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某国际产业转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项工业最有可能是( )
A.电子工业
B.冶金工业
C.纺织工业
D.食品工业
【小题2】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受该产业转入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京津唐地区
D.东北地区
【小题3】上述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是( )
A.边境贸易
B.工业化
C.旅游业发展
D.矿产开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9-23 04:27: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安徽省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规划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和社会体系,下图为安徽省循环经济发展区域布局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合肥经济圈打造循环经济服务平台最主要的优势是()
A.人才、技术和信息
B.原料和能源充足
C.水陆交通非常便利
D.产业基础很雄厚
【小题2】符合安徽省循环经济举措的是()
A.淮北市推广“林-特产-茶-沼”等循环经济模式
B.黄山市推行清洁燃油或纯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车
C.马鞍山和亳州市大力发展废钢铁资源回收再生工程
D.皖西山区发展洁净燃煤技术煤电化资源综合利用
同类题2
下图示意“工业化与城市化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图中所示的因果关系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
A.新工业建立、人口迁入、对外贸易扩大、经济收入增加
B.人口迁入、对外贸易扩大、经济收入增加、新工业建立
C.对外贸易扩大、经济收入增加、新工业建立、人口迁入
D.经济收入增加、新工业建立、人口迁入、对外贸易扩大
【小题2】图中所示发展模式 ( )
A.广泛分布于我国青藏地区
B.产业全部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
C.可能导致环境承载力提高
D.决定因素是城市需临近国界线
同类题3
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是 ( )
A.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同类题4
2005年农业部公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流转中流转的是土地的经营权,其原有承包关系不变。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下图为“2008-2013年我国土地流转状况变化图”。据此完成问题。
导致我国土地近年来流转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B.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农业科技的进步
同类题5
“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两个重要城市群,阅读“两三角洲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有对外开放、小商品经营、大城市扩散、资源开发等因素,请指出两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两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酸雨危害严重,简述治理酸雨的措施有哪些?
(3)伴随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该地区农业应如何发展?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