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区域有我国某重要的农作物产区,该产区发展该种农作物的有利条件是
①夏季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②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③本地消费市场广阔 ④有较充足的灌溉水源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小题2】图中乙处大面积分布有荒漠,其主要形成原因可能是
A.过度放牧与黄河多年断流
B.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的建设
C.修建梯田与不合理的灌溉
D.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大幅度减少
【小题3】图中丙处要治理荒漠化,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A.禁止开垦、放牧等经济活动
B.实施环境移民
C.合理分配内流河上、下游的水资源
D.引黄河水大力植树造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08 06:16: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不同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地区中水资源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新疆绿洲地区——发展高耗水工业
B.内蒙古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
C.干旱的内陆地区——减少水井数量
D.半干旱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小题2】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
A.在绿洲前沿地带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B.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封沙育草
C.在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D.在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
同类题2
我国的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在进行国土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环境问题。读我国局部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三个地区国土整治的主要问题是
A.甲——防治荒漠化;乙——防治土壤盐碱化;丙——防治水土流失
B.甲——治理沙尘暴;乙——保护沿海红树林;丙——治理“红色沙漠”
C.甲——预防低温冻害;乙——治理水土流失;丙——防治暴雨洪涝
D.甲——治理水土流失;乙——防治土壤盐碱化;丙——改良酸性土壤
【小题2】乙地区主要生态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中也必须加以重视。解决此类问题,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A.将洼地改为丘陵,便于流水排泄
B.大规模降低土温,减少增发
C.增加需水量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
D.增加农业机械投入,兴修水利工程
同类题3
西藏是我国沙化土地扩展的三大省区之一,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等河流谷地、湖盆地与山前冲洪积平原。据 2011 年《第四次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西藏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 43.27 万 km2,比 2004 年第三次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减少了 789km2,遏制住了荒漠化面积增长的势头。读“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地理要素统计图”,完成下题。
2011年已遏制住了西藏荒漠化扩展的势头,主要采取的治理措施可能有
①保护天然植被
②合理安排工农业生产规模
③在荒漠化区域栽培速生阔叶林
④将下游居民迁到河流上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4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将于2017年9月6日至1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召开,读下图完成下题。
①②地区近年来土地沙化严重,关于其荒漠化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干旱的绿洲边缘区,沙丘活化导致的荒漠化
B.②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农耕区与牧区过渡带, 过度农垦出现的荒漠化
C.①点、线状分布 工矿、居民点和道路沿线建设导致的荒漠化
D.②点、线状分布 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的固定沙丘活化
同类题5
艾尔斯岩石是世界最大的独块石头,凸起在荒漠之中。岩石顶部圆滑光亮,四周有一些自上而下的沟槽和浅坑,每当暴雨倾盆,飞瀑倾泻,蔚为壮观。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艾尔斯巨石附近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土壤污染
【小题2】根据所学知识和当地环境,推测艾尔斯巨石表面沟槽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
A.流水侵蚀
B.风化侵蚀
C.碰撞挤压
D.人为破坏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