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川气东送主干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了我国地势两级阶梯,一大高原和一大平原
B.沿途各地冬暖夏凉,人居环境好,人口稠密
C.沿途自然带分布体现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D.沿线分布有我国水稻、油菜、棉花优势产区
【小题2】川气东送工程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建设的意义不包括:
A.缓解华中、华东能源紧张状况
B.彻底改变我国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D.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
【小题3】影响图中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类型
B.地形
C.城市布局
D.河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2-12 07:40: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能源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且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为实现区域发展与能源资源的供给平衡,就必须进行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陆上天然气集中分布在( )
A.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B.内蒙古、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C.新疆、青海、川渝、吉林
D.山东、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小题2】下列地区中,能源资源最为短缺的是( )
A.华北地区、东北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华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D.华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小题3】下列有关“西气东输”工程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B.缓解了新疆能源紧张问题
C.可把上海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D.加剧了上海的大气污染
同类题2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 ( )。
A.宁、陕、晋、川、鲁
B.甘、宁、陕、晋、豫
C.青、甘、宁、内蒙古、豫
D.新、青、陕、晋、豫
【小题2】图示区域内全国性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 ( )。
①西气东输 ②北煤南运 ③南水北调 ④西电东送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小题3】下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有利于改善输入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工程是( )。
①西气东输 ②北煤南运 ③南水北调 ④西电东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3
下图箭头表示资源调配工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③和⑤所表示的资源调配共有的输送方式是
A. 管道运输
B. 高压输电
C. 水陆联运
D. 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小题2】①、②、③、⑤调配的资源共性是
A. 都是可再生资源
B. 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C. 都是一次能源
D. 都是能源资源
【小题3】关于④的资源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因该资源在该地区是全国最少而调入
B. 能使调入区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C. 可缓解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
D. 能缓解我国该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
同类题4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如图)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小题2】该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A.加快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D.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
同类题5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缅甸段第一标B段主线路工程于2011年8月1日打火开焊,并在缅甸曼德勒市举行了正式开工仪式。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管道建设史上建设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材料二 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的敏感地带之一,该海域海盗活动比较猖獗。
材料三 下图为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示意图。
(1)简析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难度大的原因。
(2)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对缅甸的发展有何影响?
(3)我国已规划布局了西北(中亚)、东北(俄罗斯)和海上三大油气战略通道,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何在?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