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左图自然景观是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无法判断
【小题2】右图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破坏了植被,出现类似荒漠的石漠化景观,石漠化对农业生产会造成
A.水土流失加剧
B.土壤肥力增大
C.粮食产量提高
D.水资源充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09 05:21: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汾河流域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杏花村(B地)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丰富的优质水源,酿造处优质的“杏花村酒”。
(1)该省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什么?
(2)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
(3)说明优质高粱、大麦、豌豆等农作物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4)分析山西杏花村发展酿酒业的有利条件。
同类题2
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皱脸——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就达十六亿吨!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文中“黄土地”所在的地形区
A.有革命圣地延安及特色窑洞景观
B.地处温带草原和荒漠过渡地区
C.受降水影响形成深厚土层和沟壑
D.农业地域类型为传统稻作农业
【小题2】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三门峡是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表1为某年三门峡库区冲淤数据。
表1
时段
7月6日至9日
7月10日至8月2日
8月3日至9日
平均流量(m
3
/s)
5069
1519
3908
平均含沙量(kg /m
3
)
391
52.7
369
泥沙淤积量(╳10
3
t)
0.20
-0.114
0.104
A.受热量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
B.借黄土肥沃优势,发展了大规模机械化农业
C.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导致石漠化现象严重
D.通过植树种草及打坝淤地进行有效水土保持
【小题3】从表1中信息可知
A.降水对河流的径流量、含沙量影响较小
B.河流侵蚀强度与水库泥沙淤积量此消彼长
C.数据为三门峡库区的调水调沙工作提供依据
D.数据于GPS,并通过GIS进行分析处理
同类题3
“……一个在那山上(呦)一个在(呀)沟,(咱们)拉不上(那)话儿(哎呀)招一招(呦)手。”下图是当地“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这首陕北民歌,反映了当地的地形特征是( )
A.山高水深
B.支离破碎
C.一马平川
D.山环水绕
【小题2】图7中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需要更多劳动力
B.②-土地退化
C.③-破坏植被
D.④-开垦荒地
【小题3】下列关于该地水土流失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陡坡处修筑水平梯田
B.科学施肥属于工程措施
C.大力开展煤炭地区的土地复垦工作
D.压缩所有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同类题4
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A. 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
B. 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
C. 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
D. 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
【小题2】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同类题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位于河口,由于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了典型的________地貌。
(2)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的煤层集中分布在________(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层中;如果乙、丙两处为地下采煤区,容易发生坍塌、透水事故的是________处。
(3)近几年来,丁河段含沙量不断增加,就上游山区而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就下游地区河道而言,可能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