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 世纪80年代,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主导产业为服装加工业、印刷业、金属制品业等。90 年代中后期,格局逐步改变,主导产业转变为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下图是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示意图,

据此回答问题。

(1)20世纪80年代, 密集型产业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9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推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其原因是( )(双选题)
A.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
B.土地租金低、矿产资源丰富
C.拥有廉价、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2) 90 年代后,粤东、粤西、粤北建立产业转移园区,承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主要原因是劳动力 和土地租金 等。
(3)简述产业转移对粤东、粤北、粵西的有利影响。( 至少回答2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2-27 11:03: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徽省汽车产业起步于1968年,从1980年代后期快速发展,拥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和一批自主品牌,初步形成了以整车为主导,改装车和零部件为支撑,门类齐全的汽车产业格局。在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产品体系由单一的载重汽车发展到客车及底盘、轿车、轻微型载重汽车、商务车、专用汽车等系列产品,涌现出江淮汽车、奇瑞轿车、安凯汽车、合肥昌河、星马专用车等国内知名生产企业和企业集团,具有了很强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安徽汽车整车出口呈现持续增长。2011年出口22.07万辆,占全国出口汽车总量的27%,居全国首位。
2010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成立,为安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能源汽车战略基地启动建设,新型显示、机器人、智能语音等百亿级项目产业集聚基地开工建设。2015年皖江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6825.4亿元,占整个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76.5%。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皖江城市带的生态发展同样走在前列,从2010年到2014年,皖江示范区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4个百分点,万元GDP用水量年均下降7.6吨。与之前安徽承接产业转移还是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为主,皖江城市带的发展给安徽带来了一个大批新兴企业和配套产业,未来安徽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
下图为安徽省位置图和皖江城市带区域图。

(1)简述安徽汽车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___________。
(2)安徽皖江区作为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分析该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______。
(3)与之前承接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为主相比,指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成立给安徽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______。
(4)某全球顶级汽车自动驾驶软件企业的研发总部考察该示范区,有人认为可以迁移到此地,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