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农田覆盖技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条农业增产增收之路,是我国发展节水农业,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丘陵沟壑区山地枣林不同覆盖技术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黄土高原地区枣林实施覆盖技术可以( )
A.延长生长期,提高土壤温度
B.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
C.促进地表水分下渗,保持土壤墒情
D.节约灌溉用水,减轻水土流失
【小题2】与枣林地膜覆盖技术相比,枣林秸秆覆盖技术的主要优势是( )
A.抗风抗旱,地区适应性强
B.成本低廉,经济效益较高
C.病虫害少,增产效果显著
D.抑制杂草,减轻杂草危害
【小题3】该地枣林采用覆盖技术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
A.改变枣林内外裸地间风速风向
B.减少枣林根系虫害和细菌滋生繁殖
C.降低枣林叶面光合作用效率
D.阻碍枣林地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9-08 08:04: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面我国生态问题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生态问题描述可信的是( )
①A区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土壤侵蚀,引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作用
②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B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③A区域的生态问题可能引发石漠化
④B、C两区域生态问题不同,C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不同,其中( )
①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②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③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吸烟除尘、减少酸雨 ④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生态环境脆弱区北多南少 ②生物多样性锐减南方地区相对严重 ③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④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人口活动较活跃的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同类题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B城市为____省的省会_______市。B城市附近等温线的走向为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图A处等温线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为沿左图中AB一线附近地形剖面图,图中虚线表示当地一次特大暴雨量分布状况,据图判断图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
____
米。该线附近易形成特大暴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南方低山丘陵区是我国仅次于黄土高原的第二大水土流失区。请说明其原因。
同类题3
读 “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
A.保持水土
B.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
C.改良土壤
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
【小题2】关于甲、乙、丙、丁四处利用和治理措施,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甲处通常用作耕地
B.乙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
C.丙处应植树造林
D.丁处打坝建库
同类题4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代表的环境问题是( )
A.寒潮
B.酸雨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小题2】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
A.森林覆盖率高
B.经济发达
C.降水充沛
D.纬度位置和地形
【小题3】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加强冬季供暖
同类题5
下图所示为某国西部海岸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倒沙入海的形成( )
A.反映了当地水土流失严重,入海河流泥沙含量大
B.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
C.主要与当地高原广布的地形有关
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小题2】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
A.气候较同纬地区温暖,利于繁殖
B.倒沙入海,营养物质丰富
C.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
D.沿海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