通社交媒体、虚心面向公众的那一刻起,人们逐渐看到了故宫越来越凌厉的攻势:博物院开放面积比例从2012年的48%—跃为2016年的76%,接连推出了虚拟现实体验、数字化微信平台、“胤旗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等多款手机应用……多层次、多渠道地有效面向公众。从皇家私藏到国家所有,再到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共享,在故宫文物面前,人与物的关系也发生了分明的进化,早已不再是“天下至宝,尽归帝王家”,而更加接近共有共享的理想。
(摘编自《寻找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人民时评》,2017年06月14日)
材料二:
“起大早,排长队,大门一开冲前位。”这样的景象,最近发生在故宫。9月15日,故宫年度大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拉开帷幕,诸多传世名作亮相,而堪比《清明上河图》的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更是备受关注。几天来,“冲刺”看名画的“故宫跑”,再次成为热词。
相比于那些门可罗雀的博物馆,故宫的人潮汹涌,确乎是一幅更让人欣喜的文化图景。但是,“石渠宝笈特展”时,已有不少人吐槽;再次如此,难免让人嘀咕:公众都在跑了,管理和服务还停在原处吗?人们固然知道,那些有着“超级价值”的展览和演出,永远是稀缺资源,卢浮宫的“蒙娜丽莎”前面也总是人潮涌动,这种供需不平衡是长期的。诚然,故宫这样的古建筑作为展览场馆有着先天不足,但还是可以把预案准备得更充分细致些,应对措施更人性化些。面对“故宫跑”,一位老故宫人慨叹,“人民群众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不断冲破我们的预期”。这种“不断冲破”,也让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总结经验、创新方法,让游客与文化的亲密接触,一如故宫掌门人所言,“有尊严地享受游览的过程”?
(摘编自《“故宫跑”,井喷的文化激情如何从容安放》,《人民时评》,2017年09月18日)
材料三:
“知识渊博、表达风趣,讲得还很有代入感”“偏专业的内容,被他们讲得活色生香”……正在浙江省博物馆进行的“蓝瑛作品及其师承影响特展”上,现场20余位志愿者轮番上岗讲解,被热情的观众明星般簇拥着,成为亮眼的景观。展览中《富春山居图·剩山图》这样的名作,因为志愿者的讲述而更加立体、更为动人。
故宫博物院自2004年开始,累计注册志愿者近3000人次,服务公众60万人次、13万小时。有一位高中生根据自己当志愿者的经历,为故宫导览提出“分众化”讲解、“大文化”视野、“思辨性”互动的建议。这些志愿者的服务活动,是公民参与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也让“文化”二字,更有了现代文明的意蕴。实际上,志愿者存在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化服务,而且是要让观众“共同参与学习并享受乐趣”,这样才有更精彩、更深刻的文化体验。这些志愿者就像沟通文化与公众的一座桥,促进全社会文化建设的共识和自觉。在向外辐射文化光芒的过程中,博物馆与志愿者一起,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
(摘编自《用参与的力量提升文化水位》,《人民时评》,2017年10月17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公众的欣赏水平、文化需求都在水涨船高。
B.故宫已经不再只是那个北京城中轴线上72万平方米的皇家院子,它在云端,在数字博物馆里,在创意用品中,更为重要的是,它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C.“故宫跑”现象表明,空前的观展热情,伴随的是前所未有的接待压力。
D.这些志愿者就像沟通文化与公众的一座桥,志愿者存在的价值不在于文化服务,而是要让观众“共同参与学习并享受乐趣”。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供求关系受价格影响。如果持续调'高故宫的门票价格,就能有效防止“故宫跑”现象出现。
B.“故宫跑”可谓当前国人文化诉求的自然流露。这样的情况或能说明,对传统的兴趣、对文化的热爱、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和重视,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
C.通过互联网,故宫重建了公共博物馆与公众的具体关联,传统文化的形态实现了丰富和再造。
D.志愿者已成为大型博物馆服务公众的重要力量,也体现着公共文化机构的社会性和公益性。
【小题3】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博物馆应该如何做,才能贏得观众,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请依据材料进行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星光下的小路
仲夏
今天的夜色像粗心妇人脸上没打匀的粉。
要在往常,小路会约上水琴和纯燕,到练歌房声嘶力竭地吼个痛快;或者找个摊子,一碗馄饨一把羊肉串,旁若无人大快朵颐,就把什么烦恼都忘了。今晚却不同,小路躲在自家狭小的阳台上,呆呆地看着夜空里的星星,心里一拱一拱的,慌慌的,乱乱的。
唉——那张钞票!
下午,小路在街边买水果,随手掏了一张百元钞票。卖水果的妇女很熟练地将钞票抖一抖,搓一搓,对着光线照一照,然后把那钞票又塞给小路,说:“你给换一张吧。”小路不解:“怎么啦?”那妇女嘿嘿一笑,又说:“换一张吧……”小路似乎明白她的意思了,赶紧把那张钞票攥在手心里,又掏出一张递过去。小路拎着水果走开一段路,听见那妇女在跟别人炫耀:“小小年纪就来骗老娘,也太嫩了点儿……”
小路的脸腾地着了火……
一进家门,小路把两只鞋子甩得天南地北,坐进沙发里,狠狠地把那攥成一团儿的钞票丢进纸篓。
买水果时,小路包里有三张百元钞票。一张是自己取的工资,另两张是水琴和纯燕还她的。昨晚三个人逛夜市,被写有“真诚小妹”的文化衫迷住,一人买了一件。水琴和纯燕没带钱,小路就给她们垫上了。今天上午两姐妹还钱,她就随手装包里了。
小路又看看纸篓里那粉红的一团儿,耳边响起卖水果妇女的话。一股莫名的愤怒涌上来,却不知该向谁发。水琴?纯燕?她判断不出,也无法判断。
“我在遥望,月亮之上……”歌声从手机里进出来,搅得一屋子的暗都颤抖起来。小路拿起手机,纯燕的名字像憋不住的兔子一闪一闪地跳。按下接听键,纯燕火急火燎地吼:
“死丫头,干吗呢?快出来,还逛夜市去。”
“你去吧,我不去。”
“咋了?快说!”
“我……”小路犹豫一下:“我遇到了一张假币!”
纯燕在那边“啊”了一声,追问:“被没收了?”
“没有。”
“那还不赶紧花出去?”
“假的怎么花?”
纯燕的语气立时变得老练:“就现在这种时候,找个街边小摊,肯定能行。”
小路沉默了。纯燕在那边着急:“你等着,我立马过来。”
小路被纯燕拽着,不情愿地挪动步子:“这不是骗人吗?”纯燕压着嗓子:“我的大小姐,别那么善良好不好?善良是有代价的!”
街角,立着一个简易的烤羊肉串架子。纯燕拉紧小路的手:“就这儿了。”小路一下子腿脚僵硬得迈不开步了。纯燕故意大声说;“尝尝这儿的羊肉串吧!”边说边把小路拽在身边,如同拉着个待宰的羔羊。走得近了,纯燕又大声冲着摊子喊:
“来二十块钱的!”
烤羊肉串的老妇人,听见纯燕的喊声,连忙笨拙地取肉拢火扇风。一边烤肉,她还一边自言自语:
“我闺女跟你们差不多大,再有两年就研究生毕业了,我这个小摊子,能贴补闺女不少生活费呢。”说着就笑起来,那笑被红红的炭火一映,幸福和满足都快从脸皮上滴下来了。
肉烤好了。纯燕把那张皱巴巴的钞票递过去,老妇人看都没看就装进胸前的兜子里,然后一张一张地找给她们八十块钱。
离开烧烤摊,俩人像打赢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偷袭战,但小路却蔫蔫的……     
小路回到家,胸口像堵着湿棉花团,一种从没有过的感觉,从四面八方的黑暗里浸出来……
小路穿上“真诚小妹”文化衫,手里拿着一张崭新的百元钞票,再一次走向老妇人的烧烤摊。星星欣慰地眨着眼,小路的心也忽地敞亮起来……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卖羊肉串的老妇人对小路的信任感动了小路,使她心中郁闷无比,内疚莫名,良心难安。最终她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B.本文通过一个围绕假币发生的故事,描写了小路由恼火、矛盾、斗争而最终完成自我超越的心理过程,呼唤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良知。
C.纯燕代表着当今社会只顾自己、缺乏真诚待人之心的人。从她身上可以看出我们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
D.本文用多种手段描写刻画了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比如用细节与外貌描写,刻画了卖水果妇女善于察言观色,刁钻、奸诈的形象。
E. 文章开头用“粗心妇人脸上没打匀的粉”来比喻夜色,暗示了主人公心绪的烦乱;而末尾的夜色描写与文章开头形成呼应。
【小题2】本文多处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小题3】本文题目是“星光下的小路”,也有人认为这个题目不恰当,认为不如用“假币”或“真诚小妹”,你的看法呢?请谈谈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