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农田覆盖技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条农业增产增收之路,是我国发展节水农业,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丘陵沟壑区山地枣林不同覆盖技术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黄土高原地区枣林实施覆盖技术可以( )
A.延长生长期,提高土壤温度
B.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
C.促进地表水分下渗,保持土壤墒情
D.节约灌溉用水,减轻水土流失
【小题2】与枣林地膜覆盖技术相比,枣林秸秆覆盖技术的主要优势是( )
A.抗风抗旱,地区适应性强
B.成本低廉,经济效益较高
C.病虫害少,增产效果显著
D.抑制杂草,减轻杂草危害
【小题3】该地枣林采用覆盖技术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
A.改变枣林内外裸地间风速风向
B.减少枣林根系虫害和细菌滋生繁殖
C.降低枣林叶面光合作用效率
D.阻碍枣林地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9-08 08:04: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
同类题2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正确叙述是( )
A.降水集中在夏季
B.下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C.黄土高原由黄河冲积而成
D.中游地区植被覆盖率高
【小题2】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正确叙述是( )
A.河套平原农业以水产养殖为主
B.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C.兰州以上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
D.下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
【小题3】关于黄河洪涝灾害治理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上游修水库
B.下游加固大堤
C.下游挖入海新河
D.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同类题3
我国荒漠化类型多样,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红色荒漠”。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小题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环境污染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滥伐森林
同类题4
下图示意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四个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森林破坏
B.②—土地荒漠化
C.③—湿地减少
D.④—水土流失
【小题2】图示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正确的是( )
A.①—禁止过垦、过樵、过牧,退林还草
B.②—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
C.③—封沙育草,涵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
D.④—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改善湿地环境
同类题5
阅读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某地
材料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多年的研究成果 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
植被覆盖率(%)
径流减少率(%)
侵蚀减少率(%)
20
15
55—30—20
40
30
80—50—40
60
60—50—30
95—89—80
80
75—60—50
98—89—80
≥90
70
100—95—90
(1)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问题是
。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2)从材料二表中可得知: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的关系是
。
(3)材料二反映了植被可以( )
A.使地表水下渗减少 B.使侵蚀增加
C.使含沙量减少 D.使径流量大幅度减少
(4)黄土高原的治理可以采取的工程措施有哪些?
(至少3点)。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