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图3--2--3是我国内陆某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
B.地球变暖,气候异常
C.地球运动,地形上升
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小题2】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灌溉
B.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
C.矿产资源开发
D.气候异常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0 02:46: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水蚀荒漠化是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在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植被破坏、土地生产力下降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为2000年、2008年、2015年滇池流域水蚀荒漠化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可知,滇池流域
A.轻度水蚀荒漠化面积比重始终最大
B.中度水蚀荒漠化分布逐渐连片发展
C.重度水蚀荒漠化面积先增多后减小
D.水蚀荒漠化的总面积基本保持不变
【小题2】滇池流域水蚀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湿润,雨季降水强度较大
B.地表平坦,喀斯特地貌分布广
C.土质疏松,遇水容易造成崩塌
D.草场退化,水土保持能力降低
【小题3】减轻当地水蚀荒漠化的措施是
A.在陡坡修建梯田,推广发展旱作谷物农业
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滇池流域承载力
C.推广使用沼气、沼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D.大规模开山采石,并注重矿山植被的恢复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甲、乙、丙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
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
B.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森林减少
C.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
D.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
【小题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丙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水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
C.人均耕地多
D.光热资源充足
同类题3
西藏是我国沙化土地扩展的三大省区之一,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等河流谷地、湖盆地与山前冲洪积平原。据 2011 年《第四次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西藏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 43.27 万 km2,比 2004 年第三次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减少了 789km2,遏制住了荒漠化面积增长的势头。读“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地理要素统计图”,完成下题。
2011年已遏制住了西藏荒漠化扩展的势头,主要采取的治理措施可能有
①保护天然植被
②合理安排工农业生产规模
③在荒漠化区域栽培速生阔叶林
④将下游居民迁到河流上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4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2)若A、B均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
(3)A图的荒漠化表现为__________,B图的荒漠化表现为_______。
(4)这种荒漠化在分布上表现为_________,常可以在_______和______草原等地见到。
同类题5
霍尔果斯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哈萨克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精伊霍铁路(精河—伊宁—霍尔果斯口岸)使我国的霍尔果斯与哈萨克斯坦的霍尔果斯实现了对接,成为有巨大经济潜力的“双子城”。下图为精伊霍铁路周围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霍尔果斯“双子城”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温暖湿润
B.石油产业兴旺发达
C.河谷地形平坦
D.边境贸易快速发展
【小题2】影响精伊霍铁路选线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
C.居民点
D.资源
【小题3】精伊霍铁路沿线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石漠化
D.盐碱化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