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读洞庭湖区面积和容积变化情况表,回答问题。
年份
1949
1954
1958
1971
1977
1984
1995
1997
湖区面积(km
2
)
4350
3915
3141
2820
2740
2691
2625
2145
容积(亿m
3
)
293
268
228
188
178
174
167
150
【小题1】引起洞庭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泥沙淤积 ②气候变暖 ③南水北调 ④围湖造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带来的可能后果是
A.水体富营养化
B.湖区气温日变化减少
C.洪水调蓄能力减弱
D.湖区水循环速度减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08-26 04:39: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关于湿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B.湿地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有水或经常有水
C.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湿地类型多样
D.我国的湿地仅分布在沿海和平原地区
同类题2
2017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设立雄安新区。新区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其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下图为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新区将建成绿色宜居、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新城。白洋淀是华北最大的湖泊,近20年来它没有稳定的水源,仅靠水库补水,成为了内流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雄安新区的建设将带来的影响是
A.促进央企的加工环节向其转移
B.我国西部劳动力大量向其迁移
C.优化京津冀地区城市分工体系
D.降低北京城市服务功能和等级
【小题2】建立雄安新区,应当
A.加快优质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建设
B.吸收社会资金,着重发展房地产业
C.依托白洋淀等景观,重点发展旅游业
D.改善交通,建设以就业为主的新城
【小题3】关于白洋淀的表述正确的是
A.白洋淀正发挥着“华北之肾”的作用
B.白洋淀对雄安新区的气候有调节作用
C.缺水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年际变率大
D.周边机井灌溉农田有利于稳定入淀水量
同类题3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在同样的水位线,1954年容积为314亿立方米,1998年容积为170亿立方米。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洞庭湖对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A. 减少长江中游枯水期径流量 B. 削减长江下游汛期洪峰流量
C. 增大长江上游洪水期径流量 D. 调节湖区周围局地小气候
【小题2】引起洞庭湖蓄水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入湖泥沙增多 B. 引水灌溉 C. 上游修建水库 D. 围湖造田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湖面积比20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A.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B.对河流调节的能力减弱
C.城市数量减少,经济发展减慢
D.导致湖泊周围地区气温日较差变小
【小题2】乙湖泊周边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近年来环境问题突出,治理乙湖的措施是
①大面积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
②增加湖泊网箱养殖面积
③引水入湖,增大湖水的循环和流动
④发展低耗能、低耗资源、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⑤建设污水处理厂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同类题5
下列关于沼泽地开发的正确做法是
A.大规模开垦为商品粮基地
B.提高地下水位改良沼泽地
C.沼泽地含水多,肥力低,不宜开发
D.开垦沼泽地与保护沼泽地应同步进行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