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兵车行
唐 栋
六月的喀喇昆仑山依然贼冷。风裹起细碎的沙砾,拍打得车体啪啪作响。
“同志,请开快一点。”
司机慢慢地扭头看了我一眼:“这车,不能开快。”
“真见鬼啦!”
“你!”司机的脸冷峻得像块冰岩,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你不知道,这车……只能跑这么快。”
“耽误了病员怎么办?”
司机神情坚毅沉稳,催促是没用了。我把头往后一靠,想象着病中的上官星。
不知这次领导怎的开了恩,竟派车专程送我。一辆军车静静地等候在卫生队院子里,车厢用帆篷严严实实地罩着,夜色下犹如一块巨大的岩石。
这不是上官星的卡车吗?
车子颠了,司机竟如临大难,绕车察看了一圈,发现一切完好无损才不安地驾起车缓缓前进。
“自己班长的病一点也不急,车上的东西倒这么经心!”我嘀咕着,心想,这车要是上官星开,早就飞起来了……
那是我第一次接到去5700哨卡处理病员的命令,司机就是上官星。车子呼地窜了出去,罗盘上的指针一下就指到了八十。
“开这么快干什么!”
“不是去救护战友吗?哪能慢慢腾腾!”
一团旋风旋起高高的尖柱,在山谷间游动。我感到头有点疼痛。
“不大好受吧?这儿是死人沟,海拔四千米以上。”
“你少唬人!谁不知道前面是个兵站。”
他哈哈大笑起来,“那不是灯火,是鬼火,一代代的商队和朝圣者留下的,我们哨卡就守卫在这条丝绸之路上,多有意思!”
车灯下,路两旁尽是片片白骨。我胸口直跳,只想快点走出这死人沟……
司机突然停车,看看路线,才慢慢开过河。磨磨蹭蹭,上官星的病……我想起过河的情形。
他会不会是自那以后病倒的呢?
那天水势真吓人!只记得上官星挠着脑袋思索片刻,一咬牙:要闯了。
他像尊铁塔稳操着车艰难推进。突然,车熄火了;顷刻,冰块撞击着车体,水从门缝直往驾驶室灌!
忽地,我闻到股浓浓的酒味——上官星举着酒瓶咕嘟咕嘟地猛喝!
这深的水,冷的冰,怎么可以……
他光身站在齐腰深的水中,用手摇柄狠劲地摇着发动机,摇柄猛击着水面,整个车都在晃动。
我仿佛觉得站在水中的不是他,而是我自己;那冰冷的水似无数把锥子,直往骨头缝里钻……
车发动了!他磕碰着牙踏进驾驶室,我只管为他擦身上的冰水,忽然,他咳嗽了,先是一声两声,很快成了一串……
车子开始登山了。曲曲弯弯的盘山公路紧贴着悬崖,一头钻进了天,难怪叫它天神达坂。恼人的司机走一阵就停下来检查,稍微有点灌风的地方都要严密堵好。我连催他的气力都没了。“顶住,这次一定要闯过达坂,上官星在等……”
那天天气可不像今天这么平静。刚挨上达坂,挡风玻璃上顷刻就落满一层雪。上官星打开车门,将身子探到外面辨路,不一会儿就成了个雪人,脸色发紫,眼睛又红又肿。
正行间,不料车子被一溜暗冰滑了一下,半个后轮已经掉到了路外,那雾腾腾的深谷像只张大了嘴巴的饿狼!
“冰雪太厚,车挖不出来了。趁天还早,我步行去哨卡上搬兵。”
“我跟你一起走!”
“开玩笑,雪这么深,海拔又高,你怎么行?这是打火机,冷了就点燃汽油。祝你……保重了。”
“你也保重!”泪水情不自禁地打湿了我的睫毛。
他对我留下意味深长的一瞥。雪地上一串深深的脚印,仿佛是一条永远不断的线,牵动着我的心……
像谁把一盆鲜血泼给了夕阳,天际间一片艳红;满山满谷的冰雪静静地注视着天空。风照旧在刮,雪地上卷起层层白浪。绕过一段之字形的山路,整个哨卡豁地展现在眼前。几十名战士,分列两行,肃立在大门旁……
仿佛无数朵白花在眼前旋转起来。战士们从车上抬下一副盖着白布的担架,担架上躺着的就是上官星!
原来他就跟我在一辆车上……
我扑过去,呆呆地注视着他坚毅安祥的神情,感到整个世界都凝固了……
连长告诉我,上官星留下话:把他送回“家”,埋在积雪的山岗;希望秦月能到哨卡为他送行,因为在所有熟识的战友中,只有我是唯一的女性。
“秦月同志。”连长拿来一封信,信里是一首诗:
我是星星,你是月亮,我们同在永恒的天上;美丽的夜晚,我们闪耀着理想!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这篇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不是灯火,是鬼火,一代代的商队和朝圣者留下的,我们哨卡就守卫在这条丝绸之路上,多有意思”,让人恐怖的“鬼火”在上官星的口中却不可怕,这表现出上官星守卫边疆的自豪感和面对恶劣自然环境时的乐观精神。 |
B.一辆军车,两个司机,开车的速度却截然不同,慢得让人心焦的车子到了上官星的手中,却“飞起来”“窜了出去”,“飞”和“窜”这两个动词非常形象,表现出上官星性格的急躁。 |
C.“像谁把一盆鲜血泼给了夕阳,天际间一片艳红;满山满谷的冰雪静静地注视着天空”,这一环境描写营造了庄严肃穆的氛围,为下文揭秘蓄势。 |
D.小说把现实和回忆的两次“兵车行”穿插交织,镜头反复转换,展现了英雄上官星为了救助战友而奋不顾身的精神和这种精神的感人力量。 |
【小题2】小说中设置“我”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题3】上官星已经牺牲并躺在车厢中这一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为上文已经做出多处暗示,请找出这些暗示并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