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根据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两地比较,其共同点表现为( )
A.纬度较高,年温差大,年降水量稀少
B.地势低平,河流航运价值都比较高
C.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在世界人口分布中都属较稠密地区
【小题2】甲乙两地均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生产区。有关两地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常年盛行西风,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小
B.乙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光热条件好
C.甲地深居内陆,光热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D.乙地深受海洋影响,冬不冷夏不热,降水量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2-13 08:50: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两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左图所示的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2)丙湖南部盐度夏季高于冬季,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从左图到右图同纬度区域沿途主要自然景观有何变化?
(4)分别说出左图、右图两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13年三大产业结构图。
(1)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区。从南宁出发,坐火车到北京,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呈现的地带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是
。
(2)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区域发展阶段处于
阶段,从空间结构来看,其区域内部发展差异较
(填“大”或“小”),区域的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3)甲与乙的冬季温差大,主要是因为
位置差异大,丙处光照强的主要因素是
。
(4)丙处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5)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中的
地区,分析其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同类题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的半岛。M山脉形成于1亿多年前,织赏整个甲半岛,由于长期(直至180万年前)受冰川侵蚀,发有有大量陡悄山峰,且西北倒浯海地区形成峡湾(两侧平直、崖壁陡峭、谷底宽闲、深度很大的海湾)地貌。
(1)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甲半岛西海岸冬季多雾的自然原因。
(3)分析M山脉东南坡森林種盖率高于西北坡的主要自然原因。
(4)从气候和地形角度说明甲半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同类题4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第下列问题。
【小题1】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小题2】对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里海沿岸出现热带沙漠
B.伏尔加河水流缓慢,封冻时间长
C.区域内能源矿藏丰富,重化工业发达
D.区域内地势平坦,城市众多,经济发展水平高
同类题5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地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小题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小题3】乙所在的省份
A.是我国主要的柑橘、香蕉生产基地
B.是我国主要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C.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
D.有京九铁路纵贯南北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