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区域产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变的过程,从大量消耗原材料、能源的类型向知识、技术、服务类型多的逐步过渡,在此过程中,产业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逐步减小
B.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资源密集等产业,使欠发达地区污染加重
C.发达地区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区域内相对落后的地区扩散,逐步缩小地区差别,从而在区域内达到平衡发展
D.发达国家的加工制造业向我国转移,首先向珠江三角洲转移,然后向长江三角洲转移,再向广大内地转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17 04:44: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东部沿海地区(南通)纺织产业向中西部(太康)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 )
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
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
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
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
【小题2】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
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
C.劳动力丰富且质优价廉
D.基础设施完善
同类题2
下图示意1993——2006年我国制造业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时期,我国制造业
A.工资总量中部地区最少
B.人均工资水平差距拉大
C.人均工资东部增长最慢
D.西部发展速度快于东部
【小题2】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东部地区产业并未向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工资水平
C.开放程度
D.交通运输
同类题3
读全球某产业转移路径及趋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反映的某产业最有可能是 ( )
A.电子元件生产
B.汽车生产研发业
C.宇航业
D.加工制造业
【小题2】我国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正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主要原因是()
A.内部交易成本低
B.劳动力成本低
C.原料资金丰富
D.市场环境好
同类题4
近年来,我国纺织业有加速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A.技术水平下降
B.劳动力成本上升
C.消费市场萎缩
D.行业人才流失
同类题5
读某产业转移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产业最有可能是
A.汽车制造业
B.电子元器件
C.高新技术产业
D.纺织、服装、玩具
【小题2】影响阶段Ⅳ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和市场
B.矿产和政策
C.环境和技术能
D.地价和工资
【小题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第二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85年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
B.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过去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
C.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这一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
D.经济迅速发展,带动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产业转移及其类型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