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城市中祖辈参与家庭教养的总体比例很高,但纯粹隔代教养的比例并不高。从儿童出生到小学阶段,六至七成左右的家庭采取了父辈和祖辈联合教养的模式。在各种家庭教养活动中,祖辈在对儿童生活照料方面参与率很高,而在对儿童行为规范、心灵关怀和陪伴方面仅有中等程度的参与率。祖辈获取信息渠道相对封闭,以家庭内部的经验积累和传递为主,对于获取新知的主动性也相对较弱。在参与教养的祖辈当中,超过半数认为参与儿童教养对祖辈自身而言利大于弊;有45的城市儿童父母认为祖辈参与家庭教养利大于弊,明确表示弊大于利的父母为15.6

节选自2018年9月20日《中国教育报》《祖辈参与教养的十大发现》

材料二:

选项

回答人数

比例

身体发育

201

85.9

心理健康

94

40.17

性格品质

72

30.77

道德教育

66

28.21

学习智力

122

52.14

自理能力

33

14.1

交往能力

40

17.09

语言能力

22

9.4

意志力

4

1.71

文明礼仪

37

15.81

休闲游戏

11

4.7

本次有效填写人数

234

 

注:数据:51调查网《0-6岁幼儿祖辈教养人调查报告:你最关注孩子哪方面的成长》

材料三

我国历来有“隔代亲”的文化,祖辈教养的比例较之西方国家明显更高。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成为父母后,更注重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在面临自我生存发展与抚养孩子的矛盾冲突时,祖辈自然成为帮助甚至替代教养的重要力量。祖辈富有育儿经验,精力充沛又时间自由,能给新父母提供心理慰藉和疏导引领,让子女解放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祖辈自身也在情感付出中享受到生命延续的满足感,从而拥有更幸福的晚年生活。但受自身所处时代和环境所限,祖辈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往往不能适应当下的育儿需求,在孙辈许多行为面前束手无策。研究表明,祖辈教养方式中的“行为指导”和“责罚与控制”相对较少。而抚养责任和教育责任不清晰,和两代人的观念差异,容易导致家庭分歧,引发家庭矛盾,对孙辈成长造成负面影响。祖辈和父辈要树立家庭教育一盘棋的思想,适当分工,优势互补,祖辈尤其要注意提高教育素养、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选自2018年09月20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材料四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直系家庭(也称为主干家庭,即由两代或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占全部家庭的比重,在2000年之前一直保持在21左右。

2010年直系家庭总数为9240万户,占全部家庭户的比例提高到23。未来一个时期,直系家庭的数量和比重都将出现更为显著的增长。

“离而不分、分而不解”的网络式家庭,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家庭模式。《报告》显示,2010年广州、杭州、郑州、兰州、哈尔滨五城市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调查发现,有超过12的成年人仍与父母同住,20.3的成年人住在父母附近,68.9的人没有离开父母居住的城市。

选自2014年05月15日《城市快报》《“中国式”家庭,你是哪一种?》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孩子从出生到进入小学的过程中,中国城市家庭中祖辈参与儿童养育的比例高达60%—70%,与西方国家相比,这一比例明显更高。
B.祖辈的整体文化水平有限、获得信息渠道相对狭窄,其教育理念往往不适应当前的育儿需要,祖辈应加强学习,提高文化教育素养。
C.祖辈适度参与到儿童养育过程中,对于儿童、父辈、祖辈三方都有好处,因此祖辈和父辈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整体考虑和安排,合理分工。
D.网络式家庭具有一定的弹性,更有利于祖辈和父辈在孩子抚养教育上发挥各自的优势,如果操作得当,有利于儿童成长和家庭和睦。
【小题2】下列对于材料二中数据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祖辈抚养人非常关心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学习智力,但对孩子的性格品质、自理能力等方面的成长关心不够。
B.超过半数的祖辈非常重视儿童的学习智力,但对与其密切相关的语言能力、休闲游戏等关注不够,对“学习”的误解不利于儿童全面发展。
C.对“休闲游戏”不够重视,可能是祖辈的育儿观念落后造成的,这种重生活照料、轻心灵陪伴的方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儿童成长需要。
D.多数祖辈不关注儿童“意志力”的培养,这样做可能导致祖辈在养育过程中对儿童过度溺爱,造成儿童产生任性、依赖性强等问题。
【小题3】造成中国儿童教育中祖辈参与程度高的原因有哪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24 10:03: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读一部小说要比看一幢建筑更为复杂。要了解小说家创作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也许最简单的办法不是读,而是写,亲自去尝试一下把握语词有多么艰险。当你想用语词来重现某一印象深刻的景象时,就会发现它已散乱成了千百个相互矛盾的片断。这些片断,有些需要淡化,有些需要强化,而在写的过程中,你还有可能根本就把握不住情感本身。这样的话,你不妨丢开自己的那些乱糟糟的稿纸,翻开某个伟大小说家的作品来读一读。这时你就更加体会到他们的高超技艺了。在那里,我们不仅会面对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家,而且还生活在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里。譬如,在《鲁滨孙漂流记》里,我们沿着一条平坦的大路行进;事物和事物的次序就是一切。然而,如果说 荒野和历险对笛福来说就是一切的话,那么对简^奥斯汀来说就什么也不是了。在她那 里,只有客厅和人们的闲聊,以及从他们的闲聊中像铣子一样反映出来的个性。而当 我们再转向哈代时,我们又如置身于沼泽地里,头顶上是满天的星光。那里所显示 的,则是人性的另一面,是独处孤寂时最强烈的那阴暗的一面。我们与之打交道的, 与乂说是人,不如说是自然和命运。不过尽管他们的世界各不相同,每个世界自身却是和谐一致的。每个世界的创造者都恪守自己的视角法则,所以不管他们多么使我们 费神,却从来不会像二三流作家那样,常把两种不同的现实引入同一本书’弄得我们 无所迨从。读小说是一门艰难而复杂的艺术,如果你想真正掌握某个小说家给你的一 切,你不仅需要有非常敏锐的感受力,还需要有非常大胆的想象力。
(节选自弗吉尼亚·伍尔夫《怎样读小说》,有删改)
【小题1】作者认为“要了解小说家创作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也许最简便的办法不是读,而是写”,理由是什么?
【小题2】在作者看来,笛福、简•奥斯汀、哈代的小说创作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
【小题3】根据作者的观点,我们应该怎样读小说?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超过400亿件,10年间年均增幅42%。快递业务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服务网络不断延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快递业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对此,国务院公布了《快递暂行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提出了一系列制度性设计。为什么加上“暂行”两字?一是因为快递是新业态,有很多未知,要留有空间;二是对政府部门来讲,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
(摘编自李心萍《收寄快递更快更安全》)
材料二:
《条例》明确指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收寄快件,应当对寄件人身份进行查验,并登记身份信息。寄件人拒绝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实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不得收寄。
在泄露寄件人隐私方面,除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对快件进行检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检查他人快件。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情节严重的最高处10万元罚款。
(摘编自《快递新规正式实施:这几点一定要警惕》)
材料三:
2018年5月1日起,新公布的《快递暂行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如今《条例》施行已有几天,“送货上门”落实情况不一,快递员直投快递柜或者放在门卫处等现象仍然比较常见。
正因为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在末端服务上有很多困扰,国家也鼓励“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要多样化。《条例》明确,鼓励多个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共享末端服务设施,为用户提供便捷、多样化的快递末端服务。
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条例》已经出台,但有关部门还需要制订更加详细的实施细则,通过立法规定包裹送货上门,从而倒逼快递末端服务精细化。此外,快递企业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对快递加盟商以及快递员的沟通与管理,才能真正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摘编自《快递新规5月1日起实施  包裹送货上门仍难全面落实》)
材料四: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政策的逐步出台和相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逐年扩大,我国与俄、蒙之间以资源产品为主的边境地区贸易合作呈现出发展势头好、增长快和潜力大等特点,同时第三方物流需求在未来也将急剧扩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往往需要将所有资源投入到核心的业务以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果和效率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生产经营中分离出来。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尤其是有全球采购和销售需求的制造业企业将其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企业,给跨境物流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经济体系,政府对于国际物流公司进入我国的管制全面开放,国际物流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在争夺跨国公司的跨境物流业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我国的物流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行业尚未引起社会普遍重视,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对于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相对缺乏。

(摘编自《2017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小题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快递业务量10年间迅速增长,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这也使快递业的一些现实的问题凸显出来。
B.寄件人在寄送快递的时候,要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否则,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必须拒绝收寄其快递件。
C.快递是新业态,有很多未知,要留出空间;对政府部门来说,要大力加强监管;这就是《条例》加上“暂行”的原因。
D.要破解快递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除了加强立法外,还需要快递行业的自律,以及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沟通和管理。
【小题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条例》从制度上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保障用户数据信息安全,对严重的违规行为做出了处罚规定。
B.《条例》提出的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共享末端服务设施,可以为快递企业的末端派送减轻一定的压力。
C.《条例》已经正式施行,但是现实中快递业不执行《条例》中“送货上门”的规定的情况较多见,有待整改。
D.现代物流产业受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技术等产业的影响,不受制造业、贸易行业、电子商务产业的影响。
【小题3】从材料四看,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请根据材料,分点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渡头闲想

施蛰存

①乡间的小径把我引到这渡头来了。我该说它是古渡吗?“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似乎以古渡较有诗意,然而恐怕这个渡头未必古;倘若说是野渡呢,“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未尝不妙。无奈这里的渡船上明明有人,船也忙得没有横的工夫,喔,让我想来,还有什么形容渡头的现成字眼呢?虽然花工夫翻几部书,也许会搜索出一些来的,可是一个形容词又值得了几文钱!

②当我走到渡头时,在我前面的三个人都已经下了船。我立在岸上,看着这三个静静地站立在船中的渡客和把着橹的舟子。说不定这时候他们对于我的怀疑比我对于他们的更大,这是从舟子招呼我的语气中可以分明地听懂的:摆渡吗?——在没有回话之前,我先在自己心中照样问了一句,“摆渡吗?”于是我摇摇头。这摇摇头,在那舟子眼里,一定是以为我表示了并无摆渡之意,而实际上呢,我只是一种蒙蒙昧昧的不置可否的举动。

③何以不置可否?那是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这摆渡的意味。我知道在一刻之后,这渡船就会撑到对岸去的,船里的这些渡客也会在对岸上了岸,继续他们的行程。但我呢?我非但不知道对岸是什么地方,就连现在我伫立着的究竟是什么处所也全不熟悉。我将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呢?

④当我沉思的一刹那,已又有四五个乡人从田垄走来,相扶着下船。小小的渡船的两舷,已经贴着水面了。那舟子摇动着橹,发着轻柔的欸乃声,于是这渡船横流而去了。

⑤“容与乎中流”,“春水船如天上坐”,我以为通常的情形下,坐船是一种人生的逸趣,不管坐船的或撑船的是忙人抑是闲人,是快乐人抑是忧愁人,当他在这飘浮之际,我想他一定能有至少十分钟来欣赏这乘船的滋味的。可是我觉得这乘船的趣味却不足以描绘那些摆渡的客人们。

⑥你试回头一看那渡船上的情形怎样?渡船的行程是不自然的,它的橹自如一把截断江流的利剪。然而它又并不爽快地剪,它还得防备着拦腰而来的船头,因此只好曲曲折折地剪过去。那些渡客们既无风景可看,又无并行的船舶可以引为伴侣,而且更无那样闲逸的兴致。只因他们在下船的时候,心中就想到了上岸。他们乘船的观念,是无异于在岸上匆急地步行的——不,恐怕还更为严肃一些,你看他们各自静悄悄地鹄立着,即使是相识的同行者,也不再像在岸上步行时那样地谈笑自若了。

⑦至于那舟子呢?他的命运也不同于普通的舟子。他没有浮家泛宅的乐趣,却又必须每天生活于水上。他终日沉默地摇着橹,从此岸到彼岸地转运着一些匆急的旅人。“逝者如斯夫!”而他却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真是单调的生涯啊!

⑧我想,做渡船上的舟子的,必须是个头脑简单的人,或是乐天安命的人。我想起以前所见到过的许多摇渡船的,他们好像都是一个类型的人物。也许他们并不觉得生涯之单调,他们并不嫌厌他们的职业。看他们漠不经心地等候着渡客,又漠不经心地摇着船到对岸去,又漠不经心地从船板底下取出一瓶酒来仰头饮着——是的,他们大多是喝酒的,这种对于生活的恬淡态度,真使如我这样为衣食而奔走的人觉得不可理解了。倘若他不是一个简单的白痴,就一定是一个善于处世的哲人;然而这两种人在外表上是本来没有什么差异的。

⑨现在,他已经从对岸渡了一船的客人回来了——回来?喔,我不知道这在他可算得是回来否?一左一右的欹侧着,这笨拙的渡船已经在渐渐地迫近了。我分明看见,那舟子老是望着我。我知道他不能了解我,也许更甚于我不能了解他。明明走到了渡口,却决无渡江之意,既然如此,那么独自匆急地踱到渡头来做什么呢?至于既非觅渡,又不回步,这样痴呆地立在岸上,又是什么用意呢?我想这喝饱了老酒的舟子恐怕未必会感觉到我因为正踟蹰于生命的江流的渡头,而不禁有单调之感吧。

⑩客人们一个个地上岸了。他们各人付给了渡资——并不交与舟子的手掌中,他们都很熟悉地把铜元放在船板上,兴奋地一跃上岸,继续各人的行程了。这使我偶然想起德国诗人乌兰的《渡头咏》的末一节来:

哦,船夫,拿去吧,

我出三倍的摆渡钱。

因为除了岸边的我,

还有你所看不见的

一双魂灵在我身边。

喔!这样说来,或许每个人都负载着灵魂行路,做人的责任也太重得可怕了,四野苍茫,我真凛然于这出三倍渡船钱的客人身旁看不见的一双魂灵了。

注释:乌兰,一般翻译为乌兰德,德国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许多诗歌及民谣有民间传说的风格。本诗描绘了一个人带着自己(以及友人)的灵魂摆渡的情形。

【小题1】从全文看,第③段中“摆渡的意味”指的是     
【小题2】第⑤段写了通常情况下泛舟的“逸趣”,简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3】在第⑦段与第⑨段末尾,作者都用了“单调”一词,但含义不同。
第⑦段的“单调”的含义是:
第⑨段的“单调”的含义是:
【小题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从不知如何形容眼前的渡口入笔,开篇诙谐幽默又引人入胜。
B.第④段欸乃的桨声,既写眼前景况,又起到引出作者思绪的作用。
C.文章第②段与第⑨段相互照应,表达出作者恨无知音的沮丧之情。
D.第⑩小节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渡船上客人们的淳朴与诚信。
E.文章由渡口所见引发感慨,展现了一个文人苦闷迷茫的精神世界。
F.文章引用古诗文名句,既增强了文章的趣味,又丰富了文章内涵。
【小题6】文章结尾引用了德国诗人乌兰的《渡头咏》,这样的结尾耐人寻味,请作赏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挺拔之姿
朱以撒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光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庾子山在《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在这里挥麈清谈、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气神都聚于此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今人内怀奔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力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三段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文意生动,兼之长句断句错杂,富于变化,体现了散文之美。
B.“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这句话是说,每一个懂竹的人都会获得内在支撑,成为有风骨的人。
C.随着年龄的增长、境遇的改变,同样的竹子,“我”却“读”出了不同的内涵。
D.文章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综合运用了记叙、说理、抒情等表达方式,谈古论今,托物言志,旨在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
【小题2】题目为“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
【小题3】(1)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
(2)你最欣赏其中哪种精神气质?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80字左右)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金融血液”让“一带一路”焕发生机
“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走过了 4 个年头,得到了沿线国家的深度认同、广泛参与和积极 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目标取得积极成果,而 这一切都与金融支持密不可分。
金融支持首先体现在:推动设立和充分利用多边金融机构,为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构 建筹集专项资金。
一方面,在传统多边金融机构的基础上,我国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 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等新兴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还设立了中长期开 发投资基金——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相应的投融资服 务。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传统世界多边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积极探索与欧洲投资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现有多边金融机构开展合作。与此同时,国内金融机构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稳定、多元、可持续的融资途径。截至 2017 年 6 月末,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700 亿美元,余额超过 1100 亿美元。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国际化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构建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仅能降低沿线国家汇率风险,也是深化区域金融合作 的应有之义。
近几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结算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我国已陆续与吉尔吉 斯斯坦等国家签署了边贸本币结算协定,与白俄罗斯等国家签订了一般贸易本币结算协
定。组织实施人民币、坚戈等币种银行卡刷卡无障碍示范区建设,普及合作中心非现金支 付工具,持续推进支付结算环境优化。围绕企业普遍关心的跨境资金汇兑问题,加快推进 上海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二期建设,打造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清算中心。
同时,我国也在积极拓展人民币直接交易市场发展,推动跨境金融交易直接化。我国 已先后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 22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央行签订了总额超过9000 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 2 个沿线国家实现了货币的区域直接交易,与 8 个沿线国家实现了货币的直接交易,7 个沿线国家支持人民币成为区域计价货币,建立了 人民币清算安排。
此外,我国积极探索建立双边监管合作机制,不断完善跨境风险应对和危机处置制度安排。 新时代,金融支持对于沿线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推进过程中的地缘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结算风险、融资挑战、企业经营风险等也不容忽视。目 前,原中国银监会已与 29 个沿线国家签署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原中国证监会已与26 个沿线国家签署证券合作备忘录,搭建基础性合作框架。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命运 共同体构建的不断推进,相信更多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会不断签署,更加稳定有效的 监管合作和协调机制会逐步建立。
未来,金融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还需持续、精准发力,朝着“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 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网络”的目标稳步迈进,更好地服务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构建。
【小题1】下列不属于“金融血液”让“一带一路”焕发生机的原因的一项是:
A.我国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 等新兴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还设立了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丝路基金,为“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相应的投融资服务。
B.充分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传统世界多边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积极探索与欧 洲投资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现有多边金融机构开展合作。
C.国内金融机构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稳定、多元、可持续的融资途径。
D.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仅能降低沿线国家汇率风险,也是深化区域金融合作的应有之 义。
【小题2】下列对 “人民币国际化”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命运共同体构建有机结合,互相促 进的需要。
B.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结算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我国已陆续与吉尔吉斯 斯坦、白俄罗斯等国家签订了人民币直接交易的多种结算协定。
C.打造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清算中心是为了解决企业普遍关心的跨境资金汇兑问题。
D.为推动跨境金融交易直接化,我国先后与多个国家签订了贸易协议,并建立了人民币 清算安排。
【小题3】下列对本文观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金融支持使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目标上取得积极成果。
B.我国积极建立的双边监管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了跨境风险应对和危机处置制度安排。
C.地缘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结算风险、融资挑战、企业经营风险等会对沿线国家的金融 支持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D.目前,金融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逐步推进,只有持续、精准发 力,才能更好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