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之所以迅速提高,是因为当地的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
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D.涌现出大批卫星城
【小题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B.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
C.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分工明确,结构差异大
【小题3】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商品粮基地转向花卉、蔬菜、水果等产品基地的因素是( )
A.气候因素
B.市场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地形因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31 05:05: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2011—201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与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11—2015年,我国
A.工业化水平一直非常高
B.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
C.工业比重不断上升
D.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
【小题2】现阶段,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可行措施是
A.加快矿产开发,提高钢铁产能
B.扩大产品进口,替代国内生产
C.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D.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小题3】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可以
A.推动城市化进程
B.降低消费水平
C.消除城乡差距
D.减少地域联系
同类题2
读“全国与深圳2011~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全国状况相比,深圳
A.第一产业生产力低
B.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更快
C.产业结构转型更快
D.第三产业产值增幅更小
【小题2】深圳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环境恶化
B.能源紧缺
C.政策导向
D.科技创新
同类题3
读“某区域发展阶段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开始起步,第二产业比重较大
B.以传统农业为主,第二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C.该阶段人地关系紧张,人地矛盾加剧
D.依靠科技进步,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
【小题2】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具有哪些特征 ( )
A.该阶段处于区域发展的衰落阶段
B.第二产业加速发展,上升趋势明显
C.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在后期占据主导地位
D.该阶段产业转型再生,人地关系协调
同类题4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珠三角部分区域图和珠三角地区产业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材料二:
(1)试说明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部门具有哪些特征?
、
。
(2)90年代以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
。
(3)在上述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转移给转入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
、
。
同类题5
下面为沿海不同省份工业结构比较表(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福建
广东
江苏
浙江
2000年
2008年
2000年
2008年
2000年
2008年
2000年
2008年
劳动力导向型
产业
26.93
30.64
19.98
13.59
24.4
16.14
31.11
22.95
高技术制造业
28.42
26.78
39.12
46.62
33.60
40.71
29.89
31.94
【小题1】与其他省份相比,福建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出路在于( )
A.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B.加强重化工企业的建设
C.发展科技,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D.加速第二产业的发展
【小题2】下列关于促进沿海省份农村地区发展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B.鼓励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不回乡
C.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D.鼓励青壮年农民迁入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