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忆秦娥·娄山关
①
***
西风烈
②
,长空
③
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
④
,喇叭声咽
⑤
。雄关漫道
⑥
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①这首词作于1935年2月底中央红军重新攻占娄山关之后。娄山关:在遵义市之北,是从贵州入四川的要道。②烈:猛烈,强劲。③长空:辽阔的天空。④碎:碎杂,碎乱。⑤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⑥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小题1】这首词写了哪些意象?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小题2】说说“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中“碎”与“咽”两个字运用的妙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30 10:45: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 游泳
***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小题1】在“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句词里,哪个词用得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
【小题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读了这两句词有什么样的感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变化之快?
同类题2
阅读《沁园春·长沙》的上阕,完成问题。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小题1】“层林尽染”“百舸争流”中的“染”“争”两个字很形象,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小题2】面对美丽的秋景作者为何“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沁园春 雪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小题1】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是( )
A.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
D.比喻、夸张、借代
【小题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在词结构上的作用各是什么?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小题1】请简要分析“犹有花枝俏”中“俏”字的表达效果。
【小题2】请分析***《卜算子·咏梅》的主要表现手法。
【小题3】在***《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前有一句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请分析这两首词各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同类题5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采桑子·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9年10月)
【小题1】本词的词牌是_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依长短来看,属于________。
【小题2】对下面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词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B.本词表现了诗人在革命事业首创之际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
C.本词表现了***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表现了胜利后的喜悦之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D.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以“难老”“易老”和“不似”“胜似”两组矛盾的事物作比抒发感情,表现主题。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代
毛泽东(1893-1976)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