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图书评奖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好书、推介好书,倡导出版社多出好书,鼓励读者多读好书;读者希望通过图书奖项帮助自己选择、阅读好书,期望权威的图书奖项为他们选书、读书提供引导。要对参与评奖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出量化要求.在现有评奖标准严把政治性、思想性、文学性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应增加对图书质量、效益的量化要求,适当设立销量、利润的基本门槛。在资格审查时,要严格核查出版社上报评奖图书的印数、销量等。完善专家组评奖、读者参与的评选方式,要注重网民读者的话语权。注重吸纳网民读者的意见,开辟专门的网上评选渠道。结果计算按专家组评选、网民读者评选各占一定百分比分配权重。不同类型的图书评选,两类权重可作适当调整。改变网民读者对中国图书奖项的传统认知,保持中国图书奖项评选权威性、公正性、影响力的同时,利用多种有效手段,打造图书奖项品牌,提高各大图书奖项的知名度,在网民读者中形成口口相传的效果。网络阅读的特性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对于某些以销量、热度为主要标准的网络好书评选,应予以正确引导,不能放任其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社会效益。
(摘编自《中国网民对茅盾文学奖认知度最高诺贝尔文学奖第三》,2018年4月26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中美大学阅读榜单对比图
排序 | 美国(哈佛大学) | 中国(浙江大学) |
1 | 《在伯明翰监狱里写的一封信》马丁·路德·金 | 《平凡的世界》 |
2 | 《风格的要素》威廉·斯特伦克 | 《我执》 |
3 | 《领导大不易》罗纳德·海菲兹 | 《万历十五年》 |
4 | 《文明的冲突》塞缪尔·亨廷顿 | 《狼图腾》 |
5 |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内曼 | 《常识》 |
6 | 《君主论》尼可罗·马基亚维利 | 《牛奶可乐经济学》 |
7 | 《政策分析入门》伊迪斯·斯托基 | 《心理学与生活》 |
8 | 《正义论》约翰·罗尔斯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9 | 《公司财务原理》理查德·布雷利 | 《天龙八部》 |
10 | 感谢您的忠告》杰·海因里希斯 | 《国富论》 |
(摘编自《中关大学生阅读书单公布:对比结果惊到你了吗?》,2018年4月19日搜狐教育)
材料三: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较2016年的4.65本略有增长。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45.1%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高于对其他阅读形式倾向的占比。调查发现,国民对自身阅读的满意度偏低。另外,我国成年国民对当地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2017年有超半数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
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67.5%,农村居民图书阅读率为49.3%。为推动农村阅读,目前已经在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图书馆和“农家书屋”项目的建设。农村阅读的普及程度直接关系到美丽乡村的建设程度。在阅读推广的过程中,更关键的是那些热爱读书的人发挥的引领、指导作用。为此应建议加强阅读推广人的培养和相关组织的发展工作,提升农村整体阅读水平。
(摘编自《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有声阅读成新增长点》,2018年4月19日人民网)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图书奖评奖时,如果网民读者评选的分配权重占有压倒性优势,那么中国图书奖项评选将更具权威性、公正性、影响力。 |
B.从榜单来看,美国大学生阅读最多的是经典的政治学、哲学著作,而经典类的书目却不在中国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
C.从榜单可以看出,中国的大学生较少阅读有普遍意义的自然科学类书籍和富有想象力的书籍。 |
D.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图书阅读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2017年我国大学生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略高于2016年。 |
A.图书评奖在关注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经济效益,切不可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
B.应加强对获奖图书的宣传力度,打造图书奖项品牌,同时在评奖过程中,也应发挥网民读者的重要作用。 |
C.图书评奖活动应增加对图书质量和效益的量化要求,增加资格审查环节,核查出版社上报评奖图书的印数和销量等。 |
D.图书评奖活动要想办好,须进一步完善评奖条件、改进评奖方法,办好这一活动对出版社和读者都大有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