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笑 嫂

陈国炯

笑嫂喜欢笑,与人相见微微一笑,高兴时哈哈大笑,有时独自一人也偷偷地笑,好像每时每刻都在捡宝似的笑个没完。因此,没见过笑嫂发愁时是个什么模样。

因为笑嫂爱笑,大家当面笑嫂笑嫂地叫,背后笑嫂怎么笑嫂怎么地夸,好像笑嫂的姓名就叫笑嫂。

笑嫂是我的师傅。我大学毕业应聘到一家铝轮厂搞宣传,负责人事的小老头陪我到车间,对车间主任说,这小伙子到你车间实习一个月,你给他安排一下。车间主任长着八字胡子,看似匪气十足。他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我后,说,一个学生娃,哪能干活。反正一个月后要坐办公室的,就去帮笑嫂做点事吧。车间主任唠唠叨叨的一番话中,我知道有个笑嫂,也有些受辱的感觉。车间主任唠叨完,亲自陪我去厂东边一个堆废料的塑料棚下,扯开嗓门喊,笑嫂,我给你送来一个徒弟,给你打个下手。车间主任的一咋呼,我不但认识了笑嫂,还成了笑嫂的徒弟。

我很顺从地叫了笑嫂一声师傅,笑嫂听了高兴得咯咯地像母鸡下蛋般笑。笑完了就说,你还真听小胡子的瞎话,什么师傅徒弟。笑嫂停了一下对我说,大家都叫我笑嫂,你也叫我笑嫂吧,我可不敢做你大学生的师傅呢。说完又咯咯地笑,把个笑嫂的雅号笑得名副其实。

笑嫂已是奔五的人了,却一点也没有这个年龄段女人的那种臃肿,而是清清秀秀,穿戴得也整整洁洁,十分素雅。笑嫂的活不笨重,也不怎么脏,她每天整理着送来的废过滤网,那些过滤网是用来过滤铅水的,用过后铝水沾在过滤网上结成了块。因为过滤网是铁的,沾在上面的是铝,铁几百元一吨,铝上万元一吨。把废铁网当铝卖,人家不要;把铝当铁卖,公司不干。因此,笑嫂把沾在上面的铝块铝屑撬下来,分开卖,谁也不亏。

笑嫂做事很认真,一块块像翻找金子一般,有时我一不留神漏撬了几块,她会猫着腰,捡回来重新撬。这样一来,我也不好意思马虎了,做得一丝不苟。笑嫂还挺关心人,我进公司时是夏天,南方的夏天贼热,加上在似露天一样的塑料棚下,汗似下雨般流,一把把捋也捋不完。笑嫂见了心疼地说,大学生,你去找个地方凉快一下,这点活我做起来很轻松的。我当然不同意,笑嫂就说,还要我陪你啊。说完就咯咯地笑着,连推带搡赶我走。

笑嫂从来不到餐厅吃饭,她每次从餐厅里买来米饭,不打菜,菜从家里带来,等吃饭的人走得差不多了,就打开饭盒,坐在塑料棚下吃起来。那些走过来走过去的人都会与笑嫂打个招呼,笑嫂吃饭了?今天啥菜?还会有啥菜,这个星期吃咸鸭蛋呗。笑嫂咯咯咯地笑着回答,笑嫂的菜每星期换一种菜,咸鸭蛋,炒鸡蛋等等。

那天,我没去吃中饭,笑嫂吃完饭去了洗手间,我想笑嫂经常帮我洗饭盆,我也帮笑嫂洗一次。打开盛菜的铝盒子,里面的咸鸭蛋丝毫没动,完完整整地躺在盒内。当初没在意,后来想想有点问题,以后几天我特意偷看了笑嫂的菜盒,我终于明白,笑嫂一个咸鸭蛋要吃一个星期。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一位同事,同事不满地瞪我一眼说,就你聪明?我闹了个大红脸。从此我不再看笑嫂的菜盒,也不再提及同一个菜要吃一个星期的事。那次大地震后,公司开展捐款救援,笑嫂捐二百元,工会主席说,笑嫂你要不少捐一点?笑嫂微微一笑说,多的拿不出,捐二百没问题。工会主席不再说什么了。

实习期满,我到宣传部搞宣传工作。那天工会去慰问贫困职工家庭,领导让我去拍照片,并写一篇通讯稿。走了几户后,一行人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巷里,叩开一扇墨绿色的斑驳的门。门一打开,一张笑脸呈现在大家面前,我有些诧异地叫道,笑嫂?笑嫂仍在笑,把大家让进屋,屋里灯光暗淡,客厅也逼仄,几个人进去后有些拥挤。这时我才知道,笑嫂的丈夫几年前被车撞得瘫痪,长年卧床不起,公公早年已故,婆婆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需照料,一个女儿正在上初中,家里十分拮据。笑嫂照顾两个病人,负担一个学生,又要上班,还从社会上揽来了刺绣,挣几个外快,以补家用。可想而知,笑嫂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我对笑嫂更是敬重了,有事没事总爱往笑嫂的工作场地跑。笑嫂依旧咯咯咯地笑,好像与那个沉重的家没有一点牵绊似的。

那次我与笑嫂聊得很开心,我忽然说,笑嫂你的心态真好。笑嫂知道我想说什么,顿了顿道,家里有这么多病人,谁会不烦,如果我成天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我还活不活?

笑嫂叹口气说,我如果整天苦着个脸,人家见了我,也不会有好心情的。因此我得高高兴兴,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好心情。说完笑嫂又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小题1】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段是说“笑嫂”这个名字的由来,同时交代出她和同事的关系、她乐观的精神以及她对周围人的影响,这些都为后面的内容做了铺垫。
B.笑嫂自己身处困境,却仍然为地震灾区捐200元,这与她每个星期换一种菜“咸鸭蛋、炒鸡蛋”的心理是一致的,表现笑嫂既热心又要面子。
C.“我”关注笑嫂的咸鸭蛋吃一个星期的事,是因为在“我”的心里关心笑嫂,同事却因此“瞪我一眼”,说“就你聪明”。
D.“我”开始叫笑嫂师父是“顺从”地叫,但后来却对笑嫂“甚是敬重”,总往她工作场地跑,是因为受到了她精神的感染。
【小题2】小说中的“笑嫂”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3】作品为什么以“笑嫂”为题?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15 06:07: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如意楼和得意楼

汪曾祺

①竺家巷是一条不很长,也不宽的巷子,巷口就有两家茶馆。一家叫如意楼,一家叫得意楼。

②如意楼的生意很好。一大清早,小徒弟就把铺板卸了,把两口炉灶升起来,——一口烧开水,一口蒸包子,巷口就弥漫了带硫磺味道的煤烟。一个师傅剁馅。茶馆里剁馅都是在一个高齐人胸的粗大的木墩上剁。师傅站在一个方木块上,两手各执一把厚背的大刀,抡起胳膊,乒乒乓乓地剁。一个师傅就一张方桌边切干丝。另外三个师傅揉面。包子皮有没有咬劲,全在揉。他们都很紧张,很专注,很卖力气。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③如意楼的胡二老板有三十五六了。他是个矮胖子,生得五短,但是很精神。双眼皮,大眼睛,满面红光,一头乌黑的短头发。他是个很勤勉的人。每天早起,店门才开,他即到店。各处巡视,尝尝肉馅咸淡,切开揉好的面,看看蜂窝眼的大小。我们那里包包子的面不能发得太大,不像北方的包子,过于喧腾,得发得只起小孔,谓之“小酵面”。这样才筋道,而且不会把汤汁渗进包子皮。然后,切下一小块面,在烧红的火叉上烙一烙,闻闻面香,看兑碱兑得合适不合适。其实师傅们调馅兑碱都已很有经验,准保咸淡适中,酸碱合度,不会有差。但是胡老二还是每天要视验一下,方才放心。然后,就坐下来和师傅们一同擀皮子、刮馅儿、包包子、烧麦、蒸饺……茶馆的案子都是比较矮的,他一坐下,就好像短了半截。如意楼做点心的有三个人,连胡老二自己,四个。胡二老板坐在靠外的一张矮板凳上,为的是有熟客来时,好欠起屁股来打个招呼:“您来啦!您请楼上坐!”客人点点头,就一步一步登上了楼梯。

④胡老二在东街不算是财主,他自己总是很谦虚地说他的买卖本小利微,经不起风雨。他和开布店的、开药店的、开酱园的、开南货店的、开棉席店的……自然不能相比。他既是财东,又是要手艺的。他穿短衣时多,很少有穿了长衫,摇着扇子从街上走的时候。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手里很足实,这些年正走旺字。屋里有金银,外面有戥秤。他一天卖了多少笼包子,下多少本,看多少利,本街的人是算得出来的。“如意楼”这块招牌不大,但是很亮堂。招牌下面缀着一个红布条,迎风飘摆

⑤相形之下,对面的得意楼就显得颇为暗淡。如意楼高朋满座,得意楼茶客不多。上得意楼的多是上城完粮的小乡绅、住在五湖居客栈的外地人,本街的茶客少。有些是上了如意楼楼上一看,没有空座,才改主意上对面的。其实两家卖的东西差不多,但是大家都爱上如意楼,不爱上得意楼。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

⑥得意楼的老板吴老二有四十多了,是个细高条儿,疏眉细眼。他自己不会做点心的手艺,整天只是坐在帐桌边写账,——其实茶馆是没有多少账好写的。见有人来,必起身为礼:“楼上请!”然后扬声吆喝:“上来×位!”这是招呼楼上的跑堂的。他倒是穿长衫的。账桌上放着一包哈德门香烟,不时点火抽一根,蹙着眉头想心事。

⑦得意楼年年亏本,混不下去了。吴老二只好改弦更张,另辟蹊径。他把原来做包点的师傅辞了,请了一个厨子,茶馆改酒馆。旧店新开,不换招牌,还叫做得意楼。开张三天,半卖半送。鸡鸭鱼肉,煎炒烹炸,面饭两便,气象一新。同街店铺送了大红对子,道喜兼来尝新的络绎不绝,颇为热闹。过了不到二十天,就又冷落下来了。门前的桌案上摆了几盘煎熟了的鱼,看样子都不怎么新鲜。灶上的铁钩上挂了两只鸡,颜色灰白。纱厨里的猪肝、腰子,全都瘪塌塌地摊在盘子里。吴老二脱去了长衫,穿了短袄,系了一条白布围裙,从老板降格成了跑堂的了。他肩上搭了一条抹布,围裙的腰里别了一把筷子。——这不知是一种什么规矩,酒馆的跑堂的要把筷子别在腰里。这种规矩,别处似少见。他脚上有脚垫,又是“跺趾”——脚趾头摞着,走路不利索。他就这样一拐一拧地招呼座客。面色黄白,两眼无神,好像害了一种什么不易治疗的慢性病。

⑧得意楼酒馆看来又要开不下去。一街的人都预言,用不了多久,就会关张的。

⑨吴老二蹙着眉头想:我怎么就这么不走运呢?

⑩他不知道,他的买卖开不好,原因就是他的精神萎靡。他老是这么拖拖沓沓,没精打采,吃茶吃饭的顾客,一看见他的呆滞的目光,就倒了胃口了。

⑪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

(选自《汪曾褀小说》有删改)

【小题1】第段说胡老二是个“勤勉的人”,他的“勤勉”表现在哪里?请分条简要概括。
【小题2】结合上下文,分析划线句子的含义。
(1)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2)“如意楼”这块招牌不大,但是很亮堂。招牌下面缀着一个红布条,迎风飘摆。
【小题3】多角度对比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分条概括出文中的对比,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小题4】有人建议删去结尾⑩⑪两段,也有人认为保留更好,请你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并给出理由。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①世界上恐怕只有中国人才会纠结“媳妇母亲同时落水”的问题。这个难倒了大批中国好汉的问题,如果拿来问问老外,比如美国人,回答很可能就没那么纠结了:选择另一半。

②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家说,因为中国人离不开妈妈,就像我们离不开自己。

③2002年,北京大学朱滢等人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者的研究首次发现: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的记忆00具有“自我参照效应”,也就是说对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记得格外好,00对与母亲相关信息也能记得很好,就像是记自己的事一样,00出现了“母亲参照效应”。实验中,朱滢等人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对象,在“自我参照效应”实验的经典范式上再增加了母亲参照条件。比如问“‘勤劳’一词适合描述你的母亲吗?”通过类似问题让参与者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将“勤劳”这个词汇和母亲联系到一起。所有被试者通过类似方法将不同的词汇和不同的对象联系到一起,再测验其记忆效果。结果发现,当记忆材料与母亲挂钩时,其记忆成绩与自我相联系的一样好,两者都优于其他条件下的成绩,包括名人作为参照条件。就是说,对中国人而言,不仅与自己相关的事能记得更好,与母亲这一“重要他人”相关的事也具有相同的记忆效果。这与西方文化背景下参与者的实验结果大相径庭。对西方人而言,“母亲”与“总统”这个概念是一样的,都不及被试者对与“自我”相关的材料记得更好。

④中国人独特的“母亲参照效应”说明母亲在中国人的“自我”中具有重要位置。从婴儿时建立的依恋,到成年后,“母亲”依然以这种方式存在于中国人的生命里。对中国人而言,“对母亲的情感”似乎并不难理解也并不陌生:在我们幼时的回忆里,往往离不开母亲的身影;当男孩长大后,尽管在外面呼风唤雨,回到家里还是母亲的孩子;甚至问及奥运冠军“最想把奖杯送给谁”时,母亲也会是得票最高的。

⑤为什么母亲对中国人具有独特的意义呢?这与“自我概念”的文化背景有关。一般来说,“自我”包含了与自己有关的个性、身体特征、职业等许多内容。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概念表现不一样。在文化心理学界,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黑泽尔·马库斯等人曾根据文化差异提出过 “独立型自我”与“依赖型自我”两种自我概念类型。她认为,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自我的概念是独立的、个人主义的,他们关注于自身的思想、感受和行动。而在东方文化背景下,个人是一种关系自我,强调的是人与人彼此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附,尤其看重家庭。因此可以推测,对美国人来说,就算是母亲,也属于自我以外的其他事物,在记忆上并不占有优势。而对中国人来说,“自我”中包涵有母亲的成分,母亲是“自己人”,“自己人”的事也就是自己的事,当然也就放在心上了。由此也可以理解,中国男人与美国男人对于“两个女人同时落水问题”的反应。西方文化鼓励独立和个人价值,尤其是成年个体要建立自己新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母亲的参与和影响力会主动降低,理性的美国人会选择对今后生活重要的人。而对中国人而言,不管是出于伦理或是情感,母亲早已是 “自我”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并且不具有可替代性,很难舍弃。

⑥从上面来自行为实验的研究可见,文化对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产生了影响。有人可能会问:如果这种影响真那么确凿,那么在中国人的大脑里是否存在相应的自我表征的神经生理基础呢?答案是肯定的。 2007年朱滢等人用中西方大学生两组被试者进行了“母亲参照效应”的脑成像研究。结果发现:对中国人而言,在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条件下,都激活了腹侧内侧前额叶;但西方人只有自我参照激活了腹侧内侧前额叶。这说明中国人的自我与母亲是住在同一个脑区的,为中国人独特的“母亲参照效应”提供了神经生理层面的证据。

⑦这是中国文化造成的特殊现象还是中国人的大脑比较特殊呢?为此,研究者特别研究了双重文化背景下的特殊群体——香港人。在研究者提示了中国文化元素后,香港人的自我与母亲同住在腹侧内侧前额叶;而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香港人的自我与母亲的神经基础是分离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深入骨髓”。受中西方文化影响的香港人的自我甚至会根据文化情境转换:有时候母亲像是“路人甲”,有的时候又与母亲“形影不离”。

⑧总之,可以看出,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母亲是密不可分的成分。这说明,中国人把母亲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就算是长大成人了,对母亲的情感联结,也早已渗透到个人的认知与行为甚至生理结构中。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对母亲更依恋的原因。

【小题1】文章第三自然段“00”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
A.不仅 而且 于是B.虽然 但是 因此C.由于 而且 所以D.因为 所以 于是
【小题2】对文章第三、四两段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人的记忆具有“母亲参照效应”,是通过对中国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得出的结论。
B.研究者把不同的词汇和不同的对象联系在一起,来测验被试者对相关材料的记忆效果。
C.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与“自我”相关的记忆材料比其他材料具有更好的记忆效果。
D.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无论在婴儿时期还是成人以后对母亲的依恋都更为强烈。
【小题3】请从文化背景的角度分析“母亲”对中国人具有特殊意义的原因。
【小题4】文章第七段中“深入骨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根据文章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例子
作用
中国奥运冠军“最想把奖杯送给的对象”母亲
(a)
(b)
说明西方文化更加鼓励独立和个人价值
 
【小题6】很多艺术手法都会用到“母亲”这个意象,请举一例并联系本文加以阐释。

同类题3

论述类文本阅读

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开启

时下,随着全球科技变革深入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然从高度技术化与学术化的频率中逐步向外延伸,形成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智能化新时代。这些一度让业界人士兴奋与不安,使普通百姓感到陌生和遥远的科技名词,如今正大踏步地走入人们的寻常生活。。

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智能奥秘,是世界三大科学难题。前者研究的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后两者探索的是人类产生发展的规律。在后两者之中,生命是智能的物质载体,智能是生命的思想灵魂。由此可见,破解“智能”的奥秘对于人类的生存和未来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探索自然智能的奥秘和创制具有一定智能水平的机器,都是非常复杂和深奥的问题,而且是典型的交叉科学研究问题,涉及诸如脑科学、生理神经科学、神经解剖学、医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众多领域。若没有这些学科的共同支持,研究和制造智能机器恐怕会“难于上青天”。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以上学科的发展突破,人工智能研究取得了许多激动人心的进展:超过人类医生水平的血液病诊断与治疗系统,与人类专家不分伯仲的地质探矿系统,在速度上无与伦比的数学定理证明系统和气象预报系统等等。甚至,计算机还证明了人类自己都不曾证明出来的四色定理,IBM的深蓝系统多次战胜了最负盛名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等等……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技术在造福人类方面呈现出了美好的前景。

近代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早在1877年他的科幻作品中,就提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他预言,未来的人类社会中,机器人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大一部分人类的智能将被它们所取代。然而,在大多数人期盼着智能机器为人类提供聪明友好的帮助和服务的同时,也有人想象着未来的智能机器会给人类带来威胁甚至灭顶之灾,把智能机器看作是人类的“掘墓者”。于是,一些令人恐慌的观点应运而生。有人相信,在未来某一天,智能机器将取代人类成为地球的主宰者。

从2016年以来,随着AlphaGo轻松在围棋上战胜人类,无疑,每个人的心中必然萌生出了强烈的信念:人类智能的奥秘不但可以被彻底认识,而且可以被更智慧的东西取代。但是,即便是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技术仍有它基于计算的局限性,而人的意识、情感和思维的选择仍是难以被模仿或被计算的,可以说,对于人类智能和智能科技的研究与探索永远都在路上。

今天,梦想已经照进现实,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开启。也许,攀登科学高峰的旅程注定要探索更多未知的路,但未来总是美好的。不难预见,未来的人人工智能不仅会引发科技的变革,更会演变成社会发展的变革。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12月05日11版)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逐步向外延伸,使全球科技变革得以深入推进。
B.智能化时代,人们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感到兴奋,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威胁感到不安。
C.“脑科学”“生理神经科学”等学科的共同支持,为智能机器的研究制造提供了可能。
D.凡尔纳和一部分人很早就曾想象到未来的智能机器会给人类带来威胁甚至灭顶之灾。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人工智能为中心展开论述,着重论述了人工智能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人工智能的美好前景和可能出现的威胁。
B.文章基本上以时间为顺序,提供了不少事实论据,论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过程。
C.文章举“AlphaGo轻松在围棋上战胜人类”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人类研究智能技术终将自己挖坟墓。
D.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之利弊,又对其充满信心,相信它会带来一场科技和社会的深刻变革。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能是生命的思想灵魂,如果“智能”奥秘得不到破译,人类的未来发展将寸步难行。
B.“计算机还证明了人类自己都不曾证明出来的四色定理”,足见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为人类提供更大的帮助。
C.智能技术因为有基于计算的局限性,所以不可能取代人而主宰世界。
D.人工智能会演变称社会发展的变革,可见其不仅是技术的力量也是革命的力量。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小说是当下中国文学市场最为繁荣、活跃的文学现象,2017年网民人数3.6亿,文站储藏的原创小说1600余万部,日更新达1.5亿汉字。网络小说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大多产生比较热烈的社会反响。网络小说在海外迅猛发展:一是海外专门搭建了翻译传播中国网络小说的平台,如北美最早也是目前影响最大的中国网络文学英译网站Wuxiaworld(武侠世界);二是中国的网络小说网站也积极搭建海外平台,如2017年5月正式上线的起点中文网国际版。问题在于,我们既欣慰于当代网络小说的迅猛发展,更期盼网络小说能够涌现一批大家精品。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网络小说粗放型发展阶段可以过去了,精品意识应该树立。

中国网络小说并不缺乏传奇的故事和多变的人性,缺乏的是精神高度和文化内涵。

精神高度是指看得见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推动发展的核心力量,它需要历史的思考,更需要对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的考量。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品无一不是在对时代现实的剖析中揭示人性的伟大和深刻。中国当代网络小说虽然有了一些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剑仙、玄幻和后宫的描述中,网络小说作家所关注的生活似乎基本疏离于当代人的生存状态。那些疏离现实的生活描写,缺少时代精神的呼应,可以产生离奇,写出人性的变异,却不能产生时代效应,形成人生的震撼。这是中国当代网络小说缺少精品最为重要的原因。

文化内涵既指世界优秀文化,更指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正能量和当代中国的时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的时代文化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连,是中华民族的根。大多数当代中国网络小说追求神秘文化、特异文化,将世界大众文化的一些要素移植到小说中来,会产生短暂的阅读快感,却很难形成弥久的阅读体验。只有将时代的精神高度、表现中国文化内涵与高超艺术价值融为一体,才能创造出精彩的中国故事,呈现出中国小说的独特性。

精神高度需要作家的思想境界,文化内涵需要作家建立宏大的文化格局,这与作家的艺术追求有着必然联系仅认为网络小说创作门槛低可以尽情发挥或仅看到网络平台传播可以获取人气和经济利益,看不到这是贡献声响和色彩、展现诗情和意境的崇高创作途径,是无法创作出精品的。这确是当代中国网络小说创作必须思考的问题。

(节选自汤哲声《中国当代网络小说呼唤精品意识》)

【小题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小说在当下中国文学市场异常繁荣和活跃,因此中国网络小说已经度过了粗放型发展阶段。
B.中国当代网络小说缺少时代精神的呼应,可以产生离奇,写出人性的变异,却不能产生时代效应,形成人生的震撼。
C.精神高度需要作家的思想境界,需要作家对历史的思考,需要对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的考量。
D.追求神秘文化、特异文化的当代中国网络小说,只能产生短暂的阅读快感,不能形成弥久的阅读体验。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通过中国网络小说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证明了网络小说在海外得到迅猛发展的观点。
B.文章第二至五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使论证思维更加严密,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有序。
C.文章先指出中国当代网络小说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再论述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论证层层深入。
D.文章以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为基本论证方法,论证了“中国网络小说应该树立精品意识”的观点。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作者认为,文学精品都是在剖析时代现实中揭示人性的伟大和深刻。
B.中国网络小说有传奇的故事和多变的人性,所以它未来的发展将会一片光明。
C.文学作品包括网络小说是否具备精神高度和文化内涵,与作家的艺术追求有着必然联系。
D.当代中国网络小说不能只盯着人气和经济利益,还得贡献声响和色彩,展现诗情和意境。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互联网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大众媒介,地域的局限早已被网络技术所突破。网络音乐通过链接,在线试听等技术,可以为大多数听众提供音乐资源,网上搜索引擎不音乐网站的推荐,能给听众更多的逅择,展现网络音乐传播的优赹性。
一首歌能够家喻户晓,在传统传播途径上,基本上可以依靠电视的排行榜、公兯场所和音像庖音乐的播放、音乐爱好者的相互推荐等,而目前网络 音乐传播仍各大交友网站,游戏和音乐网站,到各个聊天音乐软件,QQ 等朊友圈的分享,极大地扩大 了大众传播的速度,让歌曲流传更广泛。而网络上歌曲通过转载量、下载量、浏览点击量,成为一条成为新明星诞生的桥梁。另外徆多试唱软件,网上 K 歌软件,近年来也非常流行,催生了许多网络“神曲”的诞生。
音乐网络传播的强大开放性和自由性使接受者更加主动地逅择对音乐的接受。音乐的接受者已经不需要太多的与业能力培养就能接收到音乐的信息,音乐已经不再属亍少数与业人士欣赏的艺术,而是更广泛群体的爱好逅择。
大众还可以通过网络上传戒者分享自己喜爱的音乐,音乐爱好者甚至可以自己制作音乐幵迚行传播,创作不传播音乐再也没有了以往的与业门槛。网络媒介创造了传播音乐信息的平等机会,原本那些立足亍音乐圈边缘的人们有了表达音乐情感的舞台,同那些与业的音乐创作者和名人一样,提供了他们音乐作品创作空间。仍某种意丿上说,网络音乐人的受众更广泛有可能比那些名人更加 “出名”。由此可见,网络歌曲在市场中扮演着赹来赹重要的觊色,在传播过程中起着关它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仍网络音乐共起的第一天起,伴随网络歌曲“成长”的版权问题就一直没有得到 徆好地觋决。収展到今天,网络歌曲不得不去正视版权的问题了。目前版权问题无法得到保障,对于音乐创作者兴有一定消极影响。
目前网络音乐制作人素质参差不齐,盗版猖獗,侵害了音乐人的利益,正版作品没有充裕的质检及宣传时间,盗版却已经开始流行,低俗和媚俗的音乐作品,为了大肆炒作,给网络传播蒙上了 灰色天空。因此,影响了音乐作品的质量及传播。不传统音乐传播不同,没有 一个严格的把兰控制,会把一些内容不健康、制作粗糙的音乐信息传递给听众,不能对音乐审美产生好的影响,缺少了良性的引导。
网络上音乐传播过程中往 往会受到广告和病毒的影响,有些网站为了 商业利益做一些广告投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往往有些不法分子利用音乐爱好者广泛的网络听众,在下载歌曲的时候,隐藏的病毒也跟随下来,可能会给听众造成较大影响。
网络音乐传播収展日益迅猛,关重要性和优赹性不言而喻,但是关也暴露了自由、无序、无法控制等弊端,倘若不加管理,可能情形会愈収不可收拾,所以有必要加强法制的建设,加强音乐网站的疏导,让每个公民都成为自身素质健康的监督者,才能使网络音乐传播向良性方向发展。
( 《当前网络音乐传播的现状分析》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网络音乐传播”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互联网技术突破了传统音乐传播方式的地域的局限性,听众可了运用互联网搜索、链接、在线试听等技术,获得更多更符合自己趣味的音乐资源。
B.目前网络音乐传播的途径有各大交友网站,游戏和音乐网站,聊天音乐软件,QQ 等朋友圈等等。
C.音乐的接受者可以通过网络主动接受、上传或者分享自己喜爱的音乐,甚至可以自己制作音乐,从而使音乐网络传播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D.网络音乐传播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产生创作版权的争议,质量无法保证,甚至被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伺机传播网络病毒等等,从而暴露出自由、无序、无法控制等弊端。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网络歌手能否成为明星,网络歌曲能否成为“神曲”,网络上统计的音乐转载量、下载量、浏览点击量,成为一项重要的指标。
B.网络音乐传播有突破空间限制、 传播能量巨大、增强听众的参与感等方面的优势。
C.作为听众,我们已经不需要专业能力的培养就能接收到音乐的信息,音乐已经成为更广泛群体的爱好选择。
D.一些低俗、媚俗的音乐作品在网络音乐传播过程中如果得不到严格的把关控制,将对民众的音乐审美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传播途径基本上依靠电视的排行榜、公共场所和音像店音乐的播放、音乐爱好者的相互推荐等,有一定的控制性, 因而一名歌手、一首歌能够家喻户晓的过程相对漫长而且被动。
B.网络音乐传播的版权问题无法得到保障导致目前网络音乐制作人素质参差不齐,盗版猖獗,侵害了音乐人的利益,使得正版作品没有充裕的质检及宣传时间。
C.因为网络创造了传播音乐信息的平等机会,使得那些并不专业的音乐爱好者也可以创造出优秀的音乐作品,他们也许会因为拥有庞大的粉丝而比那些专业的音乐名人更加“出名”。
D.网络音乐传播发展日益迅猛,为保障其向良性方向发展。我们必须加强法制的建设,加强对音乐网站的疏导,公民也应该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