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示意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①
【小题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
A.地表起伏增大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土壤质地变差
D.植被条件变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3-25 12:22: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见成效,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目标基本达成,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近年来该区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
B.矿产开采规模扩大
C.林草种植面积扩大
D.风沙危害严重
【小题2】当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黄河中游大雨后的流量曲线将会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图a虚线框内)是我国目前最密集,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好的干流峡谷型蛇曲(图b)。
材料二 图b中碾畔村和清水关村都曾经是黄河岸边的码头,比较兴盛。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清水关村已经荒废,碾畔村由曾经的400多人到现在仅30多人,而伏义村人口不仅没有减少,而且有所增长。
(1)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是
作用下形成的,目前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从水循环的角度,黄河属于水循环的
环节。
(2)伏义村处于河流的
(凹或凸)岸,以流水
作用为主,可利用的耕地较
,一直以来以发展
业为主。
(3)简要分析清水关村和碾畔村兴盛和衰落的原因。
同类题3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山西省西北部是生态环境脆弱且破坏严重的地区,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水土保持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山西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测定:在黄土坡地上人工造林后多年平均减少径流30.8%、减少泥沙88.8%,一亩林地比无林地能多蓄水20立方米。
不同植被类型对水、肥的需求由大到小依次是:乔木、灌木、草类,裸地上草类着生能促进土壤进一步发育。年降水量400毫米是乔木和灌木草类的自然分界。
刺槐是一种耐旱的落叶乔木,它在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适应性顺序依次为:梁峁阴坡>阴沟坡(阴坡下部)>峁顶>梁峁阳坡>阳沟坡(阳坡下部)。下图示意黄土高原位置及景观。
根据资料,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为晋西北地区设计增加植被覆盖率的方案。
同类题4
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 图中A至B段) 河床不断抬高,形成类似下游的“ 地上河”,河道摆动频繁,读河套平原及周边地区图,读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河段水文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明显的夏汛
B.越往下游径流量越小
C.有凌汛现象
D.水能丰富
【小题2】河套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断裂抬升、风力侵蚀
B.断裂下陷、风力堆积
C.断裂抬升、流水侵蚀
D.断裂下陷、流水堆积
【小题3】造成河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原因有
①地下水位高 ②降水强度大 ③降水少
④地势平坦 ⑤植被丰富 ⑥蒸发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⑤⑥
同类题5
北洛河为渭河的一级支流、黄河的二级支流,是一条经常发生高含沙洪水的河流。流域内人类活动区域差异大,水土流失严重。下图示意北洛河流域及不同时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度。
(1)黄土丘陵沟壑区是北洛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请说明其原因。
(2)简析北洛河流域林地在1998~2010年快速增长的原因。
(3)简述图示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北洛河水文的影响。
(4)据监测,北洛河上游的输沙量呈下降态势,除人工植被变化外,推测其他人为措施的影响。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