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经济地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划分西、中、东和东北四个经济地带的主要依据是
A.经济发展速度
B.经济结构
C.经济发展水平
D.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
【小题2】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一致的是
A.广西、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带
B.宁夏、陕西、黑龙江——西部经济带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小题3】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远近的差异④开放程度的差异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1 07:42: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武汉市积极触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建设亚欧经济廊道,2012年开通了“汉新欧”国际铁路货运通道。
材料二 下图为“‘汉新欧’铁路货运通道示意图”。
材料三 杜伊斯堡位于鲁尔河与莱茵河交汇处,是鲁尔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其工业部门主要有医疗技术与医疗器械、新材料、新化工、机械工程及IT 业等。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其工业部门主要有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钢铁、化工及纺织等。
(1)甲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从甲地到乙地自然带的变化
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以
为基础。(3分)
(2)该铁路货运通道开通的地理意义主要有?
(3)杜伊斯堡经过产並转型升级,已从传统的工业城市发展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物流运输 中心和重要的现代工业城市。杜伊斯堡成功转型的经验对武汉经济发展的启示有?
同类题2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陆地上风能储量约2.53亿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7.5亿kW,共计约10亿kW。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
【小题2】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同类题3
贵州有“南方煤海”之称,但长久以来贵州酸雨问题严重,有“十雨九酸”之说。全省80%以上的城市出现酸雨,有的城市酸雨频率高达9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贵州省酸雨危害一直比内蒙古、山西等煤炭消费大省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贵州纬度低,热量条件好
B.贵州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
C.贵州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D.贵州地区降雨多、多盆地、空气流动性差
【小题2】贵州整治酸雨危害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发展生态农业
B.关停高污染企业
C.发展洁净煤技术
D.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安哥拉全境大部分都是高原,尤其是中部地区海拔更高,年均温在22℃左右,素有“春天国度”的美誉。
材料二:右图为左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特征图
(1)分析安哥拉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
(2)比较①②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3)分析图中本格拉附近海区成为非洲著名渔场的原因。
同类题5
根据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两地比较,其共同点表现为( )
A.纬度较高,年温差大,年降水量稀少
B.地势低平,河流航运价值都比较高
C.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在世界人口分布中都属较稠密地区
【小题2】甲乙两地均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生产区。有关两地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常年盛行西风,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小
B.乙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光热条件好
C.甲地深居内陆,光热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D.乙地深受海洋影响,冬不冷夏不热,降水量大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我国的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