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河道挖深,称为“深挖滩”,飞沙堰建设时将堰作低,称为“低作堰”,宝瓶口是将玉垒山用火烧水浇的方式开凿,最终控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下图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在河道拐弯处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外江河堤侵蚀
B.减轻内江河堤侵蚀
C.减少外江泥沙沉积
D.减少内江泥沙沉积
【小题2】“深挖滩”、“低作堰”的主作用是
①深挖滩可以增加枯水期内江水量   
②深挖滩可以增加洪水期内江水量
③低作堰可以控制枯水期进入宝瓶口的水量
④低作堰可以在洪水期将多余洪水排入外江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小题3】与开凿玉垒山所用方法的机理,最相似的是
A.溶洞的流水溶蚀B.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C.峡谷的流水侵蚀D.刀耕火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21 04:42: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