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诗词与音乐的碰撞,抑扬顿挫与绕梁三日的结合,《经典咏流传》的目的是经典永流传。这档探索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节目给诗词带来了不一样的演绎与解读。经典诗词的传承不应该只存在于语文课本中,更不应该只存在于老师逐字逐句的解释之中。每首诗词都有自身独特的意境和韵味,僵硬的讲解会破坏这份美感。诗和歌的结合,是回归也是创新,这种结合赋予了传统诗词文化一种新的传承形式。

“寓教于乐”是教育工作者常常挂在嘴边的四个字,“教”是目的,而“乐”是手段,经典文化的传承也需要寓教于多种形式。传统文化有时离我们很远,远到反复朗读背诵,逐字逐句分析也觉得生僻晦涩,难以理解。传统文化有时又离我们很近,近到在一次游戏、一次欣赏风景或者是一次参观博物馆时就可以脱口而出。传统文化不应该只是在课堂与书本中,一些新颖独特的形式反而可以赋予文化新的生机,也更能唤起学生的兴趣。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看似毫无关联的文章和音乐,恰恰提供了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思索。正如贺拉斯所言:“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传统文化本身并不缺乏独特的魅力,而新颖独到的形式则可以让这种魅力大放异彩,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乐意去探索经典文化。新颖的形式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古与今的碰撞,可以激荡出耀眼的火花,赋予它新的活力。

(摘编自吴一鸣《创新传承的形式》,《人民日报》2018年5月13日)

材料二: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经过历史积淀的经典戏曲,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化殿堂里占有重要一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丰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地处东府的渭南,戏曲剧目繁多,素有“戏窝子”的美誉,秦腔、碗碗腔等剧种在此十分流行。当年一部《梁秋燕》,可谓轰动一时,至今令人津津乐道。坊间有言:“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足见《梁秋燕》在当时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如今,临渭区为学生们编排了《梁秋燕》《花木兰》《十二把镰刀》等经典传统戏曲,并组织专家编撰戏曲教材,同时成立校园戏曲兴趣班、戏剧社团,开展中小学生戏曲大赛,这就为普及戏曲艺术课程,实现“戏曲进校园”活动常态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戏曲进校园,无疑对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增加艺术细胞、加强艺术修养,都有显而易见的好处。作为美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戏曲进校园让中小学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亲密接触,既能启迪思维,又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寓教于乐,把宣传和思想教育渗透到娱乐活动之中,为中小学生“减负”助力。

(摘编自雷钟哲《传承传统文化要跟上时代步伐》,《陕西日报》2018年11月21日)

材料三: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五四”青年节前夕,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邀请到重庆国学院院长、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刘明华教授到校举办“国学传承与文化自信”讲座,并指导传统文化进高校的有关工作。

据了解,本次讲座是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五个‘一’”系列活动之一。该学院已经连续五年举办“五个‘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每年以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为主题,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而形式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活动。

活动现场,刘明华教授从国学热的背景、国学的内涵、从大师风骨看文化自信三个角度,为大学生们解读了2017年发布的《两办国学传承十八条》,指出在这两个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被国学所吸引,意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他认为,国学的内涵就是传统文化,形式以文言为主,内容为经史子集,学科属于文史哲,中心内容是儒释道。他向大家介绍了以对繁体字的坚持表达文化自信的吴宓、被誉为“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两位国学大师的事迹,告诉同学们风骨源自于文化的力量,鼓励大学生为实现文化强国而努力。

(摘编自《传统文化进校园,传承国学经典增强文化自信》,华龙网2018年5月3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咏流传》节目对传统诗词做了不一样的演绎和解读,并告诉我们诗词的传承不能只靠课文,而应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形式。
B.让诗词和音乐结合是诗词传承的一种创新形式,旨在展现诗词的魅力,并吸引更多的学生去探索经典文化,进而传承发展。
C.渭南地区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成功推行说明,要让戏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的戏曲文化修养。
D.重庆工商大学举办“国学传承与文化自信”讲座,目的在于向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鼓励他们为实现文化强国梦而努力。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三中刘明华列举吴宓和梁漱溟的事例,意在说明两位大师都从国学中汲取了力量,鼓励大学生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B.经典诗词若只是简单地依靠老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生硬地讲解,那么它们本身所具有的意境和韵味就会受到破坏。
C.反复朗读背诵和逐字逐句分析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诗词会让人感到晦涩难解,这便加大了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难度。
D.素有“戏窝子”之称的渭南地区为学生编排了经典传统戏曲,邀请专家编写戏曲教材,实现了“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常态化。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出传承传统文化的措施有哪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10 11:01: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材料概括分析题
在某些时刻,我们都会感到“孤独”,杜交隔离,与他人切断联系。但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孤独的感觉取决于我们的状态以及如何看神它。大多数经历孤独的人,只要改变心态,就能改变感到孤独的状态。研究人员也提到过一些“长期孤独”人群,他们在一生中经历了沉重的孤独,即便所处的环境或人际关系发生变化也无法改变他们孤独的感觉。
研究表明,孤独会导致抑郁,而从小感到孤独的人长大后更有可能成为孤独(或抑郁)的人。2009年,英国开展了一项针对300名5~13岁儿童的研究,他们发现,孤独的儿童在青少年时期更有可能陷入抑郁,发生睡眠障碍,甚至影响学业。这项研究中的一些儿童与父母关系疏远,另一部分则与同龄人关系冷淡。比利时鲁汶大学心理学家马利斯·马埃斯的研究显示,只有那些与其他孩子在一起时感到孤独的儿童,才更有可能害羞、被欺负以及变得抑郁。
大学生人群中也存在相同的情况。孤独的学生有了知心好友后,会和所有人的表现一样。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不信任他人是产生孤独感,或让这种感觉持续存在的原因。有调查表明,有孤独感的儿童与青少年都不太信任别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孤独感也越来越强烈。
【小题1】如何理解文中“孤独”的含意?
【小题2】孤独给儿童的成长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小题3】从全文看,你认为如何才能摆脱孤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科,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燃料电池车根据燃料类型不同也有细分车型,其中氢燃料电池车越来越受到重视。氢燃科电池动力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燃料电池电堆、高压储氢罐、电机、动力控制装置等。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燃料电池电堆,车用燃料电池的电堆由多个单电池组成,其部件主要包括催化层、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和双极板,前三者构成了燃料电池的膜电极组件,它是燃料电池最关键最昂贵的部件。

氢燃料电池汽车因其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能量转换效率高、噪音小、续航里程长、加注燃料时间短、无需充电等特点,被视为很有前景的清洁能源汽车;且在能源资源获取上,氢气具有多种渠道,如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电解水方式获取,从工业废气中提纯获取,不会受到传统能源资源禀赋的限制。

基于燃料电池汽车的诸多优势,许多发达国家均非常重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全球各大汽车产业巨头也纷纷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产业并初具规模。

在我国,《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燃科电池汽车发展规划,更是将氢燃料电池的发展提升到了战略高度。此外,上海、武汉等城市也发布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政策。深圳、北京等地相关政策也在制定当中。

(摘编自中商情报网《2018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材料二:

氢气的储藏方法很多。但没有一种是理想的,目前还是靠高压来解决,目前成熟的商用的技术在日本人手里,中国缺乏超高强碳纤维制造技术,所以储氢罐的核心材料要看日本三井、东丽的眼色。高压需要阀门,而氢气有氢脆(氢脆是溶于钢中的氢,聚合为氢分子,造成应力集中,超过钢的强度极限,在钢内部形成细小的裂纹),普通材料根本不能用。制造气阀的日本Fujikin拥有世界第一的高压氢气阀市场份额。燃料电池的核心是质子交换膜,日本日清纺控股公司掌握核心技术。燃料电池的膜电极技术在加拿大清洁能源企业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手里,它的子公司美国AvCarb公司还掌握核心的气体扩散层技术。燃料电池还有一个核心的东西是催化剂、核心是铂,价值不菲,而且经营稀有金属的日本田中贵金属工业供应的铂拥有全球6成的份额。

目前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都是造车容易,造氢燃料电池、造储存运输氢气的配套装置难,整个氢燃料产业链就是给日本企业、加拿大企业、美国企业,瑞典企业(做燃科电池和质子交换膜)送钱。

(摘编自搜狐网《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有发展前途吗?》)

材料三:

材料四: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副董事长、总裁王凤英就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和中国企业发展等问题提出了五项议案建议。

王凤英代表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重要发展方向,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王凤英代表呼吁,我国急需加强氢能源基础设施尤其是加氢站的建设发展,理顺整个氢燃科电池汽车产业生态链,以此推动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王凤英代表还建议,国家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相关制度,降低审批难度;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优质资源。

(摘编自《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提出五项议案建议》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氢燃料电池汽车是燃料电池汽车中的一种,是以氢气为燃料,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产生电流,而不经过燃烧,靠电机驱动的汽车。
B.目前氢气的储藏还是靠高压,高压储氢罐是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主要部件之一,它对材料、技术要求很高,中国还没有成熟的商用技术。
C.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最核心的部分是燃料电池电堆,其中由催化层、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构成的膜电极组件是燃料电池最关键的部件。
D.目前我国没必要研究、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因为在整个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上,只有日本、加拿大、美国、瑞典的企业才能挣到钱。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加注燃料时间短、原料渠道多等优点,因此,全球各大汽车产业巨头纷纷布局氢燃料电池产业。
B.2018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还不足2000辆,同比增长20%,远低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增长速度,显示了巨大的潜力和增长后劲。
C.目前成熟商用的氢气高压储气罐技术、高压氢气阀技术、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技术、膜电极技术、催化剂生产技术都掌握在日本人手里。
D.《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将氢燃料电池的发展提升到了战略高度,氨燃料电池汽车一定会成为未来汽车的主流。
【小题3】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爱心如同韭菜
余显斌
娘打来电话,问他现在在哪儿。
他轻声说:“在医院。”
娘说:“知道,听你爹说的。”娘接着哽咽着说,“儿啊,你怎么能那样,怎么能捐献骨……髓啊?”显然,娘不理解什么是骨髓,说到这儿,明显地顿了一下。
他忙说:“娘,没啥。”
娘威胁说:“你不听娘的,娘就死去。”
他急了,忙告诉娘,自己不是捐献骨髓,爹听错了,自己是想找人给自己捐献骨髓,自己有病。
娘一听更急了,问清了他所在的医院,和爹当天就打了车,匆匆赶去,在医院看见了他。他坐在病床上,护士在给他量着血压。娘一见吓了一跳,问道:“儿呀,你怎么啦?”
他说:“白血病。”
娘不懂什么是白血病,望着他。
他告诉娘,患白血病很难治的。看娘身子一颤,他忙说,不过,有骨髓配型成功的人愿捐骨髓,自己就有救了。
娘忙说;“配啊,砸锅卖铁也配啊。”
他叹口气,说:“哪有那么容易的?两万多人中才有一对配型成功的。”
娘坐在那儿,眼睛直了。
他忙摇着手道,不过,自己很幸运,和一个女孩配型成功。
娘眼睛一亮:“真的?”
他再次垂下头,告诉娘,可是对方不愿捐献骨髓。娘一脸灰白,许久,点点头道:“是啊,身上的东西,哪一件不是跟眼睛鼻子一样,哪有多余的啊?多余的也不会长啊,谁又愿捐啊?”
爹在旁边嘀咕一声:“听说,捐骨髓没事的啊!”
他沮丧地摇摇头,告诉他们,那个女孩就是不愿捐。
娘试探着问:“真没事吗?”
他说:“可能是吧,不过,这得问问医生。”
正说着,一个医生从旁边匆匆经过,娘忙一把拉住,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可怜巴巴地问:“医生,捐献骨髓对捐献的人有伤害吗?”医生望望娘摇了摇头。看娘有些不懂,医生打比方说:“骨髓就像韭菜,捐了又会长出来的。”农村里,韭菜不少,剪后生得更快更肥更多。娘懂了,娘脸上的灰白颜色没了,她想了想,仍拉着医生的手不放:娘有一个请求,希望医生能帮自己给那个女孩说说。
医生一笑,点头答应了。
四人去了另一间病房,见到了那个女孩。
娘走过去,一把拉住女孩的手。娘说:“娃啊,大婶求你了。”
娘指着他说:“我就这一个儿,请你救救他啊。”
见女孩不说话,娘猛地想起什么似的,指着医生说:“医生说了,对你没损害。如果有损害,这个要求大婶也说不出口啊。”
女孩雪白的脸上流下两行泪,望望她,仍没有说话。
娘急了,说:“娃啊,大婶跪下了。”
娘说着,准备跪下来。女孩忙一把拉住,流着泪说:“大婶,我才是病人,这位大哥是捐献者啊。”说着,女孩指指他,对娘说,“求大婶了,救救我。”
娘站在那儿,愣住了。
不过,娘马上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娘拉住女孩的手,打量着女孩毫无血色的脸,许久许久,眼眶红了,对他说:“去吧,娘不拦你。”
娘说:“出来了,娘煮鸡蛋给你补补身子。”
他“哎”了一声,笑着望了医生和女孩一眼,忙向手术室走去。他知道,他的方法成功了,善良的娘,一旦知道捐献骨髓是怎么回事,一定不会拦他的。
他猜对了。
六个小时后,他捐献了骨髓,走了出来。
爹娘迎上来,仔细打量着他,见他没事,爹一笑,得意地道:“小子,你答应了爹的,我劝你娘来,你回去可得陪爹喝几盅的。”
他一笑,手指一弹,嗒地一响。
娘这才知道,自己被骗来,是他和老头子商量好的,回头瞪了老伴一眼道:“啥出息?几盅酒,就让儿子收买了。”说完,拍着他的手笑笑,得意地道,“我儿捐了骨髓,救了一条人命,救了一个家,娘受一回骗,值啊!”
他望着爹娘笑了。
他想,有时,爱心也像韭菜,付出越多,播撒越快越广,不但能传及家人,甚至能传及世界,让每一个人心中都一片碧绿、一片阳光。
(摘编自2016年10月24日《石家庄日报》)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写他在医院,说明他是用装病来让母亲理解他的做法,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事由,表明他预感到母亲不会同意他捐献骨髓。
B.文章在写娘和女孩时都写到了脸色,写娘脸色由“灰白”到“灰白颜色没了”是为了表现娘由失望到希望的心理变化,写女孩脸色主要是表现她担心得不到救助。
C.爹在文中是一个次要人物,但他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爹支持儿子捐献骨髓,为了救助女孩,还与儿子一起隐瞒真相,骗了娘一回。
D.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娘身子一颤”,“娘坐那儿,眼睛直了”,“娘眼睛一亮”,就是三处精彩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娘由惊呆到恐惧到看到希望的心理变化。
【小题2】小说中的娘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以“爱心如同韭菜”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美媒称,中国于2017年7月公布了一项计划,希望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军者,到2030年时创造一个价值1500亿美元(约合950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月13日报道,对于美国从事人工智能的技术专家来说,这份英文版长达28页的文件,是对美国未来数十年中可能是最重要的技术研究领域内领导地位的直接挑战。它概述了中国政府一项积极进取、不遗余力的计划,把发展人工智能当作中国的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这项计划同样会激发民族自豪感,并引发决定大局的技术突破。报道认为,凭借庞大的市场规模,中国将成为人工智能强国之一,甚至是最强大的人工智能大国。

(摘编自《谁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领军者?中国进取 美国沉默》,2018年2月18日参考消息网)

材料二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政策、规划的接连出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将进入深度融合时期。经过60多年发展,全球人工智能如今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相对来说,中国人工智能研究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深度融合实体经济、改变人们生活方面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人工智能研究成果正实现产业化应用,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统计显示,当前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专利申请数量以及融资规模均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全球最值得关注的100家人工智能企业中,中国有27家。其中,腾讯、阿里云、百度、科大讯飞等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佼佼者。

在2017年年底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无人超市、智能互联汽车、虚拟现实康复设备等“黑科技”纷纷亮相,实体行业更加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因此获益。科大讯飞轮值总裁胡郁表示,人工智能将从两个方面来改变我们的生活,一方面是直接改变面向大众消费者的产品,如手机、玩具、机器人、智能家居等。另一方面是通过人工智能改变各种行业,比如教育、医疗、公检法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等。

摘编自《人工智能让生活更美好》,2018年1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中美人工智能各领域企业数量分布图


美国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全面领先,在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尤其是在算法、芯片和数据等产业核心领域,积累了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各层级企业数量全面领先中国。基础层(主要为处理器/芯片),中国拥有14家,美国33家,中国仅为美国的42%。技术层(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技术平台),中国拥有273家,美国拥有586家,中国为美国的47%。应用层(机器学习应用/智能无人机/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辅助驾驶/语音识别),中国拥有304家,美国拥有488家,中国是美国的62%。

摘编自《中美人工智能实力如何 这组数据告诉你答案》,2017年8月7日亿邦动力网)

【小题1】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人工智能领域美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中国在该领域的崛起,美国的领先地位可能不保。
B.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不仅将催生非常巨大的产业,还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人工智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工智能公司的数量和质量在全球都名列前茅。
D.人工智能产业包括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三个层级,其中算法、芯片数据是该产业的核心领域。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政府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文件,期望以此激发民族自豪感,实现技术突破,收到和美国的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一样的效果。
B.无人超市、智能互联汽车、虚拟现实康复设备等人工智能产品的问世,将极大地改变各种实体行业和我们的生活,让人们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
C.美国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全面领先于中国,从自然语言处理到语音识别,各个领域的企业数量都高于中国,显示了其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
D.从中美人工智能各领域企业数量分布图上看,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侧重于应用层,基础层和技术层发展相对较薄弱;而美国却恰恰相反。
【小题3】我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有哪些优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

(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C.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D.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小题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小题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