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0年6月17日,第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提出了“加强防沙治沙,造福人民群众”的宣传主题,下列产业链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模式。
读下图,完成问题。
【小题1】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 )
A.防风固沙
B.吸烟滞尘
C.保持水土
D.净化空气
【小题2】该造纸产业链条( )
A.使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
B.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C.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D.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小题3】我国农牧界线向北推移,加剧了该地区荒漠化,原因是( )
①该地区气候干旱具有沙漠化的潜在威胁
②用水量增多致使降水减少
③农作物固沙不及草原植物
④破坏植被而又缺少防护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17 11:12: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胡杨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广泛分布于中国西部的温带、暖温带沙漠地区。图示为我国西北某地大面积枯死的胡杨林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图示区域景观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过度垦荒
B.过度放牧
C.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
D.流域内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小题2】为挽救大漠中的胡杨林,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建设草方格沙障治沙
B.对流域内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分配
C.禁止流域内农业开发
D.通过移民减少西北地区的人口数量
同类题2
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50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
B.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
C.字母A处的荒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D.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
【小题2】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B.降雨量小,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
D.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塔里木盆地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击而成的冲积扇,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古丝绸之路南路经过其南部,但丝绸南道及其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
材料2塔里木盆地局部地区图。
(1)根据图中古代与当代城镇位置的变化等因素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是自________向______,影响该地区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这与当地______的气候特征密切相关。
(2)读下图,请将备选项的字母填入结构图中你认为正确的空格内,并完成相关问题。
A.绿洲遭受风蚀
B.河流下游水量减少
C.次生盐渍化
由此可知,防治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读我国荒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地土地沙化的人为原因。
(2)②地出现荒漠景观的自然原因。
(3)图中①、②两地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
同类题5
吐鲁番利用得天独厚的环境建立了汽车试验场,每年吸引1000多辆新研发出来的汽车送到这里进行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试验。新车型一般要在这里待上1~3年,最佳测试期为每年6~8月,为当地带来上亿元经济收入。在此之前,此类汽车测试要到美国西部高原的亚利桑那州汽车测试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汽车在吐鲁番试验场测试的项目最可能是
A.门窗密封试验
B.轮胎耐磨试验
C.高温暴晒试验
D.沙地爬坡试验
【小题2】我国汽车厂放弃亚利桑那,选择吐鲁番试验场,主要考虑
A.测试成本
B.技术水平
C.运输距离
D.测试时间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