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
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24 04:44: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2006~201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与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6~2015年,我国
A.工业化水平一直较高
B.工业比重不断上升
C.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
D.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
【小题2】现阶段,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可行措施是
A.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B.扩大产品进口,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快矿产开发,提高钢铁产能
【小题3】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可以
A.减少地域联系
B.消除城乡差距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降低消费水平
同类题2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之所以迅速提高,是因为当地的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
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D.涌现出大批卫星城
【小题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B.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
C.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分工明确,结构差异大
【小题3】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商品粮基地转向花卉、蔬菜、水果等产品基地的因素是( )
A.气候因素
B.市场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地形因素
同类题3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珠江三角洲处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两个阶段发展, 第一阶段的主导产业是
,1990年以后为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主导产业是
。
(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的原因。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同类题4
下面为沿海不同省份工业结构比较表(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福建
广东
江苏
浙江
2000年
2008年
2000年
2008年
2000年
2008年
2000年
2008年
劳动力导向型
产业
26.93
30.64
19.98
13.59
24.4
16.14
31.11
22.95
高技术制造业
28.42
26.78
39.12
46.62
33.60
40.71
29.89
31.94
【小题1】与其他省份相比,福建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出路在于( )
A.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B.加强重化工企业的建设
C.发展科技,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D.加速第二产业的发展
【小题2】下列关于促进沿海省份农村地区发展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B.鼓励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不回乡
C.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D.鼓励青壮年农民迁入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
同类题5
北京和深圳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对比较为明显的两个城市,下表是有关两城市城市化的统计数据表(城市化率等于暂住人口和户籍非农人口之和与总人口的比值)。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所示时段,北京和深圳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A.城市人口增长都以户籍非农人口为主
B.深圳城市化速度远快于北京
C.城市化水平北京始终高于深圳
D.深圳城市人口超过北京
【小题2】材料所示时段,深圳城市化异于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A.腹地的大小
B.城市建设规模
C.政策和经济发展方式
D.工业化基础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