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时代,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各种电子屏幕,我们可以把这种阅读方式称为读屏。阅读进入读屏时代,是与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革命密不可分的。信息时代给阅读带来了变化,创造了很多新价值,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价值,这些负价值构成了潜在的危机,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需要警醒。
读屏时代,大量的信息蜂拥而来,人们接触的信息多了,积累的知识却少了。一是因为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构成知识,不是所有信息都具有价值和意义,真正重要的讯息会湮没在一大堆不太重要的讯息中而难以识别;二是因为构成知识的那部分信息,若要积累下来,并成为人们智慧的一部分,需要认真理解、品味,光靠浏览是不够的。一位法国哲学家这样写道:“信息社会中存在这样一个悖论——我们仿佛拥有了关于这个世界越来越多的信息,但这个世界在我们看来却越来越缺乏意义。”有意义和价值的信息才能成为知识;知识转化成改变世界的工具时,它才能成为智慧。在当今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无知不是错读了许多书,而是被大量无意义、无价值的信息包围,进而无法静下心来真正地阅读。
在信息时代,大量虚假信息、不准确不科学的知识等垃圾信息在网络上肆意传播,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信息随便流动与传播。互联网为所有人提供了写作和发表的平台,平台准入门槛低,缺乏严把质量关的“守门人”。另一方面,信息受经济利益驱动。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大量真真假假的廉价信息甚至免费信息,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那就是以牺牲知识和科学为代价换取的广告或其他领域的收益。其实虚假信息的危害丝毫不亚于售卖假药。不同只在于,假药毒害身体,假知识毒害精神;假药的后果可能立竿见影,假知识的后果犹如慢性毒药。
在信息时代,人们在享用着大数据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大数据。一方面,人们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应有尽有、跨越时空的信息,应用这些信息从事科学研究和其他生产、生活活动,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但久而久之,人们对大数据和搜索引擎产生了依赖,仿佛离开了它们自己便无法行动了,传统的通过阅读查找资料的基本功有丧失的危险。另一方面,当人们开始搜索或试图在网上获取信息时,有关个人的信息就随之被记录了,个人便成为大数据本身被计算和运营,个人的思想也被“大数据”有意识地“启发”和导引着,成为由信息摆布的奴隶。例如,离开了电脑和电子邮件,我们无法工作了;不依靠导航系统,我们不会走路了;离开手机,会产生孤独感甚至恐惧感。
(摘编自于殿利《阅读的三个时代》)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息时代给阅读带来了变化的同时也带来潜在的危机,需要引起重视和警醒。 |
B.读屏时代,信息的涌入不会让人们积累更多的知识,反而会影响真正的阅读。 |
C.大量垃圾信息在网络上肆意传播,这与信息随便流播和经济利益的驱动有关。 |
D.大数据和搜索引擎能够提高人们的效率,但也会导致我们变得无法独立生存。 |
A.文章引用法国哲学家的话,论证了信息量增多会使积累的知识减少的观点。 |
B.文章运用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手法,论述了虚假信息在网上传播的危害。 |
C.文章结尾既阐述了运用大数据的有利面,又重点阐述了运用大数据的弊端。 |
D.文章运用总分的论证结构,论述了读屏这种阅读方式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
A.只要静下心来长久地浏览构成知识的信息,积累的知识就会成为智慧的一部分。 |
B.为互联网写作和发表的平台设置一定的门槛并严把质量关,可以减少垃圾信息。 |
C.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摆脱对大数据和搜索引擎的依赖,就不会被大数据导引。 |
D.读屏这一阅读方式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只要我们警醒就能避免它带来的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