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人口增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B.水土流失、滥伐森林、人口增加
C.人口增加、水土流失、滥伐森林
D.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
【小题2】下列措施能够有效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的有
①退牧还耕
②积极开发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增长
④严禁过度放牧
⑤防治水土流失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28 11:49: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我国西北地区土壤沙化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示意图,回答问题。
(1)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土壤沙化现象严重的原因。
(2)具体说明土壤沙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同类题2
江西省赣县曾被称为“江南红色沙漠",许多丘陵山岗红壤裸露,从1998年开始,历经近20年的集中治理,赣县区如今已成功修复了307平方公里地质“疮疤”,其中含最难“治愈”的崩岗面积3平方公里,被水利部树为水土流失治理典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江南红色沙漠”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A.过度放牧
B.开山取石
C.风化作用
D.水蚀作用
【小题2】治理“红色荒漠"的措施是
A.大力开荒种田,提高经济收入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大力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封山育林,禁止开发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省区(简称)荒漠化比例最小的是
A.青
B.宁
C.新
D.秦
【小题2】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生态退耕 ②开采矿产③合理载畜 ④增加水井数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同类题4
下列左图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右图是左图中甲处的气候资料。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左图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材料分析,下列不是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原因的是
A.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大
B.此地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
C.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强烈
D.开发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毁林开荒
【小题2】图中甲处形成“红色荒漠”的过程中,对图示地区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山坡土壤肥力降低,粮食减产
B.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影响交通
C.河湖淤塞,河湖调洪能力降低
D.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
同类题5
2016年10月3日早上9点20分,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的格尔木遭遇了十天以来的第二场沙尘暴。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反映出( )
A.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
B.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小题2】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小流域综合治理
C.设置沙障固沙
D.恢复植被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