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任务是
A.扩大沼泽地
B.退耕还草
C.减少建设用地
D.植树造林
【小题2】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8-24 12:59: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
【小题2】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①②种草、③种树
C.①种树、②③种草
D.①④种树、②③种草
同类题2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区农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该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如果土地利用不当将引起的主要后果是
、
。
(2)据测算,黄河在B处径流量比C处减少30%左右,原因是什么?
(3)土地荒漠化是制约当地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试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同类题3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农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土地荒漠化 ②土地盐碱化 ③地面下沉 ④环境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小题2】造成该农业区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②植被稀少,土质疏松
③灌溉方式不合理 ④过度开采地下水
⑤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A.①②
B.①③
C.③⑤
D.④⑤
【小题3】当地政府针对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邀请东部地区的专家前来帮助解决,该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的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共同性和持续性原则
同类题4
某中学生态调查小组对我国某地方圆1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并将其生态状况绘成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最可能形成该地这种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 )
A.滥采矿产
B.过度放牧
C.滥伐森林
D.滥垦耕地
【小题2】该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A.云贵高原
B.江南丘陵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小题3】针对图中所反映的生态问题,当地宜采取的对策是( )
A.营造防护林
B.由畜牧变农耕
C.开辟水源、多打井
D.规定一定的载畜量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沿90°E附近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形区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理由。
(2)图中①河峡谷拐弯地带形成世界最深的峡谷,简述该峡谷的形成过程。
(3)乙地形区东南部边缘和中部都有典型的谷地发育,东南部边缘多峡谷,而中部谷地较为宽广。简述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4)图中山脉②是我国西部两大盆地的分界线,山脉北侧的盆地多半固定沙丘,而南侧的盆地多流动沙丘。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