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④在低洼处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31 08:45: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西辽河流域图
材料二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示意图。
(1)简述西辽河的水文特征。
(2)读材料一,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大兴安岭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6分)
(3)推测西辽河流域农牧交错带的空间变化特征,并简述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同类题2
下图为黄河流域黄土分布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的过程中,该区域地理要素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A.降水变化率减小
B.土壤肥力增加
C.流域含沙量增加
D.风力堆积明显
【小题2】利用GIS将黄河流域各地理要素进行图层叠加,可确定黄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其中,GIS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获取相关地理空间信息
B.实时定位地理事物
C.实时监测河流水位流量
D.分析处理空间数据
同类题3
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环境问题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
(1)分析M地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2)说明N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建设的主要作用。
同类题4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之一,小流域是指面积小于
平方千米的流域。
A.10
B.50
C.100
D.500
【小题2】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海水侵蚀
同类题5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分解者
B.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表层土壤被大量带走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