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D.流经黄土高原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31 11:04: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中国某区域图概况(图甲);
材料2:根据遥感照片测算的1986~1996年期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图乙)。
(1)图中大运河与800 mm等降水量线交点的东西两侧降水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2)1990年后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总体的增减变化有什么特点?导致这一地理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有哪些?。(5分)
(3)河口地区一般都有大城市,如上海、广州,但黄河河口为什么没有大城市?(8分)
同类题2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分解者
B.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表层土壤被大量带走
同类题3
中国邮政发行“民族大团结”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各民族身着民族传统服饰,既反映了各民族的传统风俗,也反映了民族聚居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读图完成下列题。
【小题1】关于三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表破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B.②—地势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多雪山冰川
C.③—地表崎岖,岩溶地貌发育典型
D.①②③均位于高原,气候以高原高山气候为主
【小题2】图③民族主要聚居区的国土整治重点是( )
A.土地盐碱化
B.森林破坏
C.土地荒漠化
D.水土流失
【小题3】解决图③民族聚居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加大科技投入,建设商品粮基地
C.加大力度开发和利用区域内的后备耕地资源
D.进行有效的退耕还草还林工作
同类题4
下图为“坡地径流示意图”,其中θ
1
表示地表径流,θ
2
为地下顺坡径流,θ
3
为下渗径流。不同岩性的坡地,三种径流比例差异较大。我国贵州某地区坡地径流中θ
3
占径流比重最大。读图,完成下题。
降水强度和时间相同时( )
A.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θ
1
越大
B.坡度越缓,θ
1
越大
C.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θ
2
和θ
3
越大
D.坡度越陡,θ
2
+θ
3
越大
同类题5
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与下列治理措施相适应的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A.打坝建库----a
B.种草放牧---b
C.平整土地---c
D.修筑梯田---d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