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方圆古泉斋

聂鑫森

在古城湘潭,有一家百年老店“方圆古泉斋”,专门经销古钱币。门脸不大,店堂也不宽敞,但名气很大。老板姓甄名曲声,五十来岁,身材矮胖,但一双眼睛特别亮,称之为“目光如炬”绝非虚词。

“方圆古泉斋”的货源较为充足,低档、中档、高档的都有。前两类陈列在货架上,任人观看、选购;高档的则盛于各种不同的锦盒里,有行家问及方拿出来,如刀币、布币、蚁鼻钱、五铢钱、金错刀币、对钱、合背钱等。各种钱币的,一是有人送上门来兜售,二是甄曲声在本地或外地收购而来。他有好眼力,辨年代、断真伪、识品相,从不会错,既有对家学的传承,自己又喜读书、善交游、重实际考察,大家称他是“真正钻进钱眼里”的人物。

华兴绸布贸易公司的总经理华壮飞,业余喜欢收藏古钱币,他不常来“方圆古泉斋”,但来了就要买高档货。华壮飞比甄曲声年长两岁,瘦高个,脸窄、眼小、口阔,性子很直率,走路一阵风,说话像放连珠炮,语速快,声音浑厚。

气焰需张的日寇,攻陷武汉后,南下直逼长沙。湘潭与省会长沙相距不过七八十里远,气氛领时紧张起来。

夏天的一个上午,“方圆古泉斋”没有什么顾客,很静。甄曲声坐在柜台里,默读南宋洪遵所著的《钱志》一书。

华壮飞忽然走了进来,大声说:“甄老板还能安然读书,修炼到家了。”

甄曲声放下书站起来,说:“华兄好些日子没来了,快请坐。国事日艰,谁还顾得上玩赏钱币啊?我正闲得无聊哩。”

两人在店堂的八仙桌边坐下来,喝茶,抽烟。华壮飞说:“我想购一枚古钱,不知贵店有没有?‘靖康’钱!”

“这是稀罕物,我只见过几次。但兄若真心想要,我可以去访寻。”

“当然是真心要!”

“靖康”是北宋最后一个年号,在位的皇帝是宋钦宗赵桓,清康元年为公元1126年。第二年,钦宗父子便被金人所携,史称“靖康之耻”。

“华兄是要‘靖康通宝’还是‘靖康元宝’?是要何种书体的?什么价才肯接受?”

“只要有‘靖康’二字的钱币就行,价亦不论。我要将它系在身上,以警示自己莫忘国耻、卧薪尝胆,还要让亲人、朋友时时看见,好同心协力抗击倭寇。”华壮飞说完,站起来,拱拱手“咚、咚、咚”地走了。

两个月过去了。

甄曲声终于在成都一个古玩商的手里,购到两枚一模一样的“靖康通宝”,钱文是瘦金书体的楷字,而且是宋钦宗的手笔,故可称为“御书钱”。但他在放大镜下细看钱文和铜质,便断定一枚是真的,另一枚是清代的仿品。

古玩商坦率地说:“我知道你的眼力厉害,但是,我得两枚一起卖,真的三两黄金,仿品一两黄金!否则,我不出手。”

甄曲声咬了咬牙,认了。

回到湘潭,甄曲声守口如瓶,不向任何人提起此事。每夜,他在灯下握着放大镜看了又看,思绪万千。最后决定,把仿品当真品交给华壮飞,收三两黄金,而且声明就访到这一枚;把真品留下来,日后自有大用。

甄曲声将“靖康通宝”送到华府。

华壮飞细细地观赏一阵后,说:“辛苦你了,谢谢。三两黄金,值!”

甄曲声心有内疚,惴惴然告辞。

许多人都知道华壮飞有了“靖康通宝”,至于是从何处得到的,华壮飞笑而不答。他用一根白丝绦穿过钱孔,再系到腰带上。凡有人要看,他就掏出来一示,口里念着岳飞《满江红》中的句子;“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1944年秋,沦陷了的湘潭,到处飘着日寇的膏药旗。

华壮飞突然被关进了日军宪兵队的大牢里,罪名是:他的华兴绸布贸易公司悄悄地为抗日游击队捐赠了大量做军装的土棉布;身系“靖康通宝”古钱,鼓动他人抗日情绪。那枚古钱被汉奸从他身上搜出,并用铁锤当众砸毁了。

甄曲声通过不少关系,在华壮飞将被处死的前一天晚上,提着盛酒菜的食盒,去监狱探看老友。

“曲兄,多谢你来看望我。”

“华兄,我对不起你啊。”

华壮飞截住他的话头,小声说:“你想说什么我知道。你给我的‘靖康通宝’,当时我一看就知道是仿品,本想揭穿,但马上从你平素的为人上推测,你还有另一枚真品,留下来定有深意。果真如你所料!若砸毁的是真品,何其痛惜。我以‘靖康通宝’仿品张扬于人前,是为张扬抗倭之正气。你好好保留真品,同样是保存中华之国粹。千万别给我真品,一个将死之人能保存完好吗?来,且痛饮三杯!”

“痛快!”

“痛快!”

............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称呼甄老板“是‘真正钻进钱眼里’的人物”,是一种幽默的说法,并非讽刺他唯利是图,而是称赞他收藏古钱币经验丰富。
B.华兴绸布贸易公司的总经理华壮飞的名字,就透露着作者的写作意图,让读者联想到中华民族英雄岳飞那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精神。
C.古玩商知道甄老板在替华壮飞寻找“靖康通宝”,所以将真假两枚铜钱以四两黄金的高价卖给他,以便于甄老板保护“靖康通宝”。
D.华壮飞一开始就知道甄老板给他“靖康通宝”是赝品,却没有道破;一是只想用这四个字来激励自己和身边的人,一是出于保护。
【小题2】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甄老板的形象特征。
【小题3】请结合全文分析“靖康通宝”在小说中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23 03:50: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9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2018年中国国际信息展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约400家企业纷纷“盛装亮相”,集中展示信息通信业的前沿技术及其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其中,酝酿多年、呼之欲出的5G成为热点中的热点。无论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还是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贝尔等大型设备商,都把5G端到端解决方案和5G行业应用作为展示亮点。
5G从去年的“启动年”转到今年的“试点年”。三大运营商已先后在国内10多个城市开启5G试商用,计划在2018年年底前建设上千座5G基站。据悉,中国也将很快发放5G牌照、明确5G频段,从而加速5G商用。
与3G的跟跑、4G的并跑不同,5G时代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预商用测试等方面实现了领跑。华为在今年年初就推出了基于3GPP5G标准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包括无线基站、传输网、核心网和全球首款5G商用终端。更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华为面向全球推出了手机芯片——麒麟980,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采用7nm制作工艺的麒麟980,搭配巴龙5000基带调制解调器,正式成为首个提供5G功能的移动平台。
作为大宽带、低时延、大连接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将把人们的移动宽带体验推向新高度,极大地丰富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体验。京东方高级副总裁张宇介绍说,5G将使色彩更丰富、层次感和立体感更强的8K超高清视频的应用成为可能,不仅给观众带来极致的视频体验,还将为医疗、文物保护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业内人士指出,5G将赋能无人驾驶、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推动众多行业数字化转型,催生万亿级规模的数字化市场。

(摘编自赵永新《5G商用在路上》,2018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据奥迪官网报道,当地时间8月2日,奥迪与爱立信(Ericsson)宣布,计划率先将5G技术用于汽车生产。在奥迪总部德国因戈尔施塔特,两家公司就一系列活动达成一致,共同探讨5G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能够满足汽车生产高要求的潜力。
5G是下一代移动通信,可扩展现在移动网络的性能,以满足消费者和工业的未来需求。5G网络意味着超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快的宽带体验。而对企业而言,5G将推动未来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工厂等新应用的实现。该技术具有很多网联特性,对工业4.0而言至关重要。工业4.0的生产过程越来越灵活、复杂,该技术可让数据吞吐率加快、网络容量增多,同时提升安全性。此外,超低延迟可确保工厂系统中设备之间响应速度快。

(摘编自余秋云《奥迪合作爱立信 率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5G技术》)

材料三: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无线通信大约以每10年一个周期的进度经历了从1G-4G的变迁。 1984年,基于模拟蜂窝技术的1G无线通信出现。1990年开始,2G主流技术标准 GSM 和CDMA One相继发布,全球进入数字通信时代;2000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将WCDMA、CDMA2000、TD-SCDMA以及Wi-MAX确定为3G的四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2010 年,TD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下的4G技术开始成熟并商用。
材料四:
标准
1G
2G
3G
4G
5G
制定
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21世纪初
2012
预计2020年
 
技术
方案
FDMA(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技术)
GSM(数字语音传输技术)
TD-SCDMA技术、智能天线技术、WAP技术、快速无线IP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多载波技术
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仍在积极探索中
通信
标准
美国AMPS系统和后来改进型系统TACS,以及NMT和NTT等
GSM发源于欧洲、DAMPS(先进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
CDMA2000、WCDMA和TD-SCDMA(国产)
TD-LTE、FDD-LTE
5G标准、关键技术、频谱问题未形成共识
宽带信息服务
区域性的移动通信
较高的通话质量
高速数据、慢速图像、电视图像
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
构建网络社会、提供高速网络、完全能满足超高容量、超高可靠性、随时随地可接入性等要求
传输
速度
 
GSM236-118kbps
CDMA153kbps
本地区2Mpbs
移动144kbps
100Mbps下载
200Mbps上传
手机下载10Gbps
 
高纳德咨询公司在近日发布的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状况报告中指出,5G和折叠屏等新技术将推动下一波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的增长,预计5G移动设备的销量在2020年将会达到6500万部。
目前,中国三大运营商已经获得工信部分配的5G试验频率,并加紧推动5G商用。中国移动将于明年上半年推出5G智能手机。
据中国移动的预判,在2019年5G预商用阶段,测试、预商用5G终端可能在30款以上,其中5G手机价格预计在8000元以上,数据类终端价格可能在3000元以上。到2020年5G规模商用阶段,商用终端品类有望超过60款,5G手机的门槛可能降至1000元以上级别。随着2020年5G手机价格降至1000元,5G手机的普及率将大幅提升。

(摘编自高雯《2020年5G移动设备销量将达6500万部》)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5G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具有大宽带、低时延、大连接的特点,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体验,还能为医疗、文物保护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B.2017年是5G的“启动年”,2018年是5G的“试点年”,三大运营商和不少大型设备商都密切关注5G行业应用,并先后在国内开启5G试商用。
C.5G可扩展现在移动网络的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快的宽带体验,为推动未来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工厂等新应用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D.据预测,在2020年5G规模商用阶段,5G移动设备销量将会达到6500万部,5G手机的门槛可能降至1000元以上级别,5G手机的普及率将大幅提升。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以华为在5G方面的成果和地位为例,表明与3G跟跑、4G并跑不同,5G时代中国在多个方面实现了领跑。
B.材料二报道奥迪与爱立信宣布计划率先将5G技术用于汽车生产,两家公司共同探讨5G能够满足汽车生产高要求的潜力。
C.材料三表明全球无线通信大约以每10年一个周期的进度经历了从1G-4G的变迁。5G技术方案定型,完全满足了客户超高容量、超可靠性的要求。
D.材料一、二、四显示5G时代的到来令人兴奋。2019年将是重要的一年,然而在2020年之前,5G还不太可能大量应用于移动设备。
【小题3】5G商用在中国加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当下长篇创作的“有”和“无”

文艺创作政策环境的空前宽松,给文学创作带来了空前的繁荣。而长篇小说的创作,更像一条刚直而妩媚的山脉,从文学的海洋里拔地隆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遗憾的是,在这条整齐的文学风景带上,缺乏众望所归的巅峰之作。写现实的,我们没有看到《平凡的世界》那样的震撼;写历史的,我们没有看到《白鹿原》那样的厚重;写民族的,我们没有看到《尘埃落定》那样的深沉。

当下长篇作品题材广阔,现实的、历史的、民族的、军事的、环保的、航天的、职场的,涉猎甚广。题材广度的开拓。使得长篇小说的创作繁花似锦,斑斓多彩。探索广度的开拓使得小说家对文本的记叙,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表达模式。但是在阅读之后,我们总感到,洋洋洒洒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实际上外强中干,弱不禁风。

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历史文化的复杂性和深刻性,都为文学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不少长篇作品也在现实和历史的描摹与回望里显得质地优良。或风吹人生,温暖生命;或雨润年华,鼓舞斗志。遗憾的是,有不少小说没有文学的艺术美感,没有文学的精神美感。或以审丑为美,丑化现实;或以恶俗为乐,躲避崇高。

有位华裔作家曾说过一句话,他认为中国目前的小说家不具备创作“伟大小说”的条件,这话不无道理。

我们常说,作品要上来,生活要下去,可是,我们的小说家有几个人真正地下去了?他们往往会在不清楚自己文学生活的家底时,就急于表现,急于出名,急于获利。经济大潮的冲击,喧嚣的社会,也让他们变得浮躁消沉,一些因匆忙而留下的缺陷总是像阴影一样缠绕着他们,读者怎么能够在这样的作品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和享受呢?

我们读格拉斯的《铁皮鼓》、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对文本结构的精巧设置,对每一个细节的精妙处理,对叙述节奏的控制,他们对长篇小说的驾驭能力总是让我们震撼。再有,语言是整个文学作品最闪光最有魅力的所在,而我们的小说家不是把语言当作歌去唱,而是当作砖去码,不能深得语言魅力的精髓。

当下的文学批评越来越忽视文本细读,越来越迷恋庸俗社会学,具有市侩化倾向,只有表扬没有批评,这也使虚荣的小说家们躺在廉价的温床上沾沾自喜。文坛一团和气。用鲁迅的话说,看似平静,实则了无生气。

艺术有刻度和准星,却没有终点和顶峰。只要艺术没有止境,长篇创作就应该是永远在爬坡,从一个高度达到另一个高度。

【小题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为当下文学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开拓题材广度,小说家将会创作出众望所归的经典之作。
B.作者对外国作品大加赞赏,既是肯定外国小说家的才情,同时也批评了部分小说家忽视文本,把语言当作砖去码的现象o
C.引用鲁迅的话意在说明,当下长篇小说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导致文学的发展没有生机和活力。
D.有的小说家不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美,而是展示生活中的丑,把审丑当作艺术的标准去追求。
【小题2】(小题2)作者认为当下长篇创作整体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
【小题3】根据文意,小说家应该如何去“爬坡”才能创作出“伟大论述类文本。
答: ▲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2018年1月2日,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
材料二:2014一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

材料三: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玛,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摘编自新浪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
材料四: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
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
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年1月4日报道)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服务。
B.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也存在部分市场机构扰乱公平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的问题。
C.据材料二可知,从移动支付用户同比增长走势来看,2020年将是2015年的两倍多。
D.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让移动支付变得绝对安全。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与以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城乡差异。
B.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增长率将持续稳定增长。
C.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600元的大餐,消费者只能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
D.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静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什么是区块链?其实它是一种特殊的“账本”,这个账本是以分布式的方式存储在整个网络上,通过密码学的原理,保证它不会被篡改,也不会被伪造。区块链的工作原理是:甲需要向乙发起一笔交易,于是甲先发起请求,创建一个新的区块,然后这个区块就会被广播给网络里的所有用户,当所有用户验证同意之后,这个新创建的区块就会被添加到主链上,而在这条链上所有的交易记录都是永久和透明可查的。区块链的技术应用广泛,但是非常复杂,我们只需要知道区块链的三个核心特点: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全程追溯。
搜狐网《当区块链遇上汽车,会发生什么?》
材料二:
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区块链的诞生替代了“第三方机构”,避免了因记录不详、信息丢失而发生的不公正现象。区块链其核心意义和价值在于,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能够从技术层面建立信任关系。正是基于此,人类将因此开启从信息传递到价值传递的过程。当价值互联网逐步形成后,区块链的优势——快速、高效、低成本、透明、相对公正等,都将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优势也将被放大。届时人们能够在网上即时传递价值,这些价值可以表现为资产、资金、资源等。仅这点,就已经令无数科技企业为之兴奋。
百家号“媒介360”
材料三:
记者调研发现,围绕区块链技术,业内存在浓重的炒作风气,长此以往,并不利于该项技术应用的务实推广。 2017年11月13日,港股上市公司坪山茶叶发布公告,将公司原名“坪山茶叶集团有限公司”更改为“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至今该公司主业仍未明显涉足区块链业务,但股价却有一定幅度上涨。比特币热炒之下,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蹭热点”。目前这种疯狂不仅仅局限在将公司名字简单地加上“区块链”字眼上,只要能与比特币有一点关系,该公司就很可能融到大笔资金并迅速提高价值,这样的不良风气有扩散的迹象。
新华社 《区块链:误解有多少,泡沫就有多大》
【小题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块链以分布式的方式存储于整个网络上,它不会被篡改和伪造,其交易记录公开透明。
B.甲向乙发起交易的请求会创建为区块并广播到网络里的所有用户,过程中所有用户参与。
C.区块链技术将开启从信息传递到价值传递的过程,从而让人类首次能够建立起信任关系。
D.“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主业未明显涉足区块链业务,反映了区块链领域的炒作风气。
【小题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区块链技术非常复杂,但是我们只需要知道它的三个核心特点,就能够广泛应用该技术。
B.区块链技术将消除“第三方机构”可能带来的不公正现象,彻底改变人类社会价值传递方式。
C.区块链将可能凭其优势在未来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众多科技企业已敏锐地感知到其中的商机。
D.围绕区块链技术产生的炒作,是为了提升股价或者融资,这种风气有利于企业激发创新活力。
【小题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有关信息,简要概括区块链这个“账本”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地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数字经济时代,无论从事哪行哪业,都需要通过对数据资源的收集、整理、挖掘来提升效率。大数据将成为未来最有价值的资源。“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继土地、能源之后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说。

“短短几年里,大数据战略已经从全面总体布局,向各大行业、细分领域扩展延伸。一系列战略规划的大布局体现了大数据发展驱动效应日趋凸现。”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黄殿中表示,辨识和管控大数据风险成为监控国家安全能力的试金石,也是体现国家安全的“晴雨表”。

为保障大数据安全,中央网信办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指挥协调与落地部署工作。在顶层设计方面,中央网信办协同相关单位,在网络安全、信息化发展和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共同促进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增补完善和相应国家战略政策的落地出台;在安全审查方面,进一步防范信息安全产品与技术应用领域的潜在隐患和安全风险,为公民、国家信息主权和数据主权的保护提供切实支撑。

 (摘编自李政葳《构建大数据健康发展的安全生态环境》,《光明日报》2017年5月29日)

材料二:

为了使学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很多地方和学校纷纷“出招”。上海市建成了“上海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为资助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东北师范大学以数学建模的方式,立足于10万余条数据信息,确立了新的“量化测评模型”。

这些大数据的手段不仅能够“精准”地找到资助对象,还能更加切合实际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找到精准的切入点。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介绍,学校利用大数据平台可以每天实时采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信息,并进行实时分析,对学生成绩下降、迟到早退、消费反常、上网成瘾等异常行为进行实时预警。

郑庆华说:“通过大数据平台对经济困难学生的隐形特征挖掘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学生普遍存在提高自信心、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明晰职业规划、开拓国际视野、增强创新精神等发展性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推进“西迁精神”新传人培育计划,并为建档立卡学生专门设立“自强不息成长成才”项目,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赴陕西省12地市政府实习、海外交流访学和国际组织实习,开展“国运交大”青年领导力公益实践项目,提升受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摘编自樊未晨《学生资助将从经济资助转为资助育人》,《中国青年报》2018年9月7日)

材料三:

传统的行政模式受技术条件限制,往往基于宏观情况开展决策、实施监管和提供服务,这容易造成决策不够科学、监管不够充分、服务不够细致等问题。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政府工作过程可以实现全流程数据化记录,为深度分析、过程回溯、事后监管、优化服务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并为快速落实责任,及时发现、处置问题提供便利条件。

从总体上看,大数据在国家治理中的运用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地方、部门对大数据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认识不清晰、不到位,往往被动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缺乏主动利用大数据进行治理创新的意识和勇气。

运用大数据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对政府数据、企业数据和社会数据的综合挖掘和应用。但目前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仍然存在障碍。比如,对数据的归属权、管理权和使用权还缺乏清晰界定,一些地方、部门往往对能否共享数据、能否使用数据存在疑虑。数据管理和交易规则仍不完备,对数据流转过程中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明确界定,这些都不利于数据的充分共享和应用。

(摘编自孟庆国《运用大数据提升治理水平》,《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6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的开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为各行各业提升效率助一臂之力,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危及公民隐私、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等新问题。
B.随着大数据战略向各大行业、细分领域扩展延伸,大数据的驱动效应也越来越显著,如今大数据已经成为比土地和能源更重要的生产资料。
C.大数据的运用,能够使地方和学校“精准”地找到资助对象,并为其成长成才找到精准的切入点,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目标因此得以实现。
D.受技术条件限制,传统行政模式往往会造成决策不够科学、监管不够充分、服务不够细致等诸多问题,运用大数据能够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大数据风险的辨识和管控已成为衡量国家安全监控能力的重要指标,需要综合运用政策法规、技术保障等手段,调动各层面的优势力量来予以加强。
B.大数据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运用,促进了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新传人培育计划和为建档立卡学生设立“自强不息成长成才”项目等活动的开展。
C.目前,大数据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在国家治理中的运用还不成熟,需要我们继续加大学习和研究力度,增强应用能力。
D.大数据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可实现传统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大数据的运用可帮助政府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为创新治理模式提供有效支撑。
【小题3】为了更好地发挥大数据在社会各领域中的作用,我们需要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试结合文本,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