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浪淘沙 北戴河
***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小题1】词中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景?“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倾注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小题2】“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你是怎样理解“挥鞭”一词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28 08:39: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贺新郎
***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注)这首词是***1923年告别杨开慧时所作。
【小题1】这首词作为临别时赠给妻子的诗作,是如何体现儿女之情的缠绵的?
【小题2】作者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同类题2
根据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怎样排列党八股八大罪状的?
条目
角度
内容
总结
第1—5条(具体表现)
思想方面(1—3)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是内容空洞,“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是动机不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是目的不明。
艺术方法(4、5)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是缺少文采,“甲乙丙丁,开中药铺”是形式主义。
第6条
挖根源
“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是“责任心不足”,这是党八股产生的根源之一。
第7、8条
讲危害
“流毒全党,妨害革命”及后果——“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小题2】本文语言生动活泼,主要体现在哪里?
【小题3】本文论证方法多变,形式生动多样。文章运用了哪些方法?有何效果?
同类题3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A.词中前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独立”二字塑造了顶天立地、登高望远的抒情主体的姿态。
B.“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在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广阔高远、生机勃发的秋景图。
C.“万类霜天竞自由”,化实为虚,是对万物在秋天里自强不息、竞自由求生存精神的讴歌。
D.“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发问,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忧虑和对前途的迷茫。
同类题4
初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题2】作者在阐述党八股每条罪状时使用了什么写作思路?
同类题5
阅读《浪淘沙 北戴河》,回答问题。
浪淘沙 北戴河
***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该词作于1954年夏)
1.作者由秦皇岛外壮阔的海景联想到了什么?
2.“挥鞭”这一瞬间动作,显示了人物的性格是什么。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代
毛泽东(1893-1976)
中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