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属于天堂雨林(世界三大雨林区之一)的一部分,现正以每小时50个球场速度被毁。下图为满目疮痍的雨林局部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有( )
①修建穿越雨林的公路
②毁林开荒,种植油棕树
③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④砍伐森林,出口木材,换取外汇收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小题2】为了拯救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
A.减少载畜量
B.采育结合,实现综合开发利用
C.扩大耕地面积,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所需
D.禁止砍伐,把森林全部保护起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12 03:08: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为了加快亚马孙流域的大规模开发,巴西政府建成了全长达5500多千米的亚马孙横贯公路。下图是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修建亚马孙公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实施亚马孙开发计划而修建
B.从大西洋沿岸延伸到西部秘鲁边境
C.促进了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
D.修建雨林公路有利于热带雨林的保护
【小题2】关于亚马孙流域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主要方式
D.巴西政府为偿还外债将雨林出售给发达国家
【小题3】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这是因为
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
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
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林
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
【小题4】为移民进入亚马孙平原提供方便的人为因素是
A.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
B.“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
C.巴西东北部气候干旱
D.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
同类题2
下面一组画面反映了巴西的贫困农民为了生存而在热带雨林中开荒种地的过程,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此种农业生产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小题2】此农业生产模式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 )
①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③沙泥淤积,带来泛滥,洪涝灾害加剧 ④气候变得较为干燥、年温差变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同类题3
下列为南亚、东南亚森林面积变化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变化的原因或治理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的快速增加,持续对种植业的依赖导致毁林开垦
②经济快速增长下的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占据大量林地
③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
④利用现代科技改良树种是防止森林破坏的有效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这种变化趋势对环境的影响是
A.土壤含水率上升
B.地下水储量增加
C.地表径流变化率减小
D.生物多样性减少
同类题4
下图为“某植被类型的景观素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种植被的集中分布区是( )
A.寒带地区
B.欧洲
C.南美洲
D.东亚地区
【小题2】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森林生态系统发育的典型土壤是棕壤
B.河流水量丰富,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C.该森林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破坏
D.雨季来临时草木茂盛,百花盛开,旱季草木凋零,一片荒芜
【小题3】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般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之一
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③农业发达,高度机械化
④适宜热带作物种植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同类题5
(加试题)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不同土地退化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区域土地退化的方式主要有
、
。
A.石漠化
B.草地退化
C.沙漠化
D.土地污染
(2)试分析乙区域相对于丙区域土地退化更为严重的人为原因。
(3)从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c区域土地加速退化的原因。
(4)土地退化将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土地资源,恢复土地生产力?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