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谈休息 朱光潜
①一般人以为多延长工作的时间就可以多收些效果,比如说,一天能走一百里路,多走一天,就可以多走一 百里路,如此天天走着不歇,无论走得多久,都可以维持一百里的速度。凡是走过长路的人都知道这算盘打得不很 精确,走久了不歇,必定愈走怠慢,最后完全走不动,以至于进退失据。在现代社会中,不讲效率,就要落后。
②西方各国都把效率看成一个迫切的问题,心理学家对这问题作了无数的实验,所得的结论是,以同样时间 去做同样工作,有休息的比没有休息的效率大得多。比如说,一长页的算学加法习题,继续不断地去做要费两点钟, 如果先做五十分钟,继以二十分钟的休息,再做五十分钟。也还可以做完,时间上无损失而错误却较少。西方新式 工厂大半都已应用这个原则去调节工作和休息的时间,其实不休息的工作才真是浪费时间。此外还有精力的损耗更不经济。拿中国人与西方人相比,可工作的年龄至少有二十年的差别。我们到五六十岁就衰老无能为力,他们那时还正年富力强,事业刚开始,这分别有多大!
③休息不仅为工作蓄力,而且有时工作必须在休息中酝酿成熟。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赉研究数学上的难题,苦 思不得其解,后来跑到街上闲逛,原来费尽气力不能解决的难 题却于无意中就轻轻易易地解决了。据心理学家的 解释,有意识作用的工作须得退到潜意识中酝酿一阵,才得着着.土.生.根.。通常我们在放下一件工作之后,表面上似 在休息,而实际上潜意识中那件工作还在进行。哲姆士有“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比喻。溜冰本来是前冬练习的,今夏无冰可溜,自然就想不到溜冰,算是在休息,但是溜冰的肌肉技巧却恰在此时凝固起来。泅水也是如此, 一切学习都如此。比如我们学写字,用功甚勤,进步总是显得很慢,有时甚至越写越坏。但是如果停下一些时候再 写,就猛然 得字有进步。进步之后又停顿,停顿之后又进步,如此辗转多次,字才易写得好。习字需要停顿,也 是因为要有时间让筋肉技巧在潜意识 中酝酿凝固。习字如此,习其他技术也是如此。休息的工夫并不是白费的, 它的成就往往比工作的成就更重要。
④我国先儒如程朱诸子教人为学,亦常力戒急迫,主张“优游涵泳”。这四个字含有妙理,它所指的工夫是猛 火 煎后的慢火煨,紧张工作后的潜意识的酝酿。要“优游涵泳”,非有充分休息不可。大抵治学和治事,第一件 事是清明在躬,从容而灵活,常做得自家的主宰,提得起放得下。急迫躁进最易误事。我有时写字或作文,在意兴 不佳或微感倦怠时,手不应心,心里愈想好,而写出来的愈坏,在此时仍不肯丢下,带着几分气忿的念头 强写 下去,写成要不得就扯去,扯去重写仍是要不得,于是愈写愈烦躁,愈烦躁也就写得愈不像样。假如在发现神思不 旺时立即丢开,在乡下散步,吸一口新鲜空气,看着蓝天绿水,陡然间心旷神怡,回头来再伏案做事,便 精神百 倍,本来做得很艰苦而不能成功的事,现在做起来却有手挥目送之乐,轻轻易易就做成了。不但做文写字如此,要 想任何事做得好,做时必须精神饱满,工作成为乐事。一有倦怠或烦躁的意思,最好就把它搁下休息一会儿,让精 神恢复后再来。
⑤人须有生趣才能有生机。生趣是在生活中所领略得的快乐,生机是生活发扬所需要的力量。诸葛武侯所谓“宁 静以致远”就包含生趣和生机两个要素在内,宁静才能有 丰富的生趣和生机,而没有充分休息做优游涵泳的工夫 的人们决难宁静。世间有许多过于苦的人,满身是尘劳,满腔是杂念,时时刻刻都为环境的需要所驱遣,如机械一 般流转不息,自己做不得自己的主宰,呆板枯燥,没有一点生人之趣。这种人是环境压迫的牺牲者,没有力量抬起 头来驾驭环境或征服环境,在事业和学问上都难有真正的大成就。我认识许多穷苦的农人,孜孜不辍的老学究和一 天在办公室坐八小时的公务员,都令我起这种感想。假如一个国家里都充满着这种人,我们很难想象出一个光明世 界来。
⑥基督教的圣经叙述上帝创造世界的经过,于每段工作完成之后都赘上一段说:“上帝看看他所做的事,看, 每一件都很好!”到了第七天,上帝把他的工作都完成了,就停下来休息,并且加福于这第七天,因为在这一天他 能够休息。这段简单的文字很可耐人寻味。我们不但需要时间 工作,尤其需要时间对于我们所做的事回头看一看, 看出它很好;并且工作完成了,我们需要一天休息来恢复疲劳的精神,领略成功的快慰。这一天休息的日子是值得 “加福的”、“神圣化的”。在现代紧张的生活中,我们“车如流水马如龙”地向前直滚,不曾留下一点时光做一 番静观和回味,以至华严世相都在特别快车的窗子里滑了过去,而我们也只是回戏盘中的木人木马,有上帝的榜样在那里而我们不去学,岂不是浪费生命!
【小题1】在第①段画线的词语“进退失据”在文中是指
【小题2】第②段列举了关于“效率”的几个例子,对其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证明了在任何情况下,有休息的做事效率高于没有休息的。 |
B.为“西方各国都把效率看成一个迫切的问题”提供证据。 |
C.中国人与西方人比,因为不讲效率,提早了二十年进入衰老状态。 |
D.流露了作者对中国人做事效率低下的不满情绪。 |
【小题3】简析第③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小题4】下列表现,最符合文章所提“优游涵泳”妙理的一项是( )
A.勤靡余劳,心有常闲 | B.勤有余劳,心无偶闲 |
C.勤靡余劳,心无常闲 | D.勤有余劳,心有偶闲 |
【小题5】请紧扣“滚”一词,赏析第⑥段画线句。
【小题6】联系全文,概述“休息”有哪些方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