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网站首次公布了2016年度各省份绿色发展指数和公众满意程度。专家认为这对于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引导各地区各部门树立正确发展观和政绩观意义重大。
绿色发展指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测量仪”。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如何,需要“一把尺子”来衡量。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明确我国将对各省、区、市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机制,以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绿色发展指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器”。纷繁的数据背后,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指向清晰可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平衡。“排名靠前的省份有各自存在的‘短板’,靠后的省份也有部分领先的指标,需要扬长补短。”李晓西说,指数的比较研究能够正确指出绿色发展的着力点,为决策者评价政策效果提供参考依据,这是“从让我干到我会干”的一个重要指南。
推进环境治理打好持久战。专家分析,治理指数重点反映地方政府在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方面开展的工作;而质量指数重点反映大气、水、土壤和海洋的环境质量状况,既与当地的环境治理工作进展情况有关,也与当地的气候、自然条件、产业结构等因素有关。
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获得感”。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区绿色发展指数和公众满意程度排名的落差较大。例如,北京、上海分别为绿色发展指数排名第一和第四,其公众满意程度排名为例数第二和倒数第九。
(摘编自《人民政协报》《各省份绿色发展指数大排名》
材料二
2016年度17市绿色发展总指数及分类指数
地区 | 绿色发展指数 | 资源利用指数 | 环境治理指数 | 环境质量指数 | 生态保护指数 | 正常质量指数 | 绿色生活指数 |
济南市 | 80.89 | 81.3 | 79.6 | 83.57 | 70.47 | 87.41 | 85.51 |
青岛市 | 81.85 | 80.06 | 85.07 | 87.05 | 69.36 | 90.17 | 82.45 |
淄博市 | 81.4 | 85.94 | 83.25 | 82.54 | 71.82 | 81.06 | 77.6 |
枣庄市 | 77.58 | 83.8 | 79.81 | 78.28 | 71.26 | 67.17 | 73.55 |
东营市 | 80.46 | 82.6 | 84.51 | 86.14 | 64.77 | 77.31 | 82.26 |
烟台市 | 84.04 | 88.53 | 82.58 | 84.68 | 74.78 | 89.51 | 80.96 |
潍坊市 | 79.09 | 85.32 | 79.09 | 78.7 | 65.61 | 84.14 | 76.96 |
济宁市 | 80.29 | 83.51 | 82.19 | 84.36 | 73.58 | 73.69 | 76.12 |
泰安市 | 79.74 | 86.08 | 74.09 | 84.62 | 70.64 | 78.96 | 75.56 |
威海市 | 81.71 | 84.22 | 76.35 | 89.7 | 67.12 | 92.07 | 79.86 |
日照市 | 75.07 | 78.13 | 73.35 | 77.99 | 67.51 | 74.35 | 75.08 |
莱芜市 | 77.91 | 79.85 | 73.61 | 86.46 | 69.72 | 75.87 | 76.82 |
临沂市 | 74.1 | 71.01 | 74.29 | 86.29 | 69.45 | 76.38 | 65.05 |
德州市 | 73.49 | 77.4 | 66.85 | 78.52 | 66.77 | 73.8 | 72.9 |
聊城市 | 76.67 | 81.1 | 82.53 | 77.09 | 68.94 | 71.87 | 69.67 |
滨州市 | 74.93 | 75.87 | 72.74 | 79.85 | 68.62 | 75.59 | 74.96 |
菏泽市 | 72.29 | 79.32 | 66.85 | 77.82 | 65.48 | 73.26 | 69.04 |
(摘编自《大众日报》
材料三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是促进绿色发展政策措施的一项重大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可积极促进能源外部成本内部化。建立高效的能源经济体系,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中国宏观经济中长期发展始终面临的重大命题。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使能源价格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治理成本,有利于促进能源外部成本内部化,纠正能源负外部性,更好地平衡协调“清洁低碳、可靠供应、价格可承受”三方面关系。
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可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我国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相对稀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污水、雾霾、垃圾等突出环境问题,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障碍。恰当的经济政策应当是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将负的外部性内部化,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使生产者、消费者为能源资源消耗、污染排放“付费”。
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可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生活改善,更多的是结构变化。全面实现绿色发展,最重要的是改善结构,提高低碳、清洁、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比重,压低高碳、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生活方式比重。
价格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在实施过程中还会与其他政策发生冲突与矛盾。只有加强价格机制创新与推动绿色发展的其他机制的协调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总体效应。
(摘编自《经济日报》,《绿色发展价格机制:促进绿色发展政策措施的重大创新》)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指出我国将考核各省区市的相关情况,并以其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
B.专家分析生态环境治理指数既与当地的环境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有关,也与当地的气候、 自然条件产业的结构等因素有关。 |
C.材料二从分类指数看,资源利用指数最高的市是烟台市,为88.53;环境治理指数最高的市是青岛市,为85. 07。 |
D.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遇到的障碍包括我国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相对稀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等。 |
A.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的民族大计,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指向不包括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来引导结构调整。 |
B.专家认为《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对于引导各地区各部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意义重大。 |
C.材料一中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成绩评比中无论是排名靠前的省份还是排名靠后的省份在发展中都需要扬长避短。 |
D.材料三中认为单一的价格机制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与其他机制协调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总体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