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11年和2012年两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1年该市以第一产业为主
B.第二产业产值保持稳定
C.2012年该市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三大产业应坚持均衡发展
【小题2】该市目前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到极限”的处境。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禁止外来人口迁入,控制人口规模
B.实行区域合作,加快产业转移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的问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27 09:09: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年龄构成”状况如下表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A.西部地区农业从业人员中,31-40岁比重最大
B.20岁以下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中部地区最大
C.41-50岁的农业从业人数,东部地区最多
D.40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东部地区最大
【小题2】我国东部地区40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A.机械化水平低
B.农业劳动强度大
C.二、三产业吸纳中青年人口多
D.计划生育政策影响
同类题2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珠江三角洲处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两个阶段发展, 第一阶段的主导产业是
,1990年以后为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主导产业是
。
(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的原因。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同类题3
读“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中,其发展模式与①相符的是( )
A.美国“硅谷”
B.德国鲁尔区
C.意大利新工业区
D.中国长江三角洲
【小题2】20世纪80年代初,影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侨乡
B.政策
C.交通
D.劳动力
同类题4
根据材料,完成问题。
下图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
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同类题5
读我国1978年、2009年城市数量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0年间,我国2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增幅最大
B.30年间,我国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数量增幅最大
C.我国城市化进程与人口迁移无关
D.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大,我国城乡差距越来越小
【小题2】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动力因素是( )
A.人口迁移速度加快、规模变大
B.工业结构的快速调整
C.大规模农业商品基地的建设
D.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