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写法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沁园春·长沙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A.情景交融。词人的心情是惆怅而激昂的,写长沙深秋景致,不同于传统诗歌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B.对比手法的运用。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是动作的对比。
C.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出鹰的矫健飞腾: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D.一个“独”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06 11:21: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菩萨蛮•黄鹤楼
***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1927年春)
注①作者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路线断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那年的春季(大革命失败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夏季,八月七 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
②九派:水的支流。在长江中游有九条支流与之汇合,故称“九派”,也泛指长江。
③一线:指当时长江以南的粤汉铁路和以北的京汉铁路。
④酹,古代用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习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一个“锁”字,连结两山大江,不但形象地描绘了龟蛇夹峙的形势,而且暗写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一段江景。
B.上片多用叠音词。突出景物广阔、漫长、沉郁的特点,勾勒出一幅萧索压抑、苍茫无际的画面,传达了诗人低沉、苍凉的心绪。
C.下片一个“逐”字,不但生动地写出了浪花的滚滚催进,而且隐喻汹涌澎湃、如火如荼的革命浪潮,还写出了作者高昂的革命激情。
D.此词写黄鹤楼不落前人窠臼,开首就从小处着笔,随后又作具体描绘,烟雨江山莽莽胜境。继而引用神话传说,最后抒发登临感受。
【小题2】诗的最后两句“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