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读洞庭湖区面积和容积变化情况表,回答问题。
年份
1949
1954
1958
1971
1977
1984
1995
1997
湖区面积(km
2
)
4350
3915
3141
2820
2740
2691
2625
2145
容积(亿m
3
)
293
268
228
188
178
174
167
150
【小题1】引起洞庭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泥沙淤积 ②气候变暖 ③南水北调 ④围湖造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带来的可能后果是
A.水体富营养化
B.湖区气温日变化减少
C.洪水调蓄能力减弱
D.湖区水循环速度减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08-26 04:39: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若尔盖草原地处黄河上游的大拐弯处,它是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一个相对断陷下沉的低凹地,四周群山环抱。若尔盖草原年平均气温为0~2 ℃,年降水量为600~700毫米。若尔盖草原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分布区。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又称草炭或泥煤,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受近代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沼泽已趋于自然疏干。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若尔盖沼泽萎缩,土地板结硬化,风沙蔓延。下图为若尔盖沼泽地分布图。
(1)分析若尔盖草原形成大面积沼泽的原因。
(2)推测若尔盖沼泽已趋于自然疏干的原因。
(3)指出若尔盖沼泽风沙蔓延的治理措施。
(4)关于泥炭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以下两种观点,请选择一种你支持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观点一:泥炭是湿地的一部分,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应禁止开发。
观点二:泥炭是一种自然资源,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可以开发。
同类题2
俄罗斯湿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下列关于其湿地广布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
B.有永久冻土层为隔水层,不利地表水的下渗
C.夏秋季节发生凌汛使河水泛滥,溢出河道成淤水
D.濒临北冰洋,极地东北风带来较丰富的水汽
同类题3
从2013年9月25日起,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13年“美丽中国·湿地行”大型公益活动“魅力湿地”评选活动,对全国各地的“魅力湿地”进行公示评选,最终评选出十大“魅力湿地”。我市扎龙湿地被列为候选名单。保护湿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湿地的功能主要是
①提供水资源 ②调节气候 ③防风固沙 ④调蓄洪水 ⑤美化环境⑥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小题2】关于造成甲、乙两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D.围湖造田造成乙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同类题4
读我国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山脉东西两侧环境差异巨大,其表现正确的是
A.东侧为农耕区,西侧为畜牧区
B.东侧为畜牧区,西侧为农耕区
C.东侧为非季风区,西侧为季风区
D.东侧为草原区,西侧为森林区
【小题2】图中沼泽集中分布区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3】若图示区域内的沼泽被大面积排干,改为旱作农田,则会直接影响当地的
A.气候、水文、社会环境
B.气候、水文、生物环境
C.地形、水文、天文环境
D.地形、土壤、生物环境
同类题5
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我国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且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下降。1980年以来,甲湖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频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湖西部蓝藻多于东部,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湖泊西部水量大
B.湖泊西部河流和城市多
C.湖泊西部水温高
D.湖泊东部有出水口,水体更新快
【小题2】在农业社会时期,甲湖蓝藻易发生在( )
A.丰水年份夏季
B.枯水年份冬季
C.丰水年份冬季
D.枯水年份夏季
【小题3】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
C.水质恶化
D.湖口水闸建设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