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匹马两个人

迟子健

一匹老马拉着两个老人,朝二道河子方向走。 马是瘦马,走起路来就难免慢慢腾腾的。两个老人,是一对夫妻。老头子跟老马一样瘦,老太婆则像个大树墩一样胖。他们都是小眼睛,是那种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尤其是 老太婆。因而有的时候,马觉得老太婆是没长眼睛的人。

二道河子离他们居住的村庄有二十里路。这条路,马不知走了多少趟,也不知走了多少年,只记得以前背上吃了主人数不清的鞭子。马还记得,他们的儿子第一次被人用手铐带走时,哪怕是走在没有辎重的平道上,它也要挨上几十道鞭子。而他第二次戴着手铐被人带走后,他们对它则温情多了,夜里不忘了喂点豆饼给它吃,女主人还常常用一把刷子给它理鬃毛,仿佛把它当成了他们的儿子。

同以往一样,坐在车辕的男人垂着头袖着手打盹,车尾的老太婆则躺着睡觉。他们不用担心马会走错路,因为去二道河子只这一条路。他们也不用担心马会受惊,因为这个季节没有其他的车辆过来。马呢,它知道两个人都在迷迷糊糊地睡,所以它若遇见笔直的路段时,也抽空打一下盹,它老是觉得累。

马打了一个响鼻,示意二道河子已经到了。果然,老头子下了车,他先用乎抚摩了一下汗涔涔的马,无限怜惜地说:“唉,瞅瞅你这一身的汗 ,真让我不忍心再使唤你了。”说着,他回头去看车尾的老伴。

“老太婆,你到哪里了,我看不见你,你给我个音呀!”老头子叫道。

老头听不见老太婆的声音,他急了,仔细地看看周围,也不见人影。他这才明白,老太婆丢了。

他责备自己太粗心,边掉转车头,折回去寻找。 马听见老头呼唤老太婆,已经明白了。尽管它已经累得眼花缭乱了,还是加快了步伐。可是老头还是嫌它走得慢,他没有鞭子,就下车折了一根柳条,不停地抽它。马虽然疼痛难耐,但仍闷着头, 拼命快走。老头子并不领情,心急火燎地持续抽它。

大约走了四里路,他们发现了老太婆,她横躺在路上。老头叫了一声:“你怎么睡在路上了,吓死我了。”

马满身是汗,疼痛难忍,四条腿没有一条不在打哆嗦。它不像老头子那么乐观。 果然,老头子发现老太婆的额头都是血,而地上也是血迹斑斑。老头试了试她的鼻息,一点呼吸都没感觉到,再摸她那双粗糙的手,已经冰凉如秋日的河水。 当老头子看见路面有一块凸出来的像笋尖一样的带有血迹的石头时,他咆哮着,使劲踢那石头,而石头就龇着血红的牙望着老头子。老头子从车上取下镐头,奋力砸那石头,石头迸溅出一串串火花,瞬间分崩离析。

他们朝那村庄走去。 一块这么不起眼的石头就要了她的命,老头子想不明白。她落地后是不是呼唤他了?可惜他耳朵不如年轻时灵便了,而且马车一旦走起来,听到的只是马蹄声。他这样一想,就有些怨恨马了。 而马呢,也走得心事重重。它在责备自己。一定是因为它走路不如以往利索,腿常常抖一下,车也随之颠簸一下,相必她就是这么被颠倒地上的。而且,在拉扯的过程中少了分量,它应该有所觉察的,可它什么也没有察觉到。它是个废物了。马觉得自己最好就此不要吃草了,就这么晚结算了。老马就在那一天水草未尽,老头子也是粒米未食......

(节选自迟子健《一匹马两个人》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开头一段如特写镜头,把读者带入悠远的情境中,让读者对老马、老路有初步认识;同时引领 全文,使文章显得有章法。
B.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两位老人“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显示出他们生活 的懒散和内心的空虚。
C.老头子垂着头袖着手打盹儿,老太婆躺在车尾睡觉,老马也抽空打个盹儿,这些描写都为老太 婆出现意外和没及时察觉埋下伏笔。
D.在朝村庄走去的路上,小水细腻地刻画了老头子和老马深深自责又责怨对方的心理,这这使他 们的形象更加鲜明。
【小题2】本文讲述的故事“凄凉但不乏温情”,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小题3】除使用传统叙事视角外,文本还刻意选取了“马”的视角。从“马”的视角叙事,有什么作 用?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02 04:54: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冲击世界尖端,必须舍弃必须付出
我干任何事情,我要作哪些牺牲,事先我都要想通了。我总觉得,搞我们这一行,就是世界尖端,搞世界尖端的东西,就必须得舍掉些什么。如果我认为亲情、友情、金钱对于我很重要,我就不干排球。我选择干,必须把这些全放下。我回来接手女排,放弃家庭,放弃女儿,一定要放掉,我想好了才回来干。我知道一旦回来,又回到从前,就是排球,一点一线:体育馆——食堂——宿舍,哪儿也别想去,等于没有生活。
这种“等于没有生活”的生活,在郎平十七八岁、二十来岁的时候要去经历,要去承受,似乎还不是太困难,因为,在那个年代,大的环境是这样,大部分人的生活也这样单调和艰苦。但是,郎平回国执教是1995年,她在美国,已经有一幢三百多平方米、带两个院子的房子,而回到国家训练局,她这个主教练的宿舍和女排队员一样,一间十平方米的小屋,小屋里一张单人的、矮矮的小铁床,国家训练局运动员的洗澡房,竟然比一般工厂的浴室还简陋:外间有一排放衣服、放鞋子的铁架,而里间的淋浴设备,就是一圈水管上装着一个个水龙头。
郎平早有思想准备,回来就是“回到最初当运动员的生活”。她最初拿到的一套两室的房子,就是她当运动员时北京市委奖励她的,那房子被一片自由市场包围着,从早到晚闹哄哄,她的一扇防盗铁门也防不住强盗,先后被撬了两次。女儿从美国回来探亲,母亲来帮郎平带小孩,一老一小经常睡地铺。1996年,郎平的美国挚友劳尔来北京,去郎平家做客,看到她住这样的房子,一连问了好几声:“詹妮,你就住在这里?就住这里?你回来工作,国家没给你房子?”
1998年,郎平才搬进新房子,房子大了许多,是广东丽珠药业集团解决了郎平的住房问题,也聊表这个企业对中国体育事业的支持。
我刚回来,早有人提醒我,劝告我:“你已经是‘五连冠’功臣,你那么辉煌了,再回来干什么,女排是这个状况,你还是保住你自己那点名气算了,别把那点荣誉路毁了。”这次世界锦标赛,打成现在这局面,似乎要被这些“提醒”和“劝告”说中了。
因为我有海外八年的生活经历,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身上早就没有了“五连冠”的包袱,倒是大家还在把“五连冠”当一回事。我可以想象,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一直留在中国,我的心态肯定也降不下来。但我拥有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感受,使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又成熟了许多,我不会再受外界干扰,去计较别人会怎么看我。这次冲世界锦标赛就算不能如愿,我们可以从失败中学到东西,不能把我四年的工作一笔勾销,我竭尽全力,也敢于向自我挑战,这不也是一种成功?
输给了古巴队,我还是要求队员们去认真观看韩国队与保加利亚队的比赛,要准备下一场我们和保加利亚队的对阵。我还是重申这句话:进不了前四,也要争取第五!
(摘自郎平、陆星儿《郎平传》等)
相关链接:
排球协会一个电传一个电传的发到郎平工作的新墨西哥大学,郎平犹豫着。直到球类司司长给她发来电传: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作为一个人,我们其实都很渺小.但是,当有人代表国家对你说——国家需要你!你还能无动于衷吗?”郎平说道。和签约球队解约,赔偿了违约金,房子、院子、汽车都留给了丈夫和女儿,郎平发现自己忙了十年,忙得两手空空,只有两个装行李的箱子。在回国的飞机上,郎平把脸埋在美国好友送的玫瑰花束里,泪落如雨。
(选自《郎平的眼泪》)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郎平做事认真严谨,她在干一件事情之前,都要想通了,即使有所牺牲,只要想通了,就会果断做出决定,并全力以赴。
B.郎平回到国家女排队任主教练,又回到了最初运动员三点一线的生活,仍然居住在北京市委奖励给她的房子里。
C.受大环境的影响,郎平在年轻的时候可以承受那种“等于没有生活”的生活,但是她1995年回国执教就难以忍受这种生活了。
D.郎平得到朋友和企业的关心。美国朋友劳尔对她的住宿条件表示惊讶,因此,广东丽珠药业集团决定解决她的住房问题。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郎平平舍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她在美国住在大房子里,回到国内和运动员一起住在十平米的宿舍里,生活上也很不方便。
B.中国女排输给了古巴队后,郎平要求队员观看韩国队与保加利亚队的比赛,准备下一场对阵,从而保证了中国队进入前五名。
C.有人劝告郎平,认为郎平已经是中国排球的大功臣,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再回来执教状态不佳的女排,会毁掉郎平的声誉。
D.排球协会给在新墨西哥大学工作的郎平不断发来电传,郎平有些犹豫,但是,她想到中国女排正处于低谷时期,毅然回国。
E. 郎平认为,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所行动。她回国时,舍弃了很多东西,在飞机上情不自禁地掉泪。
【小题3】面对人们的“提醒”和“劝告”,郎平为什么能够放下“五连冠’’的包袱?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小题。
税制是周礼的重要内容。礼确立一定特权,更限制特权的扩张,所以叫“制”。西周的什一而税,东周礼制被诸侯破坏后就不断被改革加税,这是一个王朝腐敗没落的必然 趋势。古人早看出“靡不有初(政权无不有善始),鲜克有终(少能保持到善终〉”。 (《诗•大雅•,荡》)创业初主,多不敢轻视民生,尚能省政宽民,什一而足。嗣后享成之君 及其权责集团,生来就是奴役人民,一代骄奢于一代,上行下效,挥霍无度,机构不断臃 肿,“国用”老嫌不足,贪欲总是超前膨胀,故君臣不断策划改制加税。
早在哀公百年前的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就以“国用不足”为由改什一为什 二,孔子在《春秋》中书田:“初税亩。”《左传》云:‘‘初税亩,非礼也。谷出不过藉,以丰财也。”周礼:百亩粮田以十分之一为公田,藉(借)助民力代种,所出谷物交公,国用量入为 出,不超过此数a其余十分之九分配給农民自种自收,不再征税,是为周礼“取民什一”。 宣公的“初税亩”,是除原有的什一税而外,“又履(步量面积)其余亩(原来不税的十之九 私田),复十取一”(《左传》杜预注)。公田已什一,又加收私田的什一,总计什二矣。由 于是首次对农民私田丈量征税,故名“初税亩”,为孔子所讥。
后来年饥乏食,哀公已享取民什二之用,还说:“二,吾犹不足!”要求饥民百姓再“为君分忧”。有若一语喝破千古剥削者的无限贪婪:“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 与足?”所以有若之对,语若傲君,实出于不忍见饥民转死沟壑之惨象也,这话在后人听来,够惊世骇俗的了。而在春秋时代,乃是公论正理。
孔子有过十分贴切而精彩的论述职: “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礼记•缁衣》)世间事,要对立双方统一认识,很难,最难莫过君对民,故须辅谏匡君、使君守礼,使对立趋 于中和。关键在为君之道,“既为君,尽君道”。君道不明,由贪欲昧心;诫贪应知足,足不 足靠人君与百姓比而后知。故智者出而以“知足”教世:“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 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第四十六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 人口爽(失去味觉),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行为有害)。”
(《道德 经》第十二章>都是名言至理。
释道二家都教世人知足荚贪,而世之贵人总嫌权不大、富人从不厌财多,罕能知足不贪;倒是贫践众生,生已不足而自成知足,永远过不上人的日子。富责过足而鼓励党取, 百妓不足而功慰知足,只能加深人间不平。故任何思想都只宜作思考利器,不可作唯一口号刮风。有子教哀公与百姓比足与不足,老子言“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才抓住事 情的实质。人法天,责在取法“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财政决策,必须先分清哀公与 百姓究竞谁更不足,政策当孰补孰损,方能改变“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势恶道”。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礼,其全称是周代礼制,它具有双重而又辩证的功能.既是对贵族享有一定特权的—种保障,更是对特权过分膨胀的一种限制。
B.税制属于礼制范畴,在西周时期税额是十分取一,这个能够宽民、比较节制的数额反映出周王朝缔造者对民众的惧重态度。
C.周王朝的后嗣君王迫于财政不足的压力,总是揣摩着如何增加税收,财政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他们不知政权来之不易。
D.初税亩是不符合周礼的,按照周礼.国君只能借助民力耕种公田,而在公元前6世纪却对民众的私田进行粗暴的征税。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若的回答,虽然有对君主做慢的嫌疑,但其根本动机,却是对饥民的一片仁爱,实际上是为民请命的壮举。
B.孔子把民比作心脏,把君比作躯体,把君民看作统一体,不过这个精彩的比喻只是理论状态,现实中君民关系多是难以调和的3
C.老子极力陈述色、音、味、狩猎、珍宝对人生理、心理以及行动的摧伤与狀害,意在告诫人要克己寡欲,可谓人生之大道。
D.老子的知*足学说有深刻的救世情怀,因为一旦君主富厚其生,那么民众就会深受剥削,进而轻生敢为,社会就会不安稳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税亩这项新政为孔子所大不许,因为它“损不足以奉有余”,加重民众的负担,这体现了儒家重民的思想。
B.君民关系趋于中和,关键在于为君之道,君上不要因贪欲蒙蔽自己的心志,因为利令智昏,君上智昏,天下昏暗。
C.权要富豪仍觉得权势不够充裕,于是进一步侵损本已贫贱的民众以自肥,这是人世 丑恶的规则,是违背大自然运行规律的。
D.统治者大富大贵仍被鼓励竞取,百姓又卑又乏却被劝说安分知足,人间不平更为加剧,这是佛老思想本身造成的。

同类题3

材料二
我国古代造纸业有十大产区,皖南堪称其中最显赫者。此地水源丰富,土地贫瘠,树木丛生,劳动力充足,造纸成为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而竞争异常激烈,又促成技艺不断精进。长年浸润、耳濡目染,精妙的手工操作让造纸技艺完美呈现。因此,似乎是上天的安排,这里自古以来便是名纸的故乡
泾县便在皖南小岭一带,那里素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不仅因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千古绝唱而闻名,更因泾县宣纸而蜚声中外。泾县宣纸是传统手工纸品的最杰出代表,它在千百年的积淀中逐步成长,与故土血脉相连。“纸之制造,首在于料”,特殊的喀斯特山地适合青檀树的生长,冲积平原则适宜生产长杆水稻,青檀树和水稻杆均为宣纸制造提供了优质原料。
宣纸是“捞”出来的纸,纸帘是捞纸的重要工具,纸帘的制作工艺直接影响宣纸的质量。纸帘的制作原料也与泾县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泾县及周边一些地区产一种苦竹,长者可达二丈有余。这种苦竹,笋苦涩不能食用,但是竹纹的纹理直,骨节长,质地疏松,易于剖成竹篾。用此竹涂土漆制成的竹帘是捞纸的必备工具——纸帘。它不易腐烂,不吃水,且价格低廉。
此外,泾县地处中纬度南部,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正所谓“山下桃花山上雪,山前山后两重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既为宣纸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充沛的阳光,又使原料不至于在暴晒、暴雨和暴冻中风化或腐烂。
宣纸最初是以小家庭、小作坊形式在泾县及周边的老徽州地区生产,千百年来在泾县小岭不断完善、成熟。宣纸制作工艺非常精细和耗时,从原料采集到成品纸出来,中间要经历皮料制作、草料制作、配料以及捞、压、焙、剪等上百道工序,几乎需要用一年的时间。2006年5月20日,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取材于《宣纸的产地》)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贫瘠:“瘠”的读音是“jí”。
B.耳濡目染:“濡”的含义是“沾湿,沾上”。
C.秀甲江南:“秀”字的笔画共7笔。
D.蜚声中外:“蜚”字也可写作“斐”。
【小题2】对“这里自古以来便是名纸的故乡”一句中“这里”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十大产区B.皖南地区C.泾县D.皖南小岭
【小题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不属于泾县宣纸品质上乘原因的一项是
A.特殊的喀斯特地貌为宣纸制造提供了优质原料。
B.当地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水源丰富,阳光充沛。
C.宣纸制作工艺由小作坊发展而不断完善、成熟。
D.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类题4

材料一

芯片,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通常又可以称为微电路、微芯片、集成电路。芯片组一般是指集成电路的载体,也是集成电路经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后的结果,通常是一个可以立即使用的独立整体。在大家的日常讨论中,“芯片”和“集成电路”这两个词经常混着使用,比如集成电路设计和芯片设计说的是一个意思,芯片行业、集成电路行业、IC行业往往也是一个意思。

很多人都知道,芯片和现代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日常用的很多东西,小到音箱、耳机、遥控器、手机,大到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热水器,这些家用电器都离不开芯片。

芯片“人小鬼大”,只有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能集成少到几千万多到几十亿个元器件,芯片如同人脑一样,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高效率的计算和处理,然后返回需要的信息,是主导高科技产品效能的重要器件。可以说,如果没有芯片,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子产品,就会变成“废铜烂铁”;而现代社会所依赖的整个信息产业,就会瞬间瘫痪。

(选自2018、7、8期《科学大众》)

材料二

据Gartner发布的数据,2017年营收规模前十的半导体企业中,无一家属于中国企业,而美国多达5家,名副其实的芯片霸主。排名第一的是韩国三星,2017年营收达688.25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16.4%。我国芯片产业起步较晚,技术的劣势很明显,生产的芯片比较粗糙,质量无法保障,更是没有统一标准,无法规模化生产。当前核心集成电路的16项当中,国产芯片有9项的占有率是0%。据官方数据,我国有近9成的芯片依靠国外进口,仅2017年就高达2601亿美元,远超过了石油的进口规模,是中国进口额最大的领域,贸易逆差也高居不下,2017年达到了近年来最高值1932亿美元。

所以,尽管很多国人叫喊着,中国芯片当自强,一定要在短期内尽快摆脱对国外芯片技术的高度依赖,但实际上这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当然,中国芯片产业要想崛起,缩短与发达国家的代际差距,必须要走多管齐下才行。其一,芯片产业的崛起,国家的政策扶持是一定要有的。就是在税收、补贴方面,给芯片设计、生产等领域倾斜,对于能够达到世界芯片技术前沿企业给予奖励。其二,科技类企业应当自立自强,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薄弱环节的突破,加速占领技术高地。尽可能摆脱对外进口芯片的依赖度。此外,还要鼓励海外学者归国,这样可以带领中国芯片技术不断的向前突破。早在解放之初,很多老专家都抱着一颗爱国之心,带着专利和技术毅然回归祖国。现在也要号召那些海外学子,早日带领高端芯片的核心技术投向祖国的怀抱,这样中国芯片在未来数年后,实现弯道超车还是有可能的。

平说财经张平

材料三

一位芯片制造领域的专家向北青报记者介绍,一颗芯片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一条生产线大约涉及50多个行业、2000-5000道工序。就拿代工厂来说,需要先将“砂子”提纯成硅,再切成晶元,然后加工晶元。晶元加工厂包含前后两道工艺,前道工艺分几大模块——光刻、薄膜、刻蚀、清洗、注入;后道工艺主要是封装——互联、打线、密封。其中,光刻是制造和设计的纽带。

其中许多工艺都在独立的工厂进行,而使用的设备也需要专门的设备厂制造;使用的材料包括几百种特种气体、液体、靶材,都需要专门的化工工业。另外,集成电路的生产都是在超净间进行的,因此还需要排风和空气净化等系统。

有说法认为,集成电路是比航天还要高的高科技。该业内人士表示,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航天的可靠性估计也就4个9、5个9的样子(X个9表示在软件系统一年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系统可以正常使用时间与总时间之比)。现在硅晶圆材料的纯度就要6个9以上。”

选自环球网

【小题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半导体元器件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它是芯片的统称,我们通常所说的芯片行业、集成电路行业、IC行业往往是一个意思。
B.我国目前的芯片行业在世界芯片行业中几乎没有立足之地。芯片进口规模庞大,甚至曾经一度超过了石油进口规模,成为中国进口额最大的领域。
C.如果大量海外学子带着技术回国,国家加大前沿技术的投入,那么数年之后中国芯片实现弯道超车是有可能的。
D.从“砂子”到芯片生产过程错综复杂,其间涉及到几千道工序,很多工序需要在独立工厂生产,因此它是比航天要求还要高的高科技。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芯片制造的许多核心技术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里。我国芯片生产起步较晚,又缺乏统一的标准,生产的芯片粗糙,质量无法保证,所以无法规模化生产。
B.互联、打线、密封是晶元制作的重要程序,但是只有晶元还不能形成芯片,其间还少不了封装和设计的过程,因此芯片制作千头万绪。
C.在芯片产业发展方向上,我们必须加强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投入。同时企业自身要认识到目前发展的机遇,自立自强,加强前沿科技研发投入。
D.芯片生产的过程不仅要干净、精细,其生产车间需要排风和空气净化等系统,甚至跟化工工业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小题3】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请简要概括,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说究竟是什么呢?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中把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概括成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小说是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因而,与理论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方式不同。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形象的;不是主观的臆造,而是客观的能动的反映;不是务实的,而是审美的活动。作为艺术的一种样式,它与绘画、音乐、舞蹈又不同,它是语言艺术。作为语言艺术的一种,它又与诗歌不同,它的本质特征也正表现在与诗歌等其他语言艺术的区别上。

小说的散文性、叙事性,是它与诗歌最明显的区别。但是,更重要的区别则在于它们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不同的关系。作者以不同的方式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是“人化自然”的过程。实践孕育了作者的审美情感,激发了表现的欲望,于是创作了诗和小说。诗和小说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感,反映和描绘了“人化的自然”,是美的产物,美的现实。这个过程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过程。作者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了“人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所不同的是,诗主要是通过语言和意象直接抒发主体的审美情感。诗中也有对客观世界的描绘,但这些对象都被融入主观的情绪状态之中,变成了感情的象征。《离骚》中的香草美人,郭沫若笔下的天狗、炉中煤,都是抒发情感的符号,是作者主体精神的外化。作者通过这些符号传达自己的情感,引起读者情感的共振,完成情感的交流。小说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描摹社会生活来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小说实际上是在作者审美情感的统治下重铸了一个现实世界。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又创造了一个心中理想的现实世界。这个“重铸”是又一个“人化自然”的过程。这个重铸的艺术世界,是虚构的,又是真实的。说它是虚构的,因为它不像报告文学,更不像新闻和历史文献掌掌可考。说它是真实的,因为它是像詹姆斯所说的“可以感觉到的生活”。这个运用环境和人事构筑起来的艺术世界,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情感,是运用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材料,按照生活的逻辑创造出来的生活。虽然它不是现实生活的记录,但是,它反映了生活的本质。它具有具象性、可感性,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小说中的人和事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读者也总是有身临其境之感,甚而至于跑进小说中去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因此,小说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最近。它的具体性、可感性、真实性都是诗歌无法比拟的。即使是叙事诗,它的形象塑造也远不及小说具体,而且诗的韵文语言也远不如小说的散文语言贴近生活。

所以,我们这样说,如果诗歌是主体审美情感的直接宣泄,那么小说则是在主体和生活结成的审美关系中进行审美创造;如果诗歌是表现的艺术,戏剧是再现的艺术,那么小说就既是再现又是表现的艺术。

(摘自《小说美学》陆志平、吴功正著)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是一种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它是形象的、审美的活动,是对世界的客观的能动的反映。
B.诗歌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感,反映和描绘了“人化的自然”,是美的实现,这一点与小说不同。
C.小说在作者审美情感统治下重铸的现实世界是虚构的,因为它不像报告文学、新闻等掌掌可考。
D.小说的真实是因为它有“可以感觉到的生活”,这生活是具象的,可感的,反映了生活的本质。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提出问题,二、三段分析问题,四段得出结论,指出了小说的本质,本文重在分析问题。
B.第二段既指出同为艺术样式小说与绘画、音乐等不同,又指出同为语言艺术小说与诗歌不同。
C.第三段详细论述了小说与诗歌的区别,更重要的区别是它们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
D.本文采用多种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论证语言简洁有力,结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