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表为我国北方某地区相关资料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
年降水量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平均亩产
粮食总产量
1965
19%
333km2
520mm
38℃
10%
205kg
1.025亿kg
1975
10%
478km2
450mm
42℃
35%
135kg
0.975亿kg
 
【小题1】该地区在10年内耕地面积增加的比重是
A.30.3%B.43.5%C.69.7%D.56.5%
【小题2】该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A.风沙危害严重B.水土流失加剧C.气候发生异常D.光照条件变差
【小题3】针对该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退耕还林B.禁止开采地下水C.退耕还湖D.修建水库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06 12:10: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有“表里山河”的雅称,即里里外外都是大山大河,地形险要而复杂。全省山区、丘陵地形占据绝对比重。境内河流众多,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幅散,汇入黄河与海河,沟壑纵横,水系发育。山西省下辖11个地市,省会太原地处汾河谷地,人口442万,为全省的中心城市。图1为山西省略图。


材料二:山西煤炭资源遍及全省,形成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并高度依赖煤炭的工业结构。现今山西政府大力发展制造业,2019年上半年山西非煤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超过煤炭工业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山西省在煤焦冶电四大传统支柱产业持续实行“减、优、绿”的策略:坚定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发展先进技术、走绿色低碳清洁高效之路。全省力争三年内,实现工业内部制造业与煤炭业比重的“历史性反转”。


(1)清朝中期山西人口规模快速增加,导致大量农民被迫外迁,向西北进入蒙古草原,即“走西口”事件。“走西口”的历史背景中存在着山西生态环境的变迁,请将图2右侧合适的语句序号填入图2的方框中。a ;b ;c ;d
(2)简析山西“表里山河”的地形对城市聚落分布的影响。
(3)图中虚线表示我国的 工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说明该工程可能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山西省工业结构中“历史性反转”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