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半晌。四凤苦闷地叫了一声,看着她的母亲,鲁妈苦痛地低着头。周萍脑筋昏乱,迷惑地望着父亲同鲁妈。

周朴园 (沉痛地)萍儿,你过来。你的生母并没有死,她还在世上。

周 萍 (半狂地)不是她!爸,您告诉我,不是她!

周朴园 (严厉地)混帐!萍儿,不许胡说。她没有什么好身世,也是你的母亲。

周 萍 (痛苦万分)哦,爸!

周朴园 (尊严地)不要以为你跟四凤同母,觉得脸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伦天性。

四 凤 (向母)哦,妈!(痛苦地)

周朴园 (沉重地)萍儿,你原谅我。我一生就做错了这一件事。我万没有想到她今天还在,今天找到这儿。我想这只能说是天命。(向鲁妈叹口气)我老了,刚才我叫你走,我很后悔,我预备寄给你两万块钱。现在你既然来了,我想萍儿是个孝顺孩子,他会好好地侍奉你。我对不起你的地方,他会补上的。

周 萍 (向鲁妈)您——您是我的——

鲁侍萍 (不自主地)周萍——(回头抽咽)

周朴园 跪下,萍儿!不要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这是你的生母。

四 凤 (昏乱地)妈,这不会是真的。

鲁侍萍 (不语,抽咽)

蘩 漪 (转向萍,悔恨地)萍,我,我万想不到是——是这样,萍——

周 萍 (怪笑,向朴)父亲!(怪笑,向鲁妈)母亲!(看四凤,指她)你——

四 凤 (与周萍相视怪笑,忽然忍不住)啊,天!(由中门跑下,周萍扑在沙发上,鲁妈死气沉沉地立着。)
周朴园说“我一生就做错了这一件事”,他是如何处理这件“错事”的?请根据选段内容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16 07:01: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雷雨》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①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②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③
鲁侍萍    (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
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鲁侍萍   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周朴园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鲁侍萍   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周朴园   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
鲁侍萍   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带走的。(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小题1】下列对《雷雨》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中括号内的文字属于“舞台说明”。它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
B.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表明周朴园对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感到害怕。可见此前他对侍萍的思念是假的。
C.画线②处体现了鲁侍萍的宿命思想。这与她的身份相符。这种性格化的人物语言是戏剧的重要特征。
D.画线③处的潜台词是“三十年了我还是没有躲过去。侍萍处心积虑找了我三十年。要来敲诈我了。
【小题2】戏剧冲突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选段中有哪几组戏剧冲突?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共6分)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照片,又望侍萍。半响
周朴园:(①)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②)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③)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④)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小题1】根据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心情和神态,上文所缺的四个舞台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忽然严厉地②怨愤③冷冷地④悲愤
B.①忽然严厉地②悲愤③冷冷地④怨愤
C.①冷冷地②悲愤③忽然严厉地④怨愤
D.①冷冷地②怨愤③忽然严厉地④悲愤
【小题2】对鲁侍萍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鲁侍萍相信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因此,只能用哀叹来表达对凄苦不幸命运的无可奈何。
B.鲁侍萍根本不相信有什么命运,她这样说完全是对这种不公平世道的极度愤慨与谴责之辞,表现出她的觉醒与反抗精神。
C.一方面,鲁侍萍相信命运,认为自己命苦;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她对黑暗的不公平世道的诅咒和反抗。
D.这是鲁侍萍作为一个劳动妇女彻底觉醒的标志,是她向封建势力与不幸命运的大胆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