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作为抒情诗《峨日朵雪峰之制》与《红烛》的抒情方式有较大不同,请试谈一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9-10-31 10:38: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归有光都是宋代散文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赤壁赋》和《项脊轩志》。
B.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
C.闻一多是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是新月派的主要诗人,提出了新诗的“三美”:语言美、绘画美、建筑美,著有《红烛》、《死水》等。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有话剧《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
同类题2
对于红烛的自焚,诗人显然困惑不解:“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诗人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有没有解除?
同类题3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和艾青都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前者有诗集《红烛》《死水》,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后者有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B.《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记载了孔子的言行。
C.庄子,名周,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战国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D.《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著的一部史书,它开创了编年体史书的先河,对后世史书的编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常说的“二十四史”基本采用的是史记的体例。
同类题4
选出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三十三篇。《荆轲刺秦王》就选自《战国策·秦策》
A.中国的新诗是指1919年“五·四”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戴望舒的诗作《雨巷》为他赢得了“雨巷诗人”美誉。
B.我国新诗继“自由体诗派”后形成的第二个诗派是“新月诗派” ,代表人物是闻一多和徐志摩。
C.《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
D.《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
同类题5
诗人在诗文前引用了李商隐的诗句,联系《红烛》全诗,谈谈诗人写《红烛》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红”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红烛”在诗人心里是什么的化身。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代
闻一多(1899-1946)
中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