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由于精确农业优点多,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已在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兴起。下图为“精确农业系统工作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主要反映出:
A.工业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B.土壤肥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C.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D.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小题2】下列目的,借助精确农业系统不能实现的是
A.合理施肥
B.农产品品质鉴定
C.作物估产
D.土壤状况调查
【小题3】根据“肥力电子图”对农田进行“精确施肥”,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借助的重要手段是: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10:42: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1年5月7日7时,我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7日7时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部发射场成功发射。这一试验的成功将为中国自主监测空间环境、保障空间活动安全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子午工程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利用了 ( )
①遥感技术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地图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小题2】下列活动可以借助子午工程来完成的是 ( )
①资源勘探 ②某城市道路车流量的分析 ③环境监测 ④人口密度与粮食产量的分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同类题2
根据材料和“皖电东送”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皖电东送”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江苏到达上海,全长656千米。“皖电东送”工程大量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凭借精确的定位,为勘察设计、施工及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为电力系统信息化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皖电东送”线路示意图
(1)“皖电东送”工程大量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包括:
和
(2)说明“皖电东送”工程对皖北(安徽省淮河以北的县市,含淮南市)、苏浙沪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
同类题3
读下图,在铁路选线过程中,需要对线路长度、穿越障碍(如河流、铁路等)、地形地貌等方面进行调查,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数字地球
B.RS、GPS
C.RS、GIS
D.GPS、GIS
同类题4
2016年世界空间周活动主题是“遥感:开启未来”。目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的空间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观测和监测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空间站能够进行全球观测和监测,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计算机技术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
【小题2】GPS一般不宜用来测量河流的( )
A.落差
B.流速
C.流向
D.流量
同类题5
2012年12月27日,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定位、导航等服务。完成下列问题。北斗系统可用于
①交通指挥 ②搜索营救 ③灾害评估 ④导弹发射 ⑤作物估产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