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人地关系处于“利用、改造自然”的时候,对应着陆地环境影响人类活动的哪一个阶段
A.采集和狩猎阶段
B.农业社会阶段
C.工业社会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21 01:01: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商场经营的下列四种产品中,有可能取得环境标志的是
A.蟒蛇皮背包
B.含磷洗衣粉
C.无氟冰箱
D.一次性木筷
同类题2
分析下表中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分析表格中自然资源利用范围和规模、利用方式、利用效率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数量的增多
B.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C.资源的不断变化
D.社会的不断更替
【小题2】关于农业文明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文明阶段以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为标志
B.土地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C.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突出
D.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不断提高
【小题3】下列不属于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呈现的特点的是( )
A.利用方式的多样化
B.土地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
C.非农业用地的质量是以土地的区位和用途来衡量的
D.土地退化和土壤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将会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同类题3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错误的是
A.a表示资源开发
B.b表示生产活动
C.c表示环境污染
D.d表示废弃物排放
【小题2】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化工厂―水污染
B.火电厂―大气污染
C.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D.空调使用―臭氧层破坏
同类题4
下列现象中,哪些属于环境反馈作用的结果
①某工厂把大量未处理的废水排入附近湖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②人们在火山山麓垦荒植树,火山爆发时火山喷发物毁坏了农田
③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民辛勤劳动,培育了肥沃的水稻土,形成著名的“鱼米之乡”
④珠江三角洲农民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泥成塘、堆泥成基,形成了著名的“基塘生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同类题5
下列景观图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阶段中,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
(2)环境问题从哪幅图代表的阶段开始出现?
(3)如果图③所示人类行为成为一种普遍行为时,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这能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启示?(提示: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
(4)图④体现了人类怎样对待环境问题的道德观?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