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七律·冬云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注]

***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注)作诗那天正好是***生日,在冬至后的第四天。1962年冬,中国刚经历了三年特大灾荒,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反华的浪潮。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大雪横飞、乌云滚滚、万紫千红都已凋零的茫茫冬景,是对自然景象的客观描写,没有象征意味。
B.作者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独驱一切“虎豹”“熊罴”,“虎豹”“熊罴”都指反动邪恶势力,在诗意上又与冬景相协调。
C.作者以在最寒冷的时节独傲霜雪的梅花,象征作者及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斗志和高洁的精神。
D.此诗将险恶的环境与抒情主人公的坚强意志进行对比,将软弱渺小的“苍蝇”与傲雪挺立的“梅花”进行对比,加强了表达效果。
【小题2】请你联系背景,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0-28 09:03: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沁园春 长沙》,完成词后小题

沁园春  长沙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年

【小题1】对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阕“看”字是领字,它领起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下阕起到领起作用的字是“忆”字。
B. “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里的“廖廓”,原意是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C.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里“峥嵘”原指山势高峻的样子,这里引申为不平凡的意思。
D. “挥斥方遒”,挥斥,奔放。方,正。遒,强劲。这句意思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用“独立”起笔,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同下阕的“百侣”相呼应,以便触景生情,从容地展开下阕的回忆。另外也奠定了这首词深远、广阔、深沉的基调。
B. 作者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曾经和许多共同从事革命活动的同学一起来橘子洲游览,他们评论国家大事,写下了批判黑暗社会,宣传革命真理的文章。
C. “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俯观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
D.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激流勇进的精神,直接地回答了上文的“谁主沉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